
2014年10月18日,朝鮮青年難民樸延美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辦的第五屆世界青年領袖峰會上講述了自己和家人輾轉蒙古逃亡韓國的“脫北”路線以及她和家人在出逃朝鮮之后的苦難經歷,令人無不震撼。但是有一些不諳世事的網民紛紛嘲笑她陳述的逃亡路線荒唐不經、舍近求遠,事實真是如此嗎?
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脫北者”們陸續從流經中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圖們江一側越境而來,冒著被遣返、苦役、入獄甚至被槍斃的危險,進入中國。據韓國統一部2006年的統計稱,當時有10-15萬朝鮮籍非法越境者滯留在中國。
韓國脫北組織設計從中國到韓國的偷渡路線,大致分一南一北兩條路,這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中國網民對北路即蒙古路線的了解多一點,因為韓國2008年上映的電影《逃北》,主角的兒子就是步行穿越中蒙邊境,不幸死于饑渴和夜晚的低溫。
一條道路向北,穿越中蒙邊境的茫茫戈壁和少量的草原,這段艱難的路程只能靠兩條腿跋涉。鑒于特殊的地理環境,“脫北者”需要攜帶指南針和充足的水。如果是冬季,則要準備好抵御最低達零下40度的嚴寒。全身上下包得嚴嚴實實,從大衣到手套、鞋子、襪子都不可缺。
從集聚地出發前,組織者會帶來假的中國身份證以穩定“脫北者”的心理。組織者再三叮囑,就算你們中有人被抓住了,其他人必須繼續前進。為了不引起外界注意,他們會進行一定裝扮,比如穿上較新潮的衣服、帶上拉桿箱或雙肩背包、女性還會施上粉黛,裝作是韓國的旅游團。一行人往往會從延吉坐火車臥鋪車廂到達哈爾濱東站,再經過火車和大巴車轉乘,來到內蒙古的牙克石市,此地距離邊境200公里。繼續往西前進,直到距離中蒙邊境20公里時,他們再開始步行穿越。
還有一種常見的路線是,從沈陽坐火車到呼和浩特,再轉乘火車到二連浩特,下車步行越境。這期間,他們也許會遭到中國邊防部隊的逮捕,也許在一望無際的不毛之地迷失方向,又用完了水和食物。不幸者從步履蹣跚到邁不出腳步,最終仰臥在原野上,無人地帶不受污染的璀璨星空,是他們見到人世的最后一幕。
雖然前途險惡,仍有無數人前赴后繼。這一段中蒙邊境,差不多以額爾古納河為界。從衛星地圖上看,在中國的一側見不到藍色和綠色;靠蒙古邊境線內側,除了河流主干外,還有很多分叉。組織者會告誡他們,過河就安全了,若見到突然冒出的俄文數字,則是鐵定保險了。
對于沒有錢的人來說,蒙古路線是最佳選擇。在美韓等國的壓力下,蒙古政府在朝鮮難民問題上采取中立立場,同意朝鮮難民自由選擇前往第三國。隨著到來的人數增多,蒙古干脆設立朝鮮難民營,“脫北者”經甄別后可獲得韓國公民身份。于是,在蒙古被逮捕等于獲得一張前往首爾的免費機票,這使得蒙古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大轉運站,由朝鮮開出的“地下列車”經由此地開往韓國。所以,脫北的小姑娘樸延美說自己穿越蒙古沙漠的經歷不僅不荒謬,且還相當可信。
這種舍近求遠的逃亡路線,其實十分理性,歷史上不乏先例。
1939年蘇聯與納粹德國瓜分波蘭后,蘇占區波蘭人紛紛逃往德占區,是因為相比蘇聯,從納粹德國逃往瑞典這樣的中立國反而更容易。
時間推移到1989年,這個時候的東德人要逃往西德,絕少試圖直接翻越柏林墻逃到西柏林,更多的是連夜前往東南方的鄰國匈牙利“度假”。這不是因為東德人“地理老師死得早”,不辨東西,而是匈牙利當局在1989年3月份已取消在邊境線上向逃亡者開槍的命令。相比于冒著強行穿越當時仍然嚴密的柏林墻地帶雷區、鐵絲網并被東德衛兵射殺的風險,通過匈牙利逃往西德簡直是坦途。
看似荒誕的難民遷徙路線在2011年的時事新聞上也能發現,例如2011年后的敘利亞內戰難民除了向四周鄰國逃難以外,也有很大一批逃往遠方的利比亞,這是因為從利比亞更容易到達簽證寬松的馬耳他。
資料來源于和訊網、網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