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體來講,2013年我國的經濟形勢“穩中向好”。一方面,我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就業情況良好;另一方面,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取得了新進展,信息產業在其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我國的消費環境看,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投資、出口、消費對我國GDP增長的貢獻率發生了明顯變化。隨著我國經濟多年持續快速的發展,我們在資源方面的優勢已不再那么明顯,甚至在某些行業資源已經成為我們的劣勢。所以,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必然也要發生較大改變,投資和消費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而且,隨著中國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中國在消費領域還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信息技術和消費領域的各種商業模式相融合形成了信息消費,它對推動我國消費市場的發展和拉動內需正在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
IT市場:IT服務占比持續攀升
多年來,我國的IT市場基本上保持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在國內眾多行業當中,特別是有規模的行業中,IT的發展速度一直名列前茅。2013年,我國軟件和IT服務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速度達到18.7%和20.7%。由于硬件產品的普及率已經比較高,市場規模同比增長6.7%,相對來講增長速度比較慢,未來的發展趨勢仍然是如此。IT服務在整個市場當中所占的比重持續抬升。預計到2016年,IT服務將在IT市場中占到31%的份額。
2013年中國硬件IT市場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傳統PC市場嚴重下滑,下降幅度達到了14.4%。,它的市場普及已經基本完成,以后的市場更多依賴于產品的更新換代。這和軟硬件的升級特別是操作系統的升級有很大關系,但我們看到2013年Winows 8并沒有起到太大的拉動作用。 二是硬件產品進入微利時代。未來幾年,OA外設產品的銷售主要依賴于B2B市場的增長,打印機會成為企業信息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我們看到很多廠商推出基于打印機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我覺得這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三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的逐步落地,推動了服務器存儲設備的增長。從應用上來看智能電視、智能電網、移動商務、數字醫療,這些新的概念開始快速普及,這對硬件市場擴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2013年中國軟件市場規模達到了1903億元,應用軟件占比達到76.4%,仍然是市場主體。比較幾大類產品的增長速度可發現,信息安全市場的增長速度最快。安全產品是信息化快速、持續普及和發展的最基礎的保障。該領域更加吸引業界的關注,未來這個領域也會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再看IT服務市場,2013年市場規模超過了3000億元,與2012年相比保持了20.65%的增長速度。IT服務市場未來仍然會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行業服務不斷細化,IT支持和維護也會以外包的形式體現在市場當中。
整體來看,中國IT市場未來幾年仍然會保持比較健康、快速的增長態勢。
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引爆點
2013年中國信息消費的市場規模達到了近2萬億元。從產品結構來看,信息服務占了50.1%,信息產品占了47.9%,信息內容只占2個百分點。2013年中國信息消費主要領域中,智能手機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超過40%,達到3900億元,通信市場規模達到7700億元。信息內容所占的比重稍小,但這個市場其實非常繁榮,只是我們是按照產品的銷售收入來統計的。這說明在信息內容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信息消費是我國新一輪擴大內需策略的重要引燃點,也是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工具。
我們對信息消費有個明確的定義,是指以個人消費者為主體,對信息產品、信息內容、信息服務進行購買所形成的市場,數據來源為各消費對象的銷售規模。其中信息產品既包括電腦、手機、智能電視、可穿戴設備等硬件產品,也包括游戲、移動App等軟件產品;信息服務既包括通信、廣電、網絡等基礎服務,也包括存儲、增值類的應用服務;信息內容則包括數字影視、數字音樂、數字書籍等。信息消費產業指與信息消費相關聯的各類企業主體的集合,其產業鏈主要分為三個層面,即基礎設施層、設備層、平臺及應用層,數據來源為相關產業各細分領域企業生產產值(或業務收入)。
信息技術完全具備推動消費增長的能力和潛力,為我國的經濟增長貢獻力量。信息消費市場引領創新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包括電子商務、遠程醫療、智慧城市、游戲娛樂、遠程教育等。第二,商業模式持續創新,主要表現在制造業服務化、傳統服務網絡化、信息服務專業化這幾個方面。現在大家都越來越習慣在網上買衣服,但顯然,真正賺錢的不是服裝企業,而可能是開網店的人。這樣的價值鏈分布很有意思,也就是說真正的價值集中在了IT和互聯網領域,而不是集中在最前端的生產制造領域。第三,產業融合不斷出現,包括高新技術的滲透融合、產業間的延伸融合、產業內部的重組融合。傳感技術、生物技術等都開始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我們的手機上實現了。我覺得,信息消費正在改變整個產業的生態環境,它對刺激消費乃至改變整個社會生活,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數據:提升產業價值的后起之秀
大數據的概念雖然比物聯網、云計算要晚,但目前已經成為了行業的焦點。2013年大數據的市場規模為34.3億元,同比增長率超過100%,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增長速度會持續保持這樣的高速增長態勢,到2016年預計能達到269.8億元的規模。過去幾年,各地興建的云計算數據中心也為大數據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撐。大數據市場可分為數據采集層、數據管理層、數據分析層和數據應用層,從設備上涵蓋存儲、運算、一體機、基礎軟件、IT服務等各個領域,是個涉及面非常廣的領域。
產業與技術變革的“一二三四”
展望新一輪的產業和技術變革,未來將往哪個方向走?簡單總結起來就是“一二三四”:“一”是一個跨界,互聯網和各個產業會產生滲透和融合。“二”是兩大生產力,除了工業生產力以外,信息也將成為一種生產力,在生產生活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三”是新材料、信息資源和新能源三種資源,信息現在已經以一種資源的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四”是四大平臺,即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平臺。
現在企業都在講互聯網思維,因為互聯網在供應、需求、競爭、主體等四個方面對商業生態進行了重塑。
總結來說,IT已經在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且這種趨勢不可逆轉。未來幾年中國IT市場仍然會保持非常好的活力,很多創新產品和技術會在這個行業中涌現,它也將成為推動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