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英特爾發布最新的至強E7 v2處理器的同時,許多服務器廠商也聞風而動,紛紛推出支持此處理器的新一代服務器,華為也不例外。不過在華為新一代關鍵業務服務器的發布會上,除了那些令人興奮的技術指標以外,華為喊出的x86服務器可以媲美小型機甚至取代小型機的心聲更令人印象深刻。
以計算為核心
華為新一代高性能、高可靠多路服務器,包括基于英特爾至強E7-8800 v2處理器的RH8100 V3八路服務器、基于英特爾至強E7-4800 v2處理器的RH5885H V3四路服務器和E9000刀片服務器的四路計算節點CH242 V3,都擁有一顆強大的“芯”,就是英特爾至強E7 v2處理器。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數據中心產品市場總監賀曉東介紹說,至強E7 v2處理器的性能是上一代產品的兩倍,內存增加3倍,RAS特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其可用性也因為采用了Intel Run Sure技術而達到了5個9的水平。
“目前全球四路以上大服務器市場的份額為8%~10%,其增長率是服務器整體市場的兩倍。而大服務器正是推動架構變革和應用創新的重要動力。”賀曉東表示,“現在是重新考慮數據中心架構,引入新的建設思路和技術產品的最佳時機。”華為服務器領域總經理邱隆也認為,未來的數據中心將以計算為核心,形成由靈活擴展的計算節點、便捷的網絡和軟件構成的新一代數據中心架構。在這樣一個變革的時代,x86服務器的價值將得到充分展現。
數十項RAS革新
在發布會現場,華為的工程師演示了RH5885H V3服務器的拆卸過程,全程沒有借助任何工具,只用時24秒就將一臺完整服務器的所有零部件拆卸下來。網上還有一段視頻,演示了RH5885H V3拆卸與組裝的全過程,用時還不到4分鐘。“RH5885H V3的上一代產品完成拆卸與組裝可能要半個多小時,而且還要借助工具。”邱隆介紹說,“華為新一代關鍵業務服務器的模塊化設計大大改善了服務器的可維護性,這是華為新一代服務器諸多RAS特性中的一個代表。”
“RAS特性、性能與產品質量是華為服務器制勝的法寶。”華為服務器首席架構師林俊介紹說,“x86服務器與小型機的差距就在可靠性和RAS特性上。從硬件上看,英特爾新一代E7 v2處理器的RAS特性得到了明顯改善,而華為新一代服務器在系統架構、BIOS、管理軟件等方面也實現了全面改進。基于E7 v2處理器的華為新一代服務器將在企業級應用中更為重要。”
舉例來說,華為RH8100 V3八路機架服務器擁有多達60項RAS特性,兼具強大的計算性能和擴展性。華為自研的硬件分區技術可實現單臺八路服務器分區為兩臺四路服務器使用,最大程度地提升資源利用率,保障用戶投資。RH5885H V3四路機架服務器具備53項RAS特性,同時擁有基于至強E7-4800 v2系列處理器的計算性能世界紀錄(包含整型計算和浮點計算兩方面),其最多16個PCIe擴展槽位可滿足客戶業務靈活擴展的需求。除RAS特性以外,CH242 V3四路刀片服務器最大亮點在于高帶寬,包括內存帶寬和I/O吞吐能力。在緊湊的刀片空間中,CH242 V3實現了Brickland平臺的100%內存帶寬且運行在最高DDR3-1600頻率。CH242 V3是在線數據分析、決策支持系統、融合一體機的理想選擇。
據記者了解,伴隨英特爾下一代處理器技術的發展,華為支持熱插拔處理器的服務器已經箭在弦上,此技術將進一步提升華為x86服務器的可用性。除了此次發布的四路和八路服務器以外,華為還計劃在今年發布兩路服務器和云服務器等產品。
遷移并不復雜
華為新一代關鍵業務服務器到底能在哪些領域或應用場景中替代小型機呢?邱隆歸納了三種典型的解決方案。
第一,服務器虛擬化應用。以RH5885H V3為例,它的性能是上一代產品RH5885 V2的兩倍,內存容量也提升了兩倍,而大內存正好可以滿足虛擬化的要求。邱隆告訴記者:“通常,人們認為兩路服務器更適合虛擬化應用,其實從整體的性價比來衡量,四路或八路這樣的大服務器才更適合虛擬化應用。”
第二,內存計算。顧名思義,內存計算肯定對服務器的CPU、內存要求非常高,而這正是華為新一代關鍵業務服務器的優勢所在。華為與內存計算的領導者SAP公司有多年良好的合作關系。此次發布的RH5885H V3是全球首批通過SAP HANA認證的采用英特爾E7 v2處理器的服務器。SAP大數據架構部總監盧東明介紹說,RH5885H V3的單機容量可達6TB,而采用SSD后系統延遲減少50%,整體性能提高兩倍,計算核心數量最多可達60個,這讓RH5885H V3在承擔內存計算工作時顯得游刃有余。
第三,各類數據庫應用。數據庫應用原來一直是小型機的天下,它對于服務器的性能、可靠性、可擴展性和可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從各項技術指標看,華為新一代關鍵業務服務器完全能夠勝任各類數據庫應用,具備了取代小型機的能力。
隨著x86處理器的更新換代,以及x86服務器系統各項性能指標的完善,如果僅從硬件上衡量,x86服務器與小型機之間的差距正逐漸接近,而一些用戶之所以不敢在關鍵業務中使用x86服務器,還是對x86平臺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等有顧慮。這次發布的華為新一代關鍵業務服務器增加了幾十項RAS特性,進一步彌補了x86服務器在企業級功能上的短板。另外,從整個x86服務器生態系統來看,從操作系統到數據庫再到各種應用軟件,都已經可以很好地支持x86平臺。邱隆透露說,華為目前正與Oracle合作研發,試圖將Oracle數據庫集群運行于x86平臺之上。
很多用戶可能想像,將以前運行于小型機上的數據庫或大量應用軟件遷移到x86平臺,一是麻煩,二是會有風險。邱隆以華為自身的實踐說明,這是必須摒棄的舊觀念。從2008年開始,華為分三批將11個核心業務逐步從小型機遷移到x86平臺,小型機的數量從原來的800臺減少到2013年的300臺。系統遷移后,整體性能提升了3倍,硬件成本節省50%(以三年為期),系統平均故障時間從20小時縮短到8小時,而2014年的目標是縮減到5小時。“只要客戶愿意從小型機遷移到x86平臺,并且下了決心,其實遷移的過程并不復雜。”邱隆舉例說,“華為遷移關鍵業務系統時,負責基礎架構設計的只有5個人,而應用軟件的改動量也不大。”
邱隆告訴記者,本次產品發布會的主題“2014年超越贏未來”是他親自定的。他希望在計算市場迎來新一輪變革時,華為服務器憑借開拓、創新,不僅能夠超越自身,而且可以超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