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創新科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新科)主要圍繞云存儲、統一存儲、應用存儲三條產品線開展業務,其中最年輕也是發展最快的業務當屬云存儲。創新科總工程師徐永鋒向記者介紹說,雖然創新科的云存儲業務是2013年才開始推廣的,但在智慧城市、視頻監控、媒體等領域發展勢頭迅猛。2013年,創新科的整體收入增長30%~40%,利潤也大幅提升。
與許多供應商提供的云存儲服務不同,創新科提供的是面向企業的云存儲整體解決方案,包括IaaS層的分布式集群存儲、PaaS層的云平臺和SaaS層的企業網盤等。創新科基于分布式集群技術構建的云存儲解決方案性能更優,成本更佳。
現在,基于開源分布式集群文件系統技術構建云存儲是一個趨勢,創新科卻反其道行之。早在2008年,創新科已經在關注云存儲。創新科早期開發的云存儲系統也基于開源架構,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發現這其中有一些難以克服的問題。比如,云存儲系統必須與行業應用緊密結合,而不同行業的用戶對云存儲的需求大相徑庭,有的關注帶寬性能和低延遲,比如高清媒體非線編;有的關注高性價比的海量數據共享處理,比如視頻監控;有的關注高效的大數據分析,比如智慧城市應用等。如果在一個開源的架構之上,底層代碼難以修改,很難針對不同應用進行性能優化,云存儲的優勢無法體現;開源固有的Bug使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難以保障。“最終,我們決定放棄開源平臺,云存儲平臺全部由自己來開發。”徐永鋒說。
徐永鋒回憶說,2008年,創新科已經開發出基于開源架構的分布式集群存儲系統1.0。當時南方有一家電視臺要建設一套非線編和媒資工作站共享存儲系統,欲尋找一個高性能、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創新科的這套分布式集群存儲系統正好派上了用場。但是后來經過半年時間,無論如何進行優化,這套系統就是無法達到用戶需要的性能。創新科內部經過激烈而認真的討論,最終決定摒棄開源架構,重新開發一套新系統。經過一年左右時間,全部由創新科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存儲系統2.0不負重望,在性能方面達到了客戶的要求。如今,這套系統已在該電視臺得到部署,受到用戶好評。“我們自主開發的分布式集群架構云存儲解決方案實現了客戶所需的標準化和開放性。”徐永鋒說。
從2013年開始,創新科的產品研發和銷售策略都在調整。比如,針對傳統企業客戶的統一存儲產品線全部由創新科自己研發,銷售模式則轉變為由OEM渠道推廣;在云存儲方面,創新科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原則,一方面提供企業級云存儲整體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支持合作伙伴提供云計算和云存儲服務。
在“棱鏡門”等一系列安全事件爆發后,中國存儲行業對自主可控的呼聲越來越高。始終堅持自主創新的創新科,不僅在軟件方面全部自主研發,而且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積極與國防科大在硬件方面進行合作。“我們將國防科大自研的新一代CPU與我們自己的軟件結合起來,構建新一代的存儲系統。”徐永鋒介紹說。
除了云存儲和統一存儲之外,創新科還在應用存儲的開發上醞釀新的變革。創新科的應用存儲是基于x86架構的存儲服務器,這種架構在低端存儲市場上很流行。但考慮到用戶對存儲性能、可靠性等指標的需求,創新科準備將應用存儲慢慢轉換成企業級存儲才使用的存儲控制器架構。“存儲服務器的最大賣點是價格低,但隨著數據價值的提升,存儲服務器在數據保護能力和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都不能滿足企業客戶對數據共享、分析和挖掘的需要。我們要發揮在存儲專業積累上的優勢,基于存儲控制器技術滿足用戶對簡化、標準化的要求,并實現更優的性價比。”徐永鋒表示。
當年在FC SAN盛行時,創新科另辟蹊徑,以IP SAN闖入存儲市場并取得一席之地。如今,開源、x86架構逐漸興起,創新科又一次反其道行之。創新科的這種探索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