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網絡協議導致網絡狀態每天甚至每分鐘都處于飽和狀態,那這個協議可能不會存在太久了,而這個協議就是TCP/IP協議。
丹麥奧爾堡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認為,如果能夠改善TCP/IP協議中數據包錯誤校驗修正的方法,互聯網中的數據傳輸可以變得更快、更安全。這是由于錯誤校正會減緩數據的傳輸效率,因為在多數情況下,數據塊不得不多次傳輸。
研究人員正在考慮用一種新的數學方法來代替傳統的錯誤校正方式,具體辦法是由公式精確計算出哪個部分的數據出現了傳輸錯誤,然后再單獨傳輸該部分數據。相比傳統每個數據包都要校正的方式,使用新技術后對于提升網絡傳輸效率無疑會有幫助。
Steinwurf就是這樣一家公司,致力于推動相關技術的發展。其CEO Janus Heide和奧爾堡大學電子工程專業教授Frank Fitzek舉了一個汽車通過十字路口的例子來說明新技術所帶來的變化。他們說,采用該技術后,汽車可以同時從四面八方駛入路口,而無需考慮互相禮讓。因為沒有交通信號燈,路口的通行效率也會更高。
據悉,整個流程的關鍵在于網絡編碼和解碼,也稱為RLNC或隨機線性網絡編碼。目前,Steinwurf公司已經為RLNC技術申請了專利,并計劃將該技術出售給相關硬件設備制造商。
根據Steinwurf發布的報告顯示,使用該技術后數據傳輸效果提升明顯。在實際測試中,他們先后采用傳統方式及新技術下載一段4分鐘時長的視頻,通過測算,使用該技術后下載同一段視頻所用的時間比使用傳統方式快5倍。Fitzek表示該技術可應用于人造衛星、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等多種場景。
當然,事情有利也有弊。拋棄TCP/IP協議使用新技術后,盡管互聯網將變得更快,但伴隨而來的則是復雜性的上升,而且這將比你在Windows系統網絡對話框中看到的TCP/IP協議堆棧復雜得多。
總的來說,這是一項有趣的技術。對于由重復數據發送所引起的網絡傳輸效率降低等方面的問題,其卻有幫助。在當下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每一種能夠提高網絡傳輸效率的解決方案都值得嘗試。
除此之外,該技術還可以使網絡節點變得更加智能。這是因為在TCP/IP協議中,數據只能通過相同的路徑進行傳輸。而在實施網絡編碼后,數據能夠被路由至多個不同的路徑,甚至同時路由至多個路徑,從而使數據傳輸更有效、更安全。
如果你想理解其中的專利技術,包括數學方程式如何應用,以及他們如何工作,或許還有些困難。不過如果你想進一步學習掌握其中的技術,Fitzek承諾會提供技術培訓課程,而且Steinwurf公司也會在其網站提供詳細的文檔資料。
不可否認,一項新技術的誕生會遭到眾多質疑。該技術也不例外,目前就有大量的負面評論。其中有人認為網絡速度受限于交換機的功率,通過編解碼無法提升傳輸速度;也有人表示,無論如何新技術都會導致網絡質量下降。當然,最終該技術能否普及還有待市場的檢驗。(編譯/劉貝貝)
如果能夠改善TCP/IP協議中數據包錯誤校驗修正的方法,互聯網中的數據傳輸可以變得更快、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