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性疾病子宮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為了降低子宮腫瘤的發病率,有效保護婦女的身體健康,筆者就子宮肌瘤的病因、臨床癥狀、檢查方法等進行了探索,為有效防止和科學診斷,增強手術成功率提高的借鑒。
【關鍵詞】子宮肌瘤 病因 臨床癥狀 檢查方法 科學診斷
子宮肌瘤又被叫作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之所以稱之為子宮平滑肌瘤,是因為該瘤主要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而一些纖維結締組織則起到支持組織的作用。該瘤簡稱為子宮肌瘤。
一、子宮肌瘤的病因
由于子宮肌瘤的產生可能與正常基層的細胞突變、性激素的作用有關,甚至于子宮等部位分布的生長因子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有關,所以至今子宮肌瘤的病因仍不十分確切。
盡管到目前為止該腫瘤的病因不是十分清楚,但對于它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根據大量的臨床觀察和實驗,認為子宮肌瘤屬于激素依賴性腫瘤。導致它生長的激素是雌性激素,也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子宮肌瘤的生長與生長激素(GH)也有一定的關系。另外,由于在妊娠期子宮肌瘤的生長會出現加速現象,這除了與雌性激素和生長激素的濃度比較高這一影響因素外,可能還與人胎盤催乳素(HPL)有關。
另外,考慮到高級神經中樞對于卵巢的功能和激素代謝均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所以認為神經調節對于子宮肌瘤的產生與生長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由于子宮肌瘤在喪偶、育齡以及性生活不協調的婦女當中發病率較高,所以認為長期的性生活不規律導致盆腔充血也可能是導致子宮肌瘤產生的原因。
二、子宮肌瘤臨床癥狀
子宮肌瘤的產生比較隱蔽,一般無明顯的表現,只有通過超聲波檢查時會被發現。如果出現性狀,它與腫瘤的生長位置、生長速度、是否發生變性、是否有并發癥等因素有關,與大小、多少則沒有明顯關系。在臨床上的表現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子宮肌瘤最主要的表現是子宮出血,這種癥狀出現在大多數患者身上。這種出血常表現為周期性出血,即經期延長或縮短,月經量相較正常情況下偏多。也表現為沒有明顯的月經周期,陰道不規則出血。引起子宮出血的子宮肌瘤多為粘膜下肌瘤以及肌壁間肌瘤,其他的則很少引起出血。
2.如果常能在腹部摸到包塊,尤其清晨起床時更為明顯,可能是腹部包塊及壓迫癥狀肌瘤正在慢慢的生長,當腫瘤使子宮增大到超過3個月妊娠子宮大小或為位于宮底部的較大漿膜下肌瘤時,就會出現以上癥狀。此包塊不會出現壓痛、可以活動。如果任由肌瘤生長到一定大小時,會對周圍器官產生壓迫癥狀,由于子宮前壁肌瘤貼近膀胱,導致出現尿頻、尿急現象;巨大宮頸肌瘤壓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暢甚至尿潴留;子宮后壁肌瘤特別是峽部或宮頸后唇肌瘤可能因壓迫直腸導致排便不暢,大便后有不適的感覺;巨大闊韌帶肌瘤可壓迫輸尿管,甚至引起腎盂積水。
3.子宮肌瘤的表現一般情況下不包括腹部疼痛,但是有患者通常感覺到有腹墜脹感、腰背酸痛。這是因為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或子宮肌瘤發生紅色變性,在這種情況下會導致急性腹痛,同樣對于肌瘤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子宮腺肌癥患者來說,可能會表現為痛經等癥狀。
4.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也表現為白帶增多。
5.子宮肌瘤可能導致不孕甚至流產。
6.粘膜下肌瘤患者由于長期的月經不調,月經量過多,或者陰道不規則流血,導致患者出現貧血現象。
7.體征:對患者進行腹部檢查時,子宮的大小增大超過了3個月妊娠的大小,較大宮底部漿膜下肌瘤,能夠在恥骨聯合處的上方或下腹部正中央捫及包塊,呈實性,無明顯壓痛,如果是多發性子宮肌瘤,那么腫塊的外部形狀表現為不規則狀。
三、子宮肌瘤的檢查方法
1.超聲波檢查
本方法在目前的檢測方法中為最普遍的輔助診斷手段。通過該現象可以顯示出子宮形狀的增大,形狀是否規則,肌瘤的數目、位置、大小以及肌瘤內部是否均勻或者液化、囊變等表現性狀。超聲波檢查既對于子宮肌瘤的診斷有輔助作用,而且對于區別肌瘤是否出現變性情況提供依據,而且對與卵巢腫瘤或其他盆腔腫塊的鑒別有很明顯的作用。
2.診斷性刮宮
本方法是通過利用宮腔探針對于宮腔的大小及方向進行探測,進而對宮腔的形態進行感覺,探測確定宮腔內是否存在腫瘤,以及它所處的部位。對于子宮異常出血的患者,需要對其進行子宮內膜是否病變的檢測,診斷性刮宮對于子宮腫瘤的檢測具有重要作用。
3.宮腔鏡檢查
利用宮腔鏡檢查,可以直接形象的觀察到宮腔的形態,是否存在贅生物,對于粘膜下腫瘤的檢測具有重要作用。
4.腹腔鏡檢查
在對肌瘤須與卵巢腫瘤或其他盆腔腫塊進行檢測時,可以通過腹腔鏡進行檢查,通過此儀器可以直接觀察出子宮的大小、形態、腫瘤的生長位置并對腫瘤進行初步判斷,對其性質進行判斷。
目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身體健康愈來愈重視。女性健康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之一,子宮腫瘤作為出現概率極高的女性疾病,愈來愈被更多的人關注。降低子宮腫瘤的發病率不僅對于人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對于社會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葉珺.淺談子宮肌瘤的檢查方法[D].華西醫科大學.2010年
[2]卓煥雄.診斷性刮宮對于子宮腫瘤的檢測具有重要作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年02期
[3]何建國.常見的女性疾診斷與防治[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214.
[4]季瀏、胡增犖.宮腔探針對于宮腔大小及方向探測技巧[M].中國醫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