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抗衰延年已提到人們的議事日程。老年朋友,為對抗衰老,你不妨從傳統醫學的角度,掌握些健身強體的小方法。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抗衰延年已提到人們的議事日程。老年朋友,為對抗衰老,你不妨從傳統醫學的角度,掌握些健身強體的小方法。
衰老有征兆
衰老是人類生理過程中的必然歸宿,探索衰老的規律,發現衰老的征兆,對制定抗衰防老,延年益壽對策,盡終其“天年”,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那么,衰老有哪些征兆呢?概括起來,大致有5個方面。
面憔發白
一般而言,女子40歲,男子48歲以后,面部開始憔悴,頭發發白,女子較男子發育早些,其衰老亦較早,說明人到50歲左右,其“老”態就表現出來了。
耳目失聰
前賢提到:“人年五十以上,視聽不穩。”視者目也,視覺功能有賴肝血的濡養,當人進入50歲后,肝氣始衰,目始不明,視物模糊,兩眼昏花,此衰老之兆也。耳的聽覺依賴腎的精氣充養,腎精虧虛,耳失充養,則視聽言動,皆成廢懶。
失眠健忘
人到50歲以后,陰精常感不足,不能養心強神,心神失養,勢必出現失眠健忘的衰老狀態。
飲食無味
飲食者人身之本也,賴脾胃的消化吸收,將精微物質輸送至五臟六腑,以供其功能活動所需。人屆50歲,脾胃漸衰,納化失常,運化力弱,常出現食少腹脹,口淡無味,大便稀溏,或便難,或饑不欲食的狀態。
腰酸陰痿
人到50歲左右,腎的陰陽在生理上處于低水平狀態。腎陽不足,督脈失溫,腎陰虧虛,則骨髓失充,腎的陰陽俱虛,不僅發生腰酸怕冷,發落齒搖,步態不穩的老態,而且在男子則“陰痿”,在女子則“陰冷”。前賢說的“精液良少,陰痿不起,女子則月事衰微”,就是這個意思。
治療套餐
延緩衰老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根據個體的差異和體質不同,有針對性的應用滋補藥物。歷代養生學家對此積累了不少經驗,依據藥物對氣血陰陽的不同作用而分為益氣、養血、滋陰、溫陽4個方面。
益氣
適用于脾胃氣虛,運化力弱所致的氣短懶言,四肢無力,食少便溏者。常用藥物如黨參、黃芪、炒白術、山藥、茯苓、炒扁豆、大棗、炙甘草等。成藥中的四君子合劑、補中益氣丸、人參歸脾丸、陽春白雪膏等都是補氣的良藥,可酌情選用。
養血
適用于頭暈目眩,面色萎黃,心悸失眠者。常用藥物如熟地、當歸、炒白芍、首烏、龍眼肉、桑椹等。成藥中的四物合劑、八珍沖劑、薯蕷丸等是養血佳方,尤其是薯蕷丸,具有益氣養血,不寒不熱,不燥不濕的功效,可常服無弊。
滋陰
適用于陰液不足,口渴少津,頭暈耳鳴,雙目干澀,失眠盜汗者。常用藥物如沙參、麥冬、熟地、生地、玉竹、石斛、旱蓮草、女貞子、制龜板、制鱉甲等。成藥中的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二至丸、何首烏丸、八仙長壽丸等,皆為補五臟,填精髓,黑鬢發,清頭目之抗衰延壽良劑。
溫陽
適用陽氣不足,四肢不溫,陽痿早泄,腰膝酸冷者。常用藥物如制附片、肉蓯蓉、巴戟天、銷陽、鹿膠、杜仲、肉桂、干姜等。成藥中的八味地黃丸、右歸丸、河車大造丸、腎寶、補腎益壽膠囊等,都是溫補之方,對抗衰延壽都有良效。
鍛煉
我國古代養生學家認為,“靜以養神,動以練形,能動能靜,可以長生。”體育鍛煉,可根據個人的樂趣,體質強弱,因人而異。一般而言,以步行鍛煉為好,此法簡便易行,不需特殊鍛煉,不受性別、年齡、健康狀況的限制,是延緩衰老的最佳方法。美國前任總統的保健醫生懷特博士指出:“健康是走出來的。”鍛煉時應以輕步慢跑為主,女士每分鐘80步,男士120步。時間以早晨和傍晚為宜,路線應選擇湖邊、河邊或林蔭大道。此外,打太極拳對改善神經系統的穩定性有顯著療效,而且不易摔倒,可減少骨折和骨質疏松的發病率。比如垂釣、玩健身球等,都是體育鍛煉的好方法。
腿勤人長壽
勤勞是長壽的良友,這已為許多健康老人的實踐所證明,而勤勞中尤其以腿勤為主。中國有句養生俗語:“人老腿先衰”“腿勤人長壽”。確實,腿部靈活與否,往往是一個人是否衰老的信號。因為腿部的股骨、脛骨與腓骨,是人體最長的骨骼,是組成人體的重要支柱。
一些著名的心臟病學家在為老年人診病時,注意查查病人的大腿,他們認為大腿肌肉堅實的人,必有一顆強實的心臟,腿不勤,活動減少,人體的新陳代謝也必然減弱,血液循環減慢,器官也逐漸萎縮、退化。人到45歲以后,腿部肌肉松弛,因此,中年起就要注意腿部的鍛煉。所謂“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視傷血”便是。我國有關養生之道中提出:“安步當車”“飯后百步走”都是與鍛煉腿部有關的,值得提倡。
修德能益壽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幫助他人可以得到感謝和友情的回報,由此產生的溫暖有助于緩解其在生活中常見的焦慮,免除情緒緊張造成的傷害。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行善有利于提高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行善的實質是視他人為朋友,急人所難,竭力相助,在此過程中,心里便會涌起欣慰之感。一個人堅信自己活在世上對他人有益,對社會有益,就會增加自信和生存的勇氣,個性會更加開朗,這樣都可以使心理變得平衡,生理日趨健康。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融洽的社會關系,良好的心理活動,可以使人體分泌一種有益的激素、酶類和乙酰膽堿等。這些物質能把血液能量、神經細胞和興奮性調節到最佳狀態。與此同時,人的大腦中分泌出一種天然的鎮靜劑,使內心獲得溫暖,緩緩地解除內心的煩惱。心情暢快、笑口常開能刺激大腦產生一種叫茶酚胺的激素,能促使人體“天生麻醉劑”——內生嗎啡的生成,對關節炎疼痛、神經性疼痛有抑制作用。
修德能益壽,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新概念。希望健康長壽的人,要注意自身的道德修養,做到不損人利己,能辨別真與偽、善與惡、美與丑等是非概念,能按照社會行為規范準則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百歲老人長壽秘訣
美國波士頓醫療中心老年病學家托馬斯·珀爾斯用了近10年時間,收集了近1500名百歲以上美國老人的相關信息進行研究后發現,他們之所以能長壽均具有以下特點:
l.長壽老人往往比人們想象的更健康,因為他們直至生命的最后幾年,仍可遠離那些致命的疾病。
2.多數長壽老人能良好地控制緊張情緒,并與他人友善相處。
3.這些百歲老人體內均存在長壽基因,這種長壽基因位于人類23對染色體中第四對染色體的某個片段中。
16種因素致短壽
日本食文化專家永山久夫在其新著《100歲飲食》一書中指出,縮短壽命有以下16種因素:1.鹽味重的菜;2.太甜的食物;3.板起面孔;4.悲觀厭世;5.沉默寡言;6.漠不關心;7.足不出戶;8.長時間看電視;9.無所事事;10.偏食;11.暴食;12.暴飲;13.太胖;14.急食;15.過量吸煙;16.熬夜。
(編輯 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