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壽命大概為120歲,在人生的漫長征程中,對養生關注的重點也是大不相同的,倘若把人的成長、成熟到衰老的發展過程分為20歲、30歲、40歲、50歲和60歲幾個階段,就要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做好不同階段的養生保健。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壽命大概為120歲,在人生的漫長征程中,根據不同年齡時段的人代謝狀態和現有生活方式的不同,對養生的關注重點也是大不相同的,只有做好每個階段的養生保健,才能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減少病痛和節約醫療花費。倘若把人的成長、成熟到衰老的發展過程分為20歲、30歲、40歲、50歲和60歲幾個階段,就要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做好不同階段的養生保健。
20歲后的年輕人要少喝飲料多鍛煉
很多年輕人都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每天都要喝上幾罐飲料。但是,放眼現在的飲料柜臺,幾乎九成被甜飲料占滿。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橙汁、葡萄汁等各式果汁飲料,運動飲料、功能飲料等,都是甜飲料家族的一員。只要含糖,無論是蔗糖還是葡萄糖,無論是水果自帶的糖還是添加進去的果葡萄糖漿,多喝甜飲料都會給人體帶來潛在的健康危害。這些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促進腎結石生成。研究表明,甜飲料攝入和患腎結石及尿道結石風險顯著相關。分析認為,甜飲料降低了鈣和鉀的攝入量,增加了蔗糖的攝入量,可能是引起腎結石風險升高的重要因素。
二是促進肥胖。研究證據已經肯定,多喝甜飲料會有效促進肥胖,而少喝甜飲料有利于體重控制。
三是降低營養素攝入量。研究提示,喝甜飲料多的人,膳食纖維的攝入量通常會減少,淀粉類主食和蛋白質也吃的較少,導致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
四是強力促進糖尿病。一項對91249名女性追蹤8年的調查發現,每天喝1聽以上甜飲料的人,比每個月喝1聽以下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會翻倍。而且,即便喝甜飲料沒有增重的人,在體重指數和每日攝入能量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仍然表現出促進糖尿病發生的效果。
五是促進骨質疏松和骨折。研究顯示,甜飲料和骨質密度降低之間有顯著聯系,甜飲料喝得多,骨折危險會增加。
六是促進齲齒發生。甜飲料攝入量和齲齒的危險呈正相關。蛀牙危險的增加,很可能是因為甜飲料促使體內鈣的丟失,讓牙齒變得更脆弱。
七是促進痛風和血壓增高。
因此改掉喝飲料的習慣對這些青年人將來是有益的,可以改喝適量酸牛奶、豆漿、綠茶和白開水等。
30歲后盡量保持健康體重
與40多歲時相比,30多歲時身體最容易發胖,但因為這個階段代謝系統好,減肥更容易。所以在制定減肥目標上,真正應減少的是“體脂肪”而不是“水分”,這就需要選擇正確的飲食處方和運動處方。尤其是對于單純性肥胖患者,最核心的減肥原則是造成能量負平衡。具體應堅持以下飲食原則:1.減少主食量,相對于過去的食用量要減少大約三分之一的量。但要注意,減少主食量并非意味著主食越少越好甚至沒有更好,完全不吃主食會導致身體中寶貴的蛋白質被當做“柴火”燒掉。2.粗細搭配,粗糧要占到糧食總量的一半。粗糧可以增加胃腸的飽脹感,利于減少食物攝入。3.改變進食順序:水(蔬菜湯)—蔬菜—豆制品—少量肉—主食。4.避免隨意飲食:大量的調查顯示,很多人隨意吃進去的零食甚至超過正餐的攝入量。
40歲后關注血糖
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因素中,有2/3~3/4與冠心病和中風有關。美國糖尿病協會內分泌代謝病專家建議,從45歲開始每年應查血糖,以監控糖尿病和心臟病的危險。健康的空腹血糖指數應在5.56mmol/L以下,如果偏高,就應該看醫生,以判斷糖尿病的危險。因此,糖尿病病人應食用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物,在食物種類上宜選用豆類、谷類、大麥等,另外,應注意膳食纖維的含量越高則血糖生成指數越低;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則血糖生成指數越高。
50歲后控制熱量查骨骼
在控制熱量時,尤其是脂肪的品質和數量尤為重要,盡可能選擇含單不飽和脂肪酸較高、飽和脂肪酸較低的油脂類食物,如茶油、橄欖油、芥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多食用魚蝦,雞、鴨、鵝等白肉,而少吃牛肉、羊肉和豬肉等紅肉。生活方式上,多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保持正確姿勢、不彎腰駝背,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忌煙、忌酒,不喝過濃咖啡、茶以及吃含鹽和糖太多的食物,防止各種意外傷害,定期接受骨質疏松檢查。多吃含鈣的食物如牛奶、酸牛奶、豆制品、蝦皮、深綠色蔬菜等,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多吃醋,少吃加工的肉類食品,補充鈣制劑和膠原蛋白粉。
60歲后警惕疾病早期信號
警惕身體的十大危險信號以及時就醫。體表可觸及的腫塊越來越多;持續性的消化異常,如飯后胃脹;吃東西吞咽時,腸胃不舒服有哽咽感j持續性的咳嗽,痰中帶血;耳鳴、聽力減退、鼻分泌物異常;月經期外(或絕經期外)不規律的出血;大便潛血、便血或尿血;久治不愈的潰瘍:痣在短時間內突然改變;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等。
掌握防癌飲食十原則:1.保證蔬菜、水果、谷類和豆類等植物性食物,占每天飲食量的2/3以上;2.每天吃蔬菜水果5種以上,共1斤左右;3.每天吃谷類、豆類等粗雜糧半斤左右,少吃精制食品;4.不飲酒,即使要飲,也應盡量少或飲少量葡萄酒;5.少吃紅肉(牛、羊,豬肉等),一般每天不超過2兩,可多吃些魚和家禽;6.少吃高脂食物,特別是動物油,植物油也應適量:7.少吃鹽,每人每日應控制在6克(1小匙)以內:8.不吃發霉或變質的食物:9.不吃可能含有害物質的食物,如污染物等含量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食物;10.不吃或少吃熏烤、腌制肉食。
多選擇一些防癌食品:1.十字花科植物,包括包心菜、大白菜、白蘿卜,菜花、油菜。2.百合科植物,有洋蔥、蒜、百合等,不宜過熱煎炒。3.水果:草莓、柑橘、獼猴桃、蘋果、菠蘿。4.真菌類:香菇、草菇、蘑菇、木耳等。5.豆雜糧類:黃豆、玉米、小米、番薯、燕麥、薏米,避免過度淘洗。
(編輯 劉哲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