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金融業的信貸管理問題一直備受各級監管和主管部門關注。不良貸款的產生,尤其是不良貸款的前清后增,都暴露出了信貸管理中存在的弊病,如何有效防范不良貸款的發生,進一步搞好信貸管理工作是銀行業金融機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關鍵詞:信貸管理 問題 對策
1 信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近幾年媒體報道的金融機構案例中不難看出,大部分的犯罪都與信貸有關,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實施犯罪。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金融機構的信貸管理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1 “三查”制度落實不到位。貸款發放前,對借款人的基本情況、經濟狀況、年收入情況、貸款的真實用途、資金去向沒能夠做到真實、細致的了解,以致造成一個錯誤的導向,在貸款發放前就潛伏了危險的信號。貸時的審查,合同簽訂后,貸款上柜臺辦理,一些頂名貸款很容易被發現,但在利益的驅動和外來的壓力下,臨柜人員沒有終止此業務。貸后檢查,由于人力的問題,貸款發放后,有相當部分貸款不能做到貸后定期檢查,只有貸款形成風險,按期結息發生了問題時,相關人員才會去關注,更談不上貸后檢查的書面資料,也就是說貸后管理相當滯后。
1.2 腐敗是滋生不良貸款的溫床。吃吃喝喝,收受紅包,參與經商辦企業,在企業中入暗股,是產生不良貸款最大風險。有的人甚至幫客戶出主意想辦法,如何套取銀行的信貸資金,個別貸款,真正貸款使用人,其實是一個人用,明知道發放頂名貸款要被處罰,受利益的驅動,遇到檢查時給借款人打掩護等等。都是腐敗的思想惹得禍。由于是不公開的交易,所以有很大的隱蔽性,以致在一些問題的檢查時,不會發現存在收受禮金的問題,但在社會中產生了很壞的影響,只有貸款出現問題,才會暴露出來類似的問題。
1.3 對不良貸款的處置方法不得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貸款的核銷,不良貸款的收回方面存在一些瑕疵,給個別人造成了可乘之機,由于類似現象的發生,也給一部分人造成了一個假象,往往把逃避債務,放到工作之上,造成一些逃避債務的想法。以致造成工作的被動,出現貸款歸還時的等待、觀望、不積極還款,養成等待時機逃避債務的想法和做法,造成貸款質量下降的惡性循環。
1.4 風險管理制度缺失。目前多數銀行業金融機構大額貸款仍沿用一般小額貸款方式管理,用一般的貸款利率定價指標對大額貸款利率進行測算,貸款風險與貸款價格明顯不匹配。大部分未針對大額貸款特點制定貸后風險管理工作的事后評價制度,對違規人員也只是按照其他信貸規定追究責任,缺乏應有的檢查監督。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管理觀念不強。如在貸款的調查和審查中,忽視作為第一還款來源的現金凈流量的分析,片面注重利潤、擔保、信用評級的作用,不能真實、動態的反映客戶的情況;在貸款質量評價上,認為只要能夠按時結息就是好貸款,對借款人的品質,貸款的實際用途,經營情況和償債能力的變化關注不夠。②管理水平不高。突出表現就是貸款的“三查”流于形式,調查不深入,內容不完整,結論不明確,甚至有出現虛假調查資料的情況發生。與此同時,審查的作用發揮不夠,往往注重于資料完整性的審查。貸后檢查不及時,未建立或執行貸后跟蹤檢查制度,或者進行了檢查,但是隨意性比較大,未能達到規范化、表格化和定量化;貸款檔案不完整,要素不齊全,經常出現不是這里沒蓋印章,就是那里缺個簽字,此類問題是屢查屢犯,最為常見。③客戶經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一方面體現在業務知識和技能上,不能正確分析和應對貸款風險,有的連企業的基礎財務報表都不能看懂,對借款人假信息、假報表缺乏辨別和防范意識,忽視借款人背景等報表數據無法反映的因素的調查;另一方面是職業素養不高,道德風險較大,缺乏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金錢觀。在貸款的發放和管理中,法律、制度意識淡薄,職業謹慎性不夠,有章不循,有制不依,導致人情貸款。
1.5 規章制度執行缺力。一是貸前調查流于形式,未嚴格認真調查大額借款戶的各類信息,以至于對客戶的簡要信息、在他行的貸款及分類等基本情況不清楚。二是未嚴格按照程序管理、發放貸款,部分甚至以“人情”凌駕于“規定”之上,逆程序管理大額貸款。三是貸中審查不嚴,缺乏對第一還款來源的分析、評價,只注重第二還款來源的認定,且不對相關佐證材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核。四是貸后跟蹤不到位,部分大額貸款的貸后檢查不深入,對貸款風險狀況的分析流于形式,甚至編制虛假貸后檢查報告,導致貸款被挪用。
1.6 專業管理人才缺乏。有些金融機構從高管層到具體經辦人長期從事小額貸款營銷管理,缺乏大額貸款調查、分析、管理的知識和經驗,特別是缺乏對財務報表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小額貸款管理人員的素質來管理大額貸款,潛在風險較大。
2 根據存在的上述問題,應采取的對策
隨著金融機構隊伍的日益壯大,同業競爭已經變得日趨激烈。在此背景下,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審慎經營,下大力氣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優化信貸資產結構。
2.1 抓好政治思想學習和制度落實工作。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還非常實用,只要有一個健康的思想、高尚的品質,就會產生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特別是對于基層單位的決策者更為實用。為此,要定期不定期的舉辦學習班,學習內控制度和有關法律法規方面的知識,使每名員工做到知法、懂法、用法、不犯法,同時開展貸款質量抽查活動,將每次貸款抽查活動中發現的問題,處理的結果,作為案例,學習的典型材料震懾思想不健康的人。
2.2 加強貸款的督導和檢查。由上級行抽調部分業務精湛的科室工作人員,對全轄系統內金融機構的貸款業務的全過程實行不定期的抽調、檢查,從貸款發放的調查、貸款發放時審查是否合規,發現問題是否終止行為現象的發生,來定論工作人員的履職是否到位??促J后檢查,按照有關規定,責任人要對所發放的貸款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并有書面文字資料。凡在檢查中,對上述事項履職不到位的,處理要快,作為員工學習的反面教材,起到督促、指導、教育的作用。
2.3 加大對腐敗問題的懲處力度,并開展舉報有獎活動。對待信貸業務腐敗的問題,要采取舉報有獎的方式。同時在貸款時做到真正的公開,不實行一言堂,實行真正的集體審批制度,對于參與審批人員實行承擔同等的責任制度。對待各類問題要充分體現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工作思路。對利用行政職務,強迫工作人員辦理不合規業務的,上級主管部門要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主管部門要真正作為每名員工合規辦理業務的堅強后盾,只有這樣,才會保證銀行業的各項業務的健康穩定發展。
2.4 嚴格不良貸款的處置。在不良貸款的處置問題上,由于把關不嚴,就會形成部分不合規的貸款核銷。因此上級行要做好不良貸款處置的事后監督檢查工作,成立事后監督、檢查小組,對不是以正常收回等等情況的每筆貸款,結合有關規定逐筆一一核實,如果違規辦理的要對主要責任人和主管人員給予嚴勵的處分,并及時通報全轄區工作人員,引以為戒。只有杜絕上述現象的發生,打消了某些人投機取巧的思想,才會消除某些人逃避債務的想法,從而使貸款發放、收回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2.5 要從源頭抓好貸款管理,杜絕不良貸款漏洞。結合“三大工程”活動,嚴格按照“陽光信貸”的模式,認真做好每一戶貸款調查工作,信貸人員要做到調查全面,準確真實,手續完備,資料齊全,并且要定期對所發放的貸款進行公示,由群眾監督其違規行為,從而切斷任何一個風險源。
2.6 立足實際,分析考察,分門別類的正確劃分貸戶類別,針對不同原因,制定一戶一策的清收措施,做到對癥下藥,勢在必行。要采取清收組團法、法律借助法等一系列方法,全力做好不良貸款清收工作,維護金融機構事業的穩定發展。一是加大宣傳,營造氛圍。首先要從思想上對不良戶產生壓力;加大對清收不良貸款政策措施的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其次,要在社會上形成清收不良貸款的高壓態勢,營造“故意賴債可恥,主動還款光榮”的輿論氛圍。二是行政清收,對金融系統、黨政機關及企業事業單位個人的不良貸款,依靠其主管部門或單位力量予以清收。三是輿論清收,對賴債戶、逃債戶進行張榜公布、廣播電視、字幕廣告曝光,促其還貸。四是要制定專人包戶,蹲點跟蹤,上門專人清收。五是要繼續堅持“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對推諉扯皮的客戶要二次催收。六是要運用法律武器依法清收,對那些“釘子戶”、“難纏戶”、要實行依法清收,同時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董焱.淺談防范與化解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1).
[2]陸幼君.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與防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12).
[3]譚瑋.淺析銀行貸款風險及應對策略[J].價值工程,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