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隨后各省市陸續啟動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國有地勘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主體,如何應對事業單位改革、在本次改革中爭取到有利于地礦事業發展的政策支持,以及分類改革后地勘單位如何適應變化了形勢,是擺在地勘單位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從構建事業、企業共同發展的新機制方面,提出建立地勘工作新機制的背景、新機制對地勘單位發展的新要求以及構建地勘新機制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地勘單位改革 機制創新 對策
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今后5年即到2016年要在清理規范的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我省也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河南地礦局作為從事地質勘查工作的事業單位,也在這次分類改革之列。如何應對這次事業單位改革、在改革中謀求更加有利的政策支持和發展環境,這是擺在河南地礦局面前的重大課題。
1 河南地礦局的基本情況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以下簡稱:河南省地礦局)原名為國家地質部河南省地質局,是1957年1月11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從1957年建局50多年以來,這支隊伍經歷了多次變革,先后三次下放到省政府管理: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3年,第二次是1970年至1978年,這兩次都接受部、省雙重領導;第三次是1999年屬地化以來至今,隸屬省政府直接領導,為河南省政府直屬的正廳級事業單位。河南地礦局是我省最大的地勘隊伍,全局下屬地勘單位19個,全局職工近2萬人(含離退休職工);2012年成立河南豫礦資源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礦集團),下含19個直屬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經過50多年的發展,現已形成基礎地質、工程地質、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水文與環境地質、旅游地質等“六位一體”的工作格局,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基本形成了事業、企業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
2 構建河南地勘新機制的背景
2.1 地勘單位改革的基本走向。從中央到省,事業單位改革大勢所趨。地勘事業單位作為這次改革的對象,早在1999年屬地化以來就在積極、穩妥的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特別是2006年國土資源部汪民副部長來河南局視察,提出地勘事業單位要按照“兩精干一過渡”的要求,做精公益性地勘隊伍,做精商業性地質勘查隊伍,在過渡期內,堅持在事業單位改革總體框架下進行改革,組建國有地勘企業(公司),除承擔政府出資的財政項目外,積極開展市場項目。從國家層面的整體政策布局來看,地勘事業單位的改革勢在必行、就在眼前,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2.2 我省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2011年以來省政府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部署了基礎性工作,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實施績效工資、事業單位清理規范等,這些都為事業單位的分類及今后的改革奠定了基礎。我省已明確提出:2013年要完成事業單位的分類。作為地勘單位,在這次分類中,絕大部分單位要進入到公益二類,僅有個別單位才具備條件進入公益一類。在這種情況下,這就要求地勘單位清醒地研判形勢,準確地把握大勢,積極構建適應改革的新機制。到2020年,我國要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到那時,地勘單位“兩條腿”走路的過渡期已經結束,很可能的結果是,在這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進入公益二類的地勘單位,很可能會全部企業化。可預見:到那時,隨著我國商業化地質市場的發育成熟,大部分地勘單位將以國有地勘企業的身份參與市場競爭。
3 構建河南地勘新機制的探索及成效
河南地礦局的改革發展歷程和全國地勘行業的探索實踐證明:地勘單位既不能走整體轉企的“冒進路”,也不能走計劃經濟的“回頭路”。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過渡時期,構建事企分體運行、共同發展的地勘新機制,是適應改革、建設河南新地礦的戰略選擇,是推進地勘單位分類改革的必由之路。河南局堅持積極穩妥的原則,積極探索符合河南地勘工作實際的改革路子——那就是積極構建事企共同發展的地勘新機制。2011年以來,河南局在探索構建河南地勘新機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效。一是成立豫礦集團,加快完善集團及其子公司管理構架;二是按照我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總體部署,完成了事業單位清理規范;三是圍繞“規范事業單位管理,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加強制度建設和法律法規培訓;四是在全國率先推出國有地勘企業(豫礦集團)參與國際國內地質勘查市場競爭;五是初步建立了事業、企業不同的考核評價體系;六是積極與省有關部門溝通,全面落實了全額供應事業單位的預算政策;七是大力推進河南豫礦集團化管理,實施集團化發展戰略。以上這些探索和成效,為地勘單位今后的分類改革和盡快適應過渡期內的“兩個市場”意義重大。
4 構建地勘新機制對地勘單位的新要求
盡管河南局在推進事企分開上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但面對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總體目標,面對地勘單位長期事企不分留下的“陳年老帳”和“傳統習慣”,以及全局干部職工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的束縛,地勘單位還有諸多不適應,并且要盡快轉變角色、準確定位,適應地勘新機制條件下的各種規則。
4.1 全供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新規則對地勘單位管理提出新要求。長期以來,省財政對地勘單位實行的是“基數加增量”的預算政策,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財政全額撥款。2012年7月在事業單位清理規范中,省編辦又一次明確局屬事業單位實行全額財政供給。“全供”是一把雙刃劍,它對事業單位實行事業職能的要求會更高,還有全供之后,如何既保障職工收入又體現激勵機制?這些都為地勘單位的管理提出新要求,我們要認真研究,并適應這些新規則。
4.2 事業企業分開考核對地勘單位發展理念提出新要求。河南地礦局之前的考核基本上是事業單位和企業混在一起進行的,對地勘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考核針對性不強,也存在不同性質的地勘單位考核指標沒有可比性的問題。但這種辦法明顯不適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在地勘新機制的框架下,總的要求應該是:“對事業單位強調履行職能、對企業強調經濟發展”;具體一點就是:對事業單位的考核應該注重承擔財政性地質項目的完成情況以及科研成果轉化、科技創新情況;對于企業單位,要注重考核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因此,地勘單位要按照《局屬事業單位科學發展綜合評價獎勵辦法》、《局屬企業國有資產經營業績考核辦法》,進一步理清發展理念,找準工作定位。事業單位要強化公益屬性,更好地為政府和社會服務,促進事業單位健康發展;企業要依法經營,規范管理,不斷創造新業績,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壯大。
4.3 事業企業共同發展、互相促進對地勘單位提出新要求。在事企共同發展的平臺下,首先要處理好事企共同發展中人的關系。長期以來,地勘單位的事業和企業人員身份混同,事業的人干企業的事,造成“用事業的理念經營企業,用企業的辦法管理事業”。事企分體運行以后,最大的問題仍然是人的問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地勘單位的企業需要事業身份的人員來經營管理,這與全供事業單位的政策會發生矛盾。這就需要想辦法理順人員身份問題,比如:是不是地勘單位的企業可以向事業單位以借調的形式,使用事業單位的人員?被借調的事業單位的人員在企業工作,領取企業報酬和獎勵。此外,還要處理好事業企業共同發展中錢的關系、權的關系,需要強調的是:不管事業還是企業單位都要強化法治觀念,依法管理,依法經營,絕對不能將事業和企業混同,絕對不能違規操作。這些都是在地勘新機制條件下要正確處理好的新問題。
5 幾點建議
①進一步明確事企共同發展中的事業定位和企業定位,努力做到事業單位職能更明確,服務更到位;努力做到企業運行更規范,經濟社會效益更突出。②省政府有關部門出臺承擔過渡任務的國有地勘單位企業化經營合法化的相關政策依據。③省政府有關部門出臺鼓勵國有地勘企業發展的配套政策,對其配置礦業權并允許處置收益轉增國家資本金,在稅收上給予優惠。④切實落實國家和我省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一系列優惠政策。⑤最后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從省局到各地勘單位要加強宣傳,積極引導干部職工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盡快適應地勘事業發展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學習參考[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2008-03
-03.
[3]河南省地礦局.“十二五”科學發展規劃.2011.
[4]河南省地礦局.事(企)業單位改制資料選編.2012.
[5]河南省地礦局.《河南省地礦局局屬事業單位科學發展綜合評價獎勵辦法》.2012.
[6]河南省地礦局.《河南省地礦局事業單位科學發展綜合評價考評細則》.《河南省地礦局年度責任目標考核辦法》.2013-11.
作者簡介:徐剛(1974-),男,河南周口人,河南省巖石礦物測試中心管理干部,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財務及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