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堅持和弘揚好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僅要通過學習提高認識,還應在實際工作中以身作則。每一名黨員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能吃苦耐勞,敢為人先,勇擔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關鍵詞:群眾路線 淡泊名利 無私奉獻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式啟動以來,全黨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自上而下迅速深入開展。群眾路線,說到底是群眾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中講到:“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要正確處理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現階段群眾共同利益、不同群體特殊利益的關系,切實把人民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茲以為,要切實以群眾利益為出發點,要維護群眾,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要有不怕吃虧,樂于奉獻的精神。要心中時刻裝著人民,裝著黨的事業,要發揮共產黨人應有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大力弘揚這種精神。此次教育活動,集中在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四風”蔓延,將割裂企業與職工群眾的血脈聯系,最終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失去人心。大力弘揚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精神,聚人氣,得民心,這樣便能保證工作中不致于失去攻堅克難的根源,轉型跨越的基礎以及健康發展的動力。
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僅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也對提高整個社會思想道德和文化素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引導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上。要完成好這個使命,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加強自身素質提升。
①加強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隨著身邊環境的變化,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隨之發生變化,所以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學習,才能對事物進行不同的分析。對于共產黨人來說,得與失都能與黨和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所以他們把榮辱得失看的非常重要。因此無數革命先烈都為黨和人民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一生,不計較個人得失。在他們看來,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下的社會活動實踐中形成的。因此為了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要提高自身素養,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②正視問題矛盾,區分對待關系。無私奉獻精神,主要就是體現在社會成員對國家、集體和其他需要幫助者的一種純潔高尚的義務關系。主要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最終以實現共產黨人為目標。應當看到,這種精神的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不得不說,社會經濟成分和組織形式的多樣化,以及人們價值觀取向等多樣化,確實為弘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帶來很多新的問題。但只要我們正視這些客觀的問題,有機地把教育總目標和總要求結合到一些,也能夠完全實現無私奉獻精神。
③做好宣傳工作,教育引導群眾。把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需要有一定的精神境界,不是靠行政命令能夠解決問題的。一種科學的思想理念,能否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不是短時間內能成功的。在群眾還沒有認識它,或者心存疑慮的時候,我們不能因此輕言放棄,又不能硬性要求群眾接受并為之叫好,只有通過教育與引導,使群眾了解其內涵、意義及其對社會進步的積極影響,群眾才會樂意接受并將其化為自己的信念與動力,變為一種自覺行動。當前,我們正處在經濟和社會轉型時期,正處在體制的創新和觀念轉變時期,加強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加強對人們思想的正確引導,在全社會弘揚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既是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順乎民意,反腐倡廉的一項重要舉措。其次,發揚先鋒模范作用。高尚的精神境界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我們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要用實際行動影響別人。習近平總書記講到,“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群眾對干部總是要聽其言、觀其行的。我們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認真組織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和人民群眾始終保持血肉聯系。這就需要我們正確樹立政績觀,要把實現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首要目標。
古代先賢尚且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
作為一名基層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要正確對待榮辱得失,平和對待進退流轉;要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真正做到不為名利所惑,不為物欲所誘,不為浮華所動,不為私情所擾,真正做到無愧于黨、無愧于民、無愧于心;要做到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主動融入人民群眾,以人民群眾利益為出發點,不計較個人的利益得失,要有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所以,我們要切實弘揚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凡是苦累的工作,都要第一時間沖到最前沿,要撲下身子發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第二是要有一顆高尚的心,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第三是敢為人先,勇擔責任,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
參考文獻:
[1]王憶平.共產黨員如何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J].消費導刊,2007(05).
[2]劉景榮.淡泊名利 做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J].湖南經濟,2001
(05).
[3]蔡瑞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J].中國市場,2006(45).
[4]高成林,畢利萍.切實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J].改革與戰略,2002(Z3).
作者簡介:安建軍(1971-),男,山西陽泉人,現為陽泉天成煤炭鐵路集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