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湖南省社會經濟總量持續增長,貨物運輸需求旺盛。鐵路貨運具備運量大、成本低、運輸范圍大、可靠性高等優勢,是省內綜合運輸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車站概況、運輸指標、物流功能等方面分析湖南省鐵路貨運需求,結合湖南省物流產業及鐵路網發展規劃,提出湖南省鐵路貨運資源整合的對策,圍繞集約化、規?;?、物流化的原則對湖南省鐵路貨運站點的建設和運營進行整體規劃,有利于優化全省綜合貨運體系和提升綜合物流質量。
關鍵詞:鐵路貨運量 貨運需求 資源整合
湖南省是我國中部地區的經濟大省,湖南省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鋼鐵、化工、電力、有色金屬、建材、石化等主要產業,工業體系較為完善。長期以來存在著大宗原材料和產品的長途運輸需求。鐵路運輸在湖南省經濟發展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隨著湖南省經濟的快速發展,鐵路運輸需求也會越來越大,本文在梳理湖南省鐵路運輸現狀的基礎上,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1 湖南省鐵路貨運站點分布和運營現狀
1.1 站點分布
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東通江西,南鄰廣西、廣東,西接貴州、重慶,北接湖北,境內的鐵路線路連接京廣、湘黔、湘桂、益湛、資許鐵路,是中南地區鐵路交通網絡的重要樞紐,是連貫五省的重要鐵路通道,具有良好的區域地緣優勢。目前湖南省內共有鐵路營運里程3400公里,車站263個,其中客運營業站11個,貨運營業站135個,客貨運營業站117個。各級行政區鐵路貨運場站數量較多,各地市貨運站數量普遍為3~5個;縣市貨運站數量普遍為2~3個。
1.2 運輸指標和裝卸車情況
鐵路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湖南省鐵路貨運總量較為集中,分布不是很均勻,這與各地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有關。
1.3 湖南鐵路貨運業務存在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運輸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原計劃經濟條件下建設的鐵路貨運站及貨場的分布與運能已明顯不適應鐵路貨物運輸發展的需要。
①車站分布。鐵路貨運站的平均間距小,密度較大。數量較多、密度較大的車站分布不利于鐵路系統管理,而且周轉效率也較低。
②運量水平。過多低運量水平的車站占用了較多的線路和設備能力,致使運輸力資源浪費。
③物流功能。專用線布局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數量多,生產運營管理復雜;運量大的專用線大多裝載系統落后、倉儲能力不足、作業方法繁瑣,不能達到戰略裝車點的建設要求,整列直達運輸比重較低。貨場布局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數量多而規模小,且普遍存在設施與設備陳舊、能力低下等問題,物流功能基本停留在運輸和短期倉儲階段。
綜上所述,湖南省鐵路貨運場站的主要問題是場站數量多、能力小、功能欠缺,集約化、規模化、物流化程度較低,運輸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受到嚴重制約,必須進行貨運資源的整體優化布局。
2 湖南貨運市場需求分析
2.1 湖南經濟發展整體情況
湖南省統計年鑒顯示,2008-2011年期間湖南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6.3%,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29.4%,第二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6.3%。
伴隨著湖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的貨物運輸需求總量快速增加。在區域優勢的引導下,湖南各區域間的經濟分工越來越清晰,各區域對產成品的需求要通過區域間交換來實現,跨區域的大宗或者非大宗物資的流通量相應增加。公路、水運等運輸方式獨立完成區域間物資大流通存在局限,特別是在長距離或運輸條件困難的地區,鐵路運輸尤顯重要。
另外,湖南礦產資源相當豐富,其中優勢礦產集中、儲量大。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種類中,有57種礦產居全國前十位,有34種礦產居前5位,其中鎢、玻璃用白云巖、螢石、鉍、石墨、石榴子石、海泡石、陶粒頁巖等礦產儲量居全國首位,煤、釩、錳、銻、重晶石、銣、玻璃用砂巖等礦產儲量居全國第二位。煤產量在南方區域位居前列,占全國2.5%。平板玻璃產量為750萬箱,位于全國第五位,水泥產量為2273.9萬噸,位居全國第八位。還有重晶石、高嶺土、石膏等非金屬礦產原料的產量也在全國礦產種類占重要地位。這些豐富的礦產資源,正是湖南鐵路運輸的主要貨源。
2.2 湖南省物流產業及鐵路網發展規劃
①湖南省物流產業規劃。湖南省物流產業規劃的發展目標是“建設長株潭、湘北、湘西及湘南四大物流區域;優化南北、東西及湘西北三大物流通道”,發展重點是“建設湖南金霞、長沙空港、株洲石峰、湘潭九華、岳陽城陵磯港、懷化鶴城、衡陽白沙、郴州湘南國際八大省級物流園區;積極培育和擴大物流市場;壯大第三方物流企業;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重點領域物流發展”。
②湖南省鐵路網規劃。根據《中長期路網規劃》(2008年),湖南省規劃建設滬昆客運專線、湖南“3+5”城際鐵路網,以及衡茶吉、懷邵衡、黔張常、常岳九、安張衡、荊岳等快速鐵路,并對石長、洛湛、焦柳、渝懷、湘桂線進行擴能改造。
2.3 未來湖南貨運市場需求變化
省發改委進一步制定了產業集群發展總體規劃和分類規劃,圍繞優勢產業,集中力量抓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配件、生物醫藥、電工電子、有色冶煉等五大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為湖南鐵路貨物運輸提供了廣闊空間,也給鐵路貨運市場帶來了結構性變化,體現在以下方面:
①運輸服務對象。市場經濟下多種經營形式共同發展的格局,鐵路運輸服務對象發生了較大變化。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合并或重組,民營或個體企業數量大量增加,使得鐵路運輸重點從國企物資運輸轉變為市場運輸服務。
②貨物品類結構。湖南第二、第三產業高度發達,造成小批量、多品類、高附加值的貨物運量增長迅速,而煤炭、石油等大宗貨物的運輸仍以鐵路運輸為主,占用了大部分運能,使鐵路對小批量、多品類、高附加值貨源的運輸要求很難滿足。要想爭取這些貨源的運輸市場,湖南鐵路運輸資源必須進行優化配置。
③需求對象選擇。多種運輸方式并存且相互競爭,貨主對運輸方式的選擇空間更大,對鐵路運輸服務質量的要求也相應提高。民營或個體經營的公路運輸方式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對鐵路運輸造成的沖擊很大。
④運輸總量變化。雖然運輸行業的競爭在不斷加劇,但是區域貨運總量呈增加趨勢,且上升較快,湖南鐵路部門只要及時調整貨運發展戰略,優化配置資源,仍能把握湖南區域貨運總量增長的契機。
3 湖南省鐵路貨運場站資源如何優化整合,提高效率
3.1 集中場站資源,系統合并相鄰小站
鐵路運輸集約化是提升運輸效率的關鍵之一。把數量眾多的小站有機整合成幾個具有規模優勢的大站,既可以節約管理成本,又能提高運輸效率。在整合小站時需要遵照一定的標準。同時注意保留有特殊用途的小站。
3.2 結合規劃,建設物流中心
物流中心是一個地區的貨物集散地。建設鐵路物流中心可以提高運輸效率。可以根據不同地區運輸需求的特點建立不同的物流中心?;阼F路物流需求旺盛而湖南省還有待發展的現實,不少物流企業已將發展空間廣闊的中國市場作為其新的業務增長點。中國物流行業的“蛋糕”大,機會多,業內尚未出現實力強勁的企業。因此要抓住契機,加快投資和布局,形成一批優勢的物流中心。
①綜合物流中心。鐵路綜合物流中心是具有現代物流功能、面向社會辦理各類普通貨物運輸、具有較大輻射范圍和年發到貨物能力在100萬t以上的大型現代化鐵路貨場。鐵路綜合物流中心應該根據全省重點物流區域和省級物流園區規劃,以及鐵路網結構特征等因素,綜合確定省內區域性鐵路物流中心選址。規劃建設區域性鐵路物流中心應涵蓋全省四大物流區域,各鐵路物流中心能夠分別銜接其他地區,與湖南省物流總體規劃協調一致。
②專業物流中心。建設鐵路專業物流中心主要是為分布集中且規模較大的單一品類貨物提供物流服務。鐵路專業物流中心又可分為集裝箱和其他貨類物流中心。集裝箱是鐵路貨運發展的重點,目前以昆明、成都、上海、武漢等各大集裝箱中心站為節點的鐵路集裝箱網絡建設正在積極推進。長沙是湖南省客貨匯聚中心,集裝箱物流需求大、輻射面廣,在長沙建設專業集裝箱辦理站能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完善全路集裝箱場站網絡。
③引進外資,建設多樣化的物流中心。物品流通涉及各行各業,細分市場面廣。外資物流企業和本土物流企業由于成本結構有差異,針對國內各細分市場的環境和特點,選擇目標市場進入時各有側重,對客戶群體的定位也有所不同。與本土企業相比,外資具有資金、技術、人才、經驗和國際網絡優勢,因此在資金投入規模、高科技含量、運輸效率、供應鏈管理以及附加值創造能力等方面要求頗高的細分市場一馬當先,例如冷鏈物流、汽車物流、化工物流、港口物流和物流方案咨詢和設計等。國內外大型工業制造企業、農產品生產企業、外貿商務公司等中高端客戶,成為外資物流企業的主要追逐目標。相對來說,在對國內網絡要求廣深、定價及服務方式要求靈活以及受政府和國有體制干預較大的細分領域,外資企業就不易滲透到這類本土企業已占絕對優勢的市場,例如國內快遞、鐵道公路物流、醫藥物流、電子商務物流等。國有物流企業受惠于政府的支持和龐大的國內網絡,而對價格敏感的廣大電商用戶和其他中低端企業客戶,則對民營物流企業情有獨鐘。
湘南、湘西北地區分別有比較豐富的煤炭和非金屬(石膏)礦產資源,礦井以中小型礦為主,運輸需求特點為貨源品類單一但用戶數量較多,比較適宜建設專業性鐵路辦理站。結合地方政府運輸部門發展規劃,選取依托湘南耒陽、湘西北臨澧縣等地,建設鐵路專業物流中心,主要辦理煤炭或非金屬礦石等貨物的運輸。
3.3 提升作業能力,建設戰略裝卸車點
戰略裝車點是一種新型現代化的鐵路裝卸作業場所,具有智能化的裝卸系統、大容量的倉儲設施、規?;倪\輸體系、高效率的作業方法,能實現集中存儲、整列配車、整列裝卸、整列始發,對區域貨物發送和社會生產具有重大意義。大力推進火電廠、鋼廠、石化、煤礦、金屬及非金屬礦、港口、合資及地方鐵路等企業的戰略裝車點建設,是鐵路大客戶戰略的實現,也是鐵路貨運規?;?、集中化的發展趨勢。
4 結束語
十二五期間,湖南省經濟總量將持續增長,路網建設規模將繼續擴大,鐵路運輸業將面臨新的發展契機。鐵路運輸企業應積極應對市場競爭,主動適應運輸需求,通過集中建設物流中心、戰略裝車點、整合站場資源等舉措,以運輸“集中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發展思路,進行鐵路貨運資源的布局規劃,全面優化運輸資源,有效釋放運輸生產力,為湖南省的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誠.國外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典型舉措與啟示[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7(3).
[2]付曉鳳.西安鐵路分局拓展物流業務的可行性分析[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4 (10).
[3]操杰.基于第三方物流鐵路貨運經營模式的探討[J].科技資訊,2007(4).
[4]馬葉江.基于信息技術的鐵路物流業務流程再造[J].物流技術,2008(4).
[5]劉思思.鐵路編組站拓展現代物流服務可行性分析[J].科技資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