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今煤礦工業發展迅速,煤礦今夏各種機電運輸事故發生頻繁,煤礦工作者的生命是否具有安全保障取決于煤礦井下運輸管理是否安全,也直接關系著煤礦企業的發展,為了使煤礦井下機電運輸能夠更具安全保障,本文先分析了現今煤礦今夏機電運輸管理中存在的安全漏洞,針對這些安全隱患和漏洞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希望對相關研究和工作者起到幫助和參考的作用。
關鍵詞:煤礦企業 機電運輸管理 安全問題 應對措施
1 概述
煤礦在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步驟之一便是機電運輸設備,機電設備在煤礦生產的每個環節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煤礦生產的全過程中不可或缺。但近幾年機電運輸問題造成了大量的安全事故,對煤礦企業的發展和煤礦工人的安全有著嚴重的影響。為了使井下煤礦生產能夠更加安全,煤礦在井下的運輸管理必須加強力度,必須對煤礦井下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進行仔細分析,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以此保障井下煤礦工作者的生命安全,也能夠使煤礦企業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2 存在于機電運輸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2.1 工人自身素質較低,工作中體現出的實際操作能力較差 井下煤礦作業人員的學歷大都不高,調查顯示96%的井下煤礦作業人員學歷都在高中以下,因此井下煤礦工作團隊自身的素質較低,很難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很多工作人員在上崗之前也未進行專業培訓,對機電運輸管理的了解也只是皮毛知識,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操作水平較低,但機電運輸工作本身就要求操作人員擁有較高的操作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工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大量違反操作規定的情況出現。在危機情況出現后因為工作人員自身的操作技術和素質較低,不具備良好的應急能力,這是井下煤礦運輸管理中因人員自身而存在的安全隱患。
2.2 機電運輸管理制度中存在漏洞 相關法規中早已指出,煤礦企業在煤礦生產之前首先要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煤礦生產才能夠得到安全保障,生產過程中要加大管理力度,保證事故責任能夠落實,每個井下煤礦工作人員都應該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識,明白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現今雖然很多煤礦企業制定的管理制度都比較科學,但煤礦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對機電運輸管理制度不夠熟悉,也不能夠良好的運用管理制度進行管理,管理制度如同虛設,這類煤礦企業重視生產,對職工安全的重視力度相當缺乏,使企業整個管理體系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2.3 沒有在煤礦生產過程中落實監管 煤礦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監管,因為企業管理人員對監管的認識不夠,以此在監管過程中缺少控制標準,加之煤礦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存在嚴重不負責的情況,導致員工缺乏安全意識,在發現問題之后向上級領導反映不及時,有時甚至根本不向上級領導反映,因為員工自身的素質和應急能力較低,出現問題之后也不能夠及時補救,導致煤礦安全生產的規定得不到落實,煤礦井下生產作業也會面臨更大的安全隱患。
2.4 運輸設備沒有及時更新 機電運輸設備需要花大量資金才能全部更新,資金在回收過程中速度較慢,很多煤礦企業在將資金大量投入到設備后,資金回收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價值資金缺乏,很多煤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設備都得不到及時更新和完善。當設備使用較長時間之后性能會逐漸降低,現今很多煤礦企業使用的機電運輸設備都已經超過了使用期限,煤礦井下機電設備在運輸過程中的效率也會因為設備自身的磨損而大大降低,現今設備落后問題嚴重,煤礦井下生產和運輸的要求得不到良好滿足,導致煤礦井下生產和運輸過程中出現大量安全事故。
2.5 在檢修、維護機電設備的過程中缺乏力度 機電運輸設備在煤礦生產過程中本身就擁有較大的工作量,設備長時間處于高負荷運行,設備在這種情況下持續運行也極易出現損壞等情況。若對設備的檢修和維護不到位,比如不能夠及時更換設備就可能引發各種安全事故發生。在對設備維護和檢修的過程中要加強力度,保證維護后的設備能夠良好的運行。現今許多煤礦企業為了使煤礦生產量迅速提高,一般都會延后設備的檢修和維護時間,雖然有時候在正常檢修和檢查,對設備的維護也僅僅只是一個形式,在實際檢修和維護過程中根本沒有真正落實,導致安全事故因為設備的檢修、維護缺乏力度而頻繁發生。
3 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加大煤礦工作人員職業素養的培養力度 煤礦企業在對煤礦工作人員職業素養加強的過程中,應該對煤礦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不定期進行培訓,以此迅速提高煤礦工作人員自身素養和操作水平,對煤礦工作人員的職業水平也有良好的加強作用。煤礦工作人員是煤礦企業基層勞動人員,也是煤礦企業煤礦生產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他們的自身的職業素養和操作水準對煤礦企業正常生產以及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強煤礦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操作水平,是保障煤礦生產產量和生產安全的重要因素,通過專業的培養和訓練,是為了降低煤礦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的違規操作率。企業在提高煤礦工作人員自身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時需要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進行,保證煤礦工作人員通過培訓之后,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能夠深入煤礦工作人員心中。企業在培訓的過程中應當停止煤礦工作人員的工作,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在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夠繼續上崗工作,煤礦企業中一些技術工作者,例如絞車司機等,在通過專業培訓之后能夠通過考核的工作人員才能夠繼續工作。
3.2 健全管理制度,保證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執行
性 整個煤礦企業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取決于管理制度建設的科學與否。只有保證定制的管理制度符合煤礦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良好落實的前提下才能夠保證煤礦生產能夠順利進行,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需要在科學落實的前提下才能夠良好的進行。企業的管理制度是整個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重要依據,決定著煤礦生產各個環節管理工作開展的順利與否,科學、可行的管理制度能夠使煤礦生產更具安全保障。在制定企業管理制度的過程中,首先要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為制定的基礎,制定的企業管理制度要能夠符合自身煤礦企業的實際情況,保證制定出的規章制度能夠良好的落實,在生產過程中將規章制度良好落實才能夠促使煤礦生產更加安全,井下的安全事故發生率也能夠得到有效降低。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要想能夠有效的落實,首先在制定的過程中要對企業自身的安全事故發生原因進行仔細的分析,找出生產過程中存在問題的環節,針對問題制定規章制度能夠使制定的管理制度更合理、科學。
3.3 加大檢修、維護設備的力度 要使煤礦井下機電運輸設備能夠擁有更好的工作狀態,必須要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若企業經濟水平較好則應該對設備磨損部件不定期進行更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嚴禁繼續使用超過使用時間的機電設備,以此降低因為機電設備陳舊造成的安全事故,對設備不定期檢修、維護能夠使井下生產活動的安全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同時機電設備在檢修、維護之后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性能,整個生產產量也能得到迅速提高,也能夠減少資源浪費情況。
3.4 對機電設備進行安全管理 企業中相關監察人員要不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保證設備中存在的問題能在第一時間被發現,并解決設備中存在的問題,以此使井下生產能夠更加安全。所以,如下三個方面是機電運輸設備管理工作中加強的重點。首先要對煤礦井下實際工作情況進行仔細檢查,檢查主要包括電纜線、供電載體以及設備在井下的工作環境,以此保證設備在井下能夠安全的工作。其次,對井下的工作設備進行校準,保證井下使用的儀器為合格儀器。最后,定期檢查和維護整個機電運輸系統,以此保證機電運輸系統能夠擁有穩定的工作狀態,對企業經濟效益也有良好的提升作用。
參考文獻:
[1]彭博欣.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資訊,2013(6):166.
[2]牛樹田.煤礦井下如何做好排水通風和機電運輸工作[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16):259-259.
[3]張銀.煤礦井下機電、運輸現場檢查工作幾點建議[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12):107-107.
[4]張文華,楊博.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探討[A].//2011年全國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及瓦斯治理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180-
185.
[5]翟東亮.試析煤礦井下機電及運輸管理問題[J].電源技術應用,2013(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