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三峽電力職業學院在校學生在線信息素養現
狀的調查、分析,探討提升和培養大學生在線信息素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 在線信息素養 高校圖書館
1 大學生在線信息素養現狀調查
1.1 上網瀏覽的網站類型 在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新聞類網站都是瀏覽最多的一類網站,緊隨其后的是搜索類網站、音樂類網站和視頻類網站。而學習招聘類網站瀏覽最少,較頻繁地瀏覽這類網站的學生只占總調查人數的2%。
原因分析:①大學生普遍對新聞類網站感興趣。②當前對大學生有更大影響的并非圖書館網站,并非網絡學習資源和研究類信息,而是綜合性網站和各種娛樂性、生活性信息。
1.2 瀏覽這些網站的目的 調查結果顯示,在對7種上網目的進行多項選擇時,“休閑娛樂”、“遠程交流”都占了很高的比重,分別是18.5%和17.9%;而“獲取各種免費資源”與“學習和促進個人發展”也占了較大的比重,分別為13.5%和16.1%。
由此可見:①大學生們熱愛社交聊天、消遣娛樂,同時也會利用網絡資源來充實學習。②相對于學習而言,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上網娛樂的時間占據了上網的大部
分時間,倘若排除特殊需求外,這樣的趨勢是不容樂觀的。
1.3 哪些網絡信息資源更可靠 調查結果顯示,門戶網站、數據庫因其建站機構的權威性與知名度而分別取得34%和31%大學生的信任。尤其是政府機構、權威研究機構或重點院校發布的文獻信息,在大學生用戶中取得了較高的可信度。
1.4 查找網絡信息的主要途徑 雖然大多數大學生堅信門戶網站、數據庫的信息資源相對于搜索引擎而言更為可靠,但是出于最省力原則,他們更為喜歡通過搜索引擎來便捷地獲取網絡信息資源。搜索引擎以其強大的搜索功能、集成娛樂、休閑、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更能夠廣泛地滿足不同用戶的信息需要。
1.5 提高網絡信息檢索能力的途徑 調查結果顯示,68%大學生表現出了對圖書館關于信息素養提升所應提供服務的需求,其中包括信息檢索課程的合理設置、圖書館培訓的合理安排等。
1.6 信息的利用方式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利用信息時,大都采取閱讀理解、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所占的比例是34.4%,不加修改的截取拼湊和有選擇有修改地截取也占了很高的比例,但值得注意的是結合實踐檢驗推新的只占到4.8%,比例非常低。
1.7 侵犯別人的知識產權的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考慮過并盡量避免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的學生僅占20.5%,而沒有考慮過該問題的學生占有51.6%。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的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還是相當低的。
1.8 查找特定需求的信息時對于所檢索結果滿意
度 調查結果顯示:①對特定信息檢索結果與信息用戶期望值的匹配程度調查中,一半以上的大學生信息用戶表示,在信息檢索過程中,認為檢索結果與其期望值匹配達70%-89%之間。②大學生在檢索信息資源的滿意度存在較大的差異,原因在于一部分大學生信息獲取能力較低、信息檢索技巧比較單一,查準率不高。
2 大學生在線信息素養現狀分析
2.1 信息意識方面 經過調查發現,大學生不是特別重視自身檢索技巧的提高,主動提高在線信息素養的意識不強,幾乎處于一個被動面對網絡信息資源的狀況。
在線咨詢利用不足。大學生的信息咨詢需求主要包括:學術咨詢、求學就業咨詢、購物咨詢、心理咨詢等。
信息安全意識不足。一方面,缺乏自覺屏蔽不良信息的習慣和鑒別信息真實性的能力。另一方面,受網絡虛擬信息的不良影響,瀏覽、發布不健康信息。
2.2 信息需求方面 ①大學生網絡信息需求的全方位與綜合化。在信息時代,網上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促使大學生的信息需求不斷擴大,并呈現出全方位與綜合化的特點。從信息需求的內容上說,大學生除了需要本學科、本專業或相關學科領域內的信息外,還需要各種用來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和生活品位的涉獵多方面學科的綜合性信息。②知識信息需求的電子化與網絡化。網絡環境的形成,使大學生獲得網絡信息資源更加方便、快捷,極大地滿足了他們對信息的時效性要求,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青睞電子化與網絡化的信息產品。③知識信息需求的集成化與高效化。面對龐雜、海量的網絡信息資源,大學生常常感到束手無策。在大學生在線信息素養普遍不高的情況下,面對網上各種“無效信息”、“垃圾信息”的包圍,當代大學生對網絡信息需求的集成化與高效化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和熱切的希望,他們希望能夠通過網絡更加迅速、方便、快捷地得到更多有序有用的信息資源。④知識信息需求的個性化。通過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尤其是“90后”一代大學生,由于個體的認知特征和性格差異及所學的學科和專業不同,造成了知識儲備的不平衡及知識結構的之間差異。
2.3 信息能力方面 ①大學生除了自身所掌握的信息源外,還應適當擴充吸收一些其他方面的權威的信息源知識和檢索途徑,以幫助在繁冗的網絡信息源中進行檢索,從而較快的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源。②大學生的信息能力主要體現在大學生在通過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時,檢索詞的設置以及對于檢索結果的選擇與評價,它對大學生在科學選擇與合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③大學生還應該網絡信息檢索的過程積極主動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所謂熟能生巧,只有經常運用才能更好的掌握和駕馭這些檢索技巧,做到融會貫通。
2.4 信息道德方面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指的是個體在獲取、利用、加工和傳播信息的過程中必須遵守一定的倫理規范,不得危害社會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調查結果顯示:考慮過并盡量避免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的學生僅占20.5%,而沒有考慮過該問題的學生占有51.6%。
3 提升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具體措施
3.1 重視信息意識的培養 通過有關信息知識的傳授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提高學生對信息的關注度和敏感度,增強他們捕捉、分析、判斷和利用信息的自覺程度。引導學生正確利用網絡信息,最重要最首先,高校圖書館應該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讓在校大學生重新正確認識網絡信息資源,也就是對此培養一種正確的態度和在線信息素養意識。
3.2 增加專業信息源搜集、評價、分析、利用方面的知
識 通過信息源知識的教學,使學生了解不同信息源的特點,初步具備針對不同的信息需求選擇合適信息源的能力,從而提高信息檢索效率;通過信息質量評價知識的講授,使學生明白查到的信息特別是網絡免費信息不都是真實和高質量的,要注意鑒別和判斷,要有初步的評價信息真實性和質量的能力;我們知道,許多網絡搜索引擎檢索起來其實很有技巧。
3.3 加大宣傳力度 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活動的傳播者,首先應該做好網絡信息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媒體,比如圖書館主頁、校報、宣傳欄,增強學生信息觀念,培養在線信息素養意識,即時了解網絡信息資源的動態。但是一方面,我們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宣傳的影響力去提高網絡信息資源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針對不同信息心理、不同程度的信息素養的大學生展開針對式、多樣化的傳播。
3.4 加大培訓力度 深入開展對大學生的信息導向教育,使他們了解和認識計算機網絡文獻信息的類型、特點、功能和作用,掌握更多網絡信息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網絡文獻信息檢索方法和提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圖書館在對大學生檢索信息需要的途徑進行培訓教育時,要偏向于搜索引擎的一些使用技巧;與之結合再根據學科來滲透相應數據庫的使用知識和使用宣傳。
3.5 加強技術資源 圖書館在技術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多的對一些利用價值高的網絡信息進行數字存儲,以便于讀者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更多的網絡信息資源。其次,在數據庫列表的頁面,可以同時提示使用者還有免費并且同樣質量優越的“開放存取數據庫”。
4 小結
雖然提升大學生網絡信息素養,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網上信息獲取行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決的問題,需要一個相當長期的過程。所以我們要經常研究了解大學生網絡信息行為,研究其發展現狀,從而制定正確科學的策略去引導大學生群體向積極方向發展,對于調查結果中顯示大部分大學生都較為被動的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筆者深感遺憾和焦急。網絡不應該牽著我們的鼻子走,應該主動為我們服務,這種服務是靠雙方的進步和努力的。隨著網絡技術不斷得到完善,大學生使用網絡信息資源的技巧知識等也應該得到增加。
參考文獻:
[1]傅偉宣,魏杏典,王曉書,楊平欣.信息時代大學生信息素養研究——對我校大學生信息素養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石家莊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4(05).
[2]魏娟麗,張民朝.以信息素養培養為驅動的體育院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探究[J].價值工程,2011(02).
[3]賈健.信息時代高校師范生信息素養的培養途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