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統地分析齒輪失效的各種因素,結合故障樹,以輪齒折斷為例,找出故障的原因,對設備管理、現場分析及設計方案不完善而引起的故障分析有很大的意義。
關鍵詞:齒輪失效 故障樹 故障分析
1 概述
圓柱齒輪傳動由于具有傳動比精確、結構緊湊、效率高及壽命長的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部門,因而圓柱齒輪傳動也成為各類機械中重要的零件之一。然而齒輪的失效卻是造成機器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機器的工作狀態。
2 齒輪的失效分析
齒輪的失效形式由多種因素綜合造成,且隨著齒輪材料、熱處理、運轉狀況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其失效的主要形式有:①齒面耗損,包括磨料磨損、腐蝕磨損、膠合等;②齒面疲勞,包括點蝕、初期點蝕、剝落、表層壓碎等;③齒面塑性變形,包括壓痕、輪齒錘擊塑變、呈波紋折皺等;④輪齒折斷及裂紋等。
引起齒輪的失效的因素有許多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設計因素:設計品質對產品的品質有著決定性的作
用。某雷達產品的天線俯仰機構中,小齒輪與軸通過鍵聯結,由電機帶動與大齒輪嚙合,從而完成絲桿的伸縮運動。由于設計時小齒輪鍵槽開在齒根方向,齒根部強度薄弱,在受到短時過載的沖載荷作用時,輪齒承受的應力超過其極限應力,從而導致輪齒過載折斷。找出原因后,經過重新設計計算,用軸齒輪代替原來的小齒輪,取消鍵聯結方式,保證了齒根部的結構強度要求。
材質因素:齒輪的材料應根據其用途及工作條件來選擇:速度較高的齒輪傳動,齒面易產生點蝕,應選用高硬度材料;有沖擊載荷的齒輪傳動,輪齒易折斷,應選用韌性較好的材料;低速重載的齒輪傳動,輪齒既易折斷又易磨損,應選用機械強度大,經熱處理后齒面硬度高的材料。
制造工藝因素:在齒輪加工過程中,由于機床、刀具、夾具和齒坯在制造、安裝和調整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誤差,從而形成了齒輪的運動誤差、平穩性誤差和齒面誤差,使齒輪的傳動精確度降低。一對齒輪在相互滾碾沖擊作用下,接觸應力過高,傳動嚙合不良,易造成齒面塑性變形。根據齒輪材料,制定合理的加工、淬火等工藝規程,并嚴格控制工藝過程,可以有效地避免淬火裂紋及磨削裂紋的出現。
裝配調試因素:由于安裝裝配誤差,在機器長時間運作過程中,也會引起齒輪失效。如兩齒輪裝配中心距過大時,會造成齒頂部接觸,使傳動精度下降或產生沖擊;中心距過小時,會造成齒根部接觸,在運動中產生干涉現象;在安裝過程中,電機軸和小齒輪的軸線之間的同軸度誤差,小齒輪軸線和大齒輪軸線之間的平行度誤差超出誤差范圍時,齒側間隙和齒頂間隙在全齒寬上下不相等,重合度變小等,都對輪齒的正確嚙合產生影響,在運行中產生沖擊和振動。若未及時發現進行調整,將會造成齒輪副振動,引發小齒輪斷齒。
運轉維修因素:機器在使用過程中,若出現過載運轉、操作失誤、維修保養不善等因素,都會使失效的機率提高,增加了事故的可能性。另外,在齒輪傳動中,潤滑條件的保證也是一項重要因素。潤滑條件包括:潤滑劑選擇是否合適、潤滑方法、冷卻加熱、過濾系統是否合理可靠等方面。
3 齒輪異常的分析方法
一旦齒輪出現了異常的情況,應該如何正確判斷,分析產生的原因呢?以輪齒的折斷為例,可以從下面的故障樹進行分析,確定主要因素,逐步分析。
■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找出導致輪齒折斷的原因,對設備管理、現場分析及設計方案不完善而引起的故障分析有很大的意義。
4 結束語
在實際的生產中,用故障樹分析法能有效地找到故障發生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對設計的改善、降低維修費用、防止突發性事故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徐灝,蔡春源,嚴雋琪,等.機械設計手冊.2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鄭煥文.機械制造工藝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周明康.對齒輪失效的因果分析[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8(2):59-60.
作者簡介:陶燁(1970-),江蘇啟東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雷達工程結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