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山西西山某公司的長距離大運量帶式輸送機,介紹了帶式輸送機的布置方案、設計計算和選型,及其應用。解決了卷帶過程中輸送帶跑偏問題,提高了卷帶效率,根據(jù)重載滾筒受力特點進行有限元分析,優(yōu)化了滾筒結構,提高了滾筒筒體剛度,將環(huán)形焊縫避開了應力集中區(qū),提高了重載滾筒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關鍵詞:長距離大運量 帶式輸送機 跑偏 卷帶 滾筒
1 長距離大運量帶式輸送機設計計算
■
膠帶纏繞示意圖
1.1 基本參數(shù)
物料:原煤 堆積密度:1.1t/m3 動堆積角:20°
粒度:≤300mm 帶寬:B=1600mm 帶速:V=4m/s;
運量:Q=3500t/h 運距:L=4200m 儲帶長度:≥140m
1.2 預選條件
1.2.1 膠帶
PVG2000S上膠層3mm,下膠層2mm,厚度17mm,重量22kg/m2,抗拉強度:縱向2000N/mm,橫向400N/mm。
1.2.2 托輥
①φ159(307)上托輥L=600mm,下托輥L=900mm;②上托輥間距1.5m,三托輥品字形布置35°,下托輥間距3m,二托輥V形布置10°;③上托輥L=600mm,轉動部分質量12.97kg/件;下托輥L=900mm,轉動部分質量18kg/件。模擬摩擦系數(shù)選0.025。
1.2.3 滾筒
滾筒和皮帶摩擦系數(shù)0.4;滾筒直徑φ1030,包角210°;1點為最小張力點,7點為最大漲力點。
1.3 圓周力及功率計算
圓周力 F=381464N,軸功率P=1503 KW,電動功率 P=2036KW,傳動效率0.9,電壓降與多機不平衡系數(shù) 0.94,備用系數(shù) 1.1。
選擇兩滾筒傳動,功率配比為1:1,決定選用4臺500KW電機。
1.4 張力計算
1.4.1 根據(jù)傳動條件
功率配比:1:1,摩擦系數(shù):μ=0.4;
傳動滾筒Ⅰ圓周力: F1=187973.6N;
傳動滾筒Ⅰ圍包角:ω=210;
傳動滾筒Ⅱ圓周力: F2=187973.6N;
傳動滾筒Ⅱ圍包角:ω=210;
動載荷系數(shù):Ka=1.3;
對傳動滾筒Ⅰ:S1min=73334.5N;
對傳動滾筒Ⅱ:S2min=73334.5N;
所以按傳動條件,最小張力應大于73334.5N。
1.4.2 按垂度條件
對承載分支:S12min=51181.6N,對回空分支:S11min=12949.2N,所以按垂度條件,最小張力應大于51181.6N
回空分支各項阻力總和:F3=49928.7N,主要阻力:FH3=47828.7 N,傾斜阻力:FST3=0。
綜上計算最小張力為:S2min=73334.5N,承載分支各項阻力總和:F4=313719.2N。
主要阻力:FH4=311750.4N,傾斜阻力:FST3=0。
1.4.3 各特征點張力的確定
S1=73334.5N S2=87565.3N S3=137493.9N
S4=141618.8N
S5=455338.0N S6=468998.1N S7=73334.5N
S8=483068.0N
最大張力:Smax=483068.0N
1.5 輸送帶強度校核
輸送帶安全系數(shù):SA=7.1,所以PVG2000膠帶符合要求。
1.6 拉緊力及拉緊行程
拉緊力:Fsp=474358N,需漲緊力達500kN漲緊裝置。
拉緊行程:Lsp=89.2m。
1.7 托輥受力
上托輥靜載計算:
P0=0.8×1.2×(243+32)×9.8=2587.2N;
下托輥靜載計算:P0=0.63×3×32×9.8=539N;
上托輥動載計算:
P0=2587.2×1.2×1.21×1.10=4133N;
下托輥動載計算:Pu=593×1.2×1.1=783N;
2 設計方案說明
2.1 總體布置設計方案
總體布置采用機頭4×500KW集中驅動。
2.2 變頻器設計方案
本機設計采用礦用隔爆兼本質安全型變頻調速器,能夠實現(xiàn)帶式輸送機優(yōu)越啟動、停車及多機功率平衡功能。
2.3 電機設計方案
電機防爆變頻電動機,功率500KW,外殼防護等級不低于IP55,絕緣等級不低于H級,具有三相繞組溫度保護。
2.4 減速機設計方案
減速器選用型號為H2SH14+FAN,速比i=20,平行軸布置。
2.5 聯(lián)軸器設計方案
聯(lián)軸器選用帶漲緊套的蛇型彈簧聯(lián)軸器,型號為:高速聯(lián)軸器選用1110TBW;低速聯(lián)軸器選用1190H-SLD。
2.6 制動系統(tǒng)
選用型號為:BYWZ5-500/201,安裝于電機和減速機中間。
2.7 滾筒設計方案
主滾筒直徑選用φ1030mm,鑄焊結構,滿足使用強度要求,采用自動焊接。滾筒膠面陶瓷包膠,膠料具有阻燃、抗靜電功能,厚度不小于15mm。傳動滾筒采用外置軸承,軸承座為分體結構,軸與接盤連接采用漲套連接方式,傳動滾筒軸承留有溫度測試點,并且裝設溫度傳感器(PT100),結構為雙出軸,滿足驅動裝置左右互換。軸徑大于200的改向滾筒全部采用脹套連接,鑄焊結構。
2.8 托輥設計方案
托輥直徑為φ159mm,托輥軸選用φ42熱軋圓鋼進行加工,軸承采用托輥專用大游隙軸承。
2.9 機架設計方案
2.9.1 采用獨立的卸載三角架結構。國產(chǎn)化設計卸載部大多采用伸出梁結構。在長距離、大運量帶式輸送機受力要求下,明顯剛度不足,我們設計時采用獨立的三角架結構受力合理、穩(wěn)定性好。
2.9.2 傳動機架采用倒T型整體框架結構。該結構兩個傳動滾筒均與膠帶的干凈面接觸,減少了傳動滾筒因粘煤引起的膠層磨損,同時二驅動滾筒間距達15000mm,減少了膠帶的彎曲應力,保護膠帶。
2.9.3 驅動底座采用大箱體結構。驅動底座設計成整體大箱體結構,剛度大、強度高、不易變形、焊后整體加工,在裝和減速器安裝孔前后左右均設計頂絲板,便于安裝找正,在底部四角也設計四個螺紋孔,便于整體地面找平。
2.9.4 貯帶倉剛性結構及有效防止游動小車跑偏機制。儲帶倉底座采用前后貫通的兩根[40槽鋼作為主架及游動小車軌道,強度和剛度完全滿足要求。游動小車及托輥小車車輪同一側采用帶“V”形槽車輪,同時軌道面一側焊反V形導軌作為定位軌道,且車輪上下設有止爬輪,左右設有導輪,保證游動小車不掉軌。
2.9.5 巷道起伏不平的可調裝置。儲帶倉的支腳設有多孔,通過螺栓調節(jié)螺孔位置,可適應局部起伏不平的巷道地形,使游動小車軌道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2.10 創(chuàng)新的全液壓漲緊卷帶裝置
液壓卷帶裝置是我公司為本機配制的最新研發(fā)的產(chǎn)品,用于工作面順槽帶式輸送,卷帶裝置獨立使用一臺液壓泵站,置于貯帶倉架后方,縱向長度為9200mm,可極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帶式輸送機可靠性,保證安全生產(chǎn)。
2.11 快裝機身
本機的設計采用快裝結構,縱梁與支腿、縱梁和H架的連接采用“E”型銷。
3 提高整機性能的改進措施
根據(jù)我公司設計、生產(chǎn)、制作和調試三條DSJ160/350/
G3×500+3×500可伸縮帶式輸送機的經(jīng)驗,有針對性的作了以下改進:
3.1 清掃器
機頭部、卸載部各加一套重型清掃器,保證清煤效果,有效防止膠帶回煤。
3.2 張緊小車
張緊小車機身加強,張緊橫梁制作成方箱梁結構,采用整體腹板,增加其防扭轉剛度,防止張緊橫梁產(chǎn)生變形。機架加長,并在后部兩改向滾筒間加裝了防跑偏擋輥,有效解決張緊小車內膠帶跑偏和機架刮膠帶問題。
3.3 上、下防跑偏立輥
重新設計了上、下防跑偏立輥,立輥直徑由原來的φ60mm增加至φ89mm,軸承采用306KA大游隙托輥專用軸承,全部安裝于縱梁上,增加其剛度的同時,更加有效地防止膠帶跑偏。
4 結束語
隨著大型高產(chǎn)高效礦井的開發(fā),長距離、大運量、大功率輸送設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短距離帶式輸送機已不能滿足高產(chǎn)高效礦井對煤炭大輸送量的要求,必須設計開發(fā)長運距、大運量的可伸縮帶式輸送機,以保證帶式輸送機高效、快捷和暢通的運輸。
參考文獻:
[1]北京.起重機械研究所編 DTⅡ型固定帶式輸送機設計選用手冊[M].北京.治金工業(yè)出版社,1995.
[2]宋偉剛編.特種帶式輸送機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部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行業(yè)標準.MT/
T1099-2009 礦用變頻調速裝置[S].
[4]程俊萍編.自動液壓拉緊裝置的研究開發(fā)[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