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國在鐵路信號設備可靠性研究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有許多地方需要我們去探索和改進。另外在可靠性研究過程中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問題,例如可靠性標準特別少,在實際中可靠性模型的應用很不科學,尤其是可靠性指標存在很多的缺口,需要不斷地加以完善,以上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對鐵路信號設備可靠性的研究和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目前在鐵路信號設備可靠性研究方面的現狀,最后深入探討和研究了進行鐵路信號設備可靠性研究的重要建議。
【關鍵字】 鐵路信號設備 可靠性 存在問題 策略分析
鐵路列車進行安全行車離不開鐵路信號設備,而它的可靠性將影響到火車的運行安全以及實際的工作效率。它和我們國家的國防以及航空航天工業比較起來,具有發展較慢、起步較晚的特性,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才開始進行關于“機車車輛可靠性”的相關研究。
當前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鐵路信號設備的可靠性研究開始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可是因為以前我們在這方面進行的研究過少,研究的深度太淺,沒有足夠的實驗研究和相關經驗,因此我們在鐵路信號產品的研究生產,科學驗收,日常使用,維護修理過程中的可靠性管理上存在很多的缺陷,不能讓可靠性指標系統化、全面化,不能深入實際,缺乏有效的可靠性驗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鐵路信號產品可靠性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和進步。而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我國的鐵路建設也在飛速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及時改變這種現狀。
一、目前在鐵路信號設備可靠性研究方面的現狀
1.1制定的標準規范特別少,而且相應的提法過于簡單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第一次在軍工行業、飛行航天業中實行可靠性研究,因為當時國內沒有任何可靠性標準可以參考,所以只能參考國外的先進可靠性標準,例如軍工參考的是美國的軍標MIL系列,航空航天行業參考的是國際電工委員會的IEC系列,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一些可靠性標準,例如應用比較多的GJB國軍標系列和GB國家標準系列,其中比較細致科學的規定了再可靠性工程的每個階段需要進行的各項工作和怎樣開展實施。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的鐵道部門也開始在自己的領域中制定行業標準,雖然這些行業標準有著兩千多項,但是和可靠性有關的卻僅僅只有兩項,這和其他國家可靠性標準相比,或者是和國內的一些標準系列相比較,它在數量上顯得非常少;另外一條是可靠性標準制定的特別粗略,這就導致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很難起到其應有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1.2不能根據現實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可靠性模型
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關于鐵路信號設備可靠性的相關論文或者是提出的有關理論,大部分都是把相關對象依照指數分布來進行處理。但是我們要知道,指數分布是一種最為簡單的一個分布,它的失效率是一個常數。經過大量的可靠性物理方面的實驗得出結論,大部分的電子類產品它們的失效機理是以偶然失效為主,將所有的環境因素造成的早期失效排除后,那么失效率就是一個常數,不會出現過于明顯的耗損失效期。
但是大部分的機械類產品的主要是以疲勞耗損產生的失效導致故障,它有著特別明顯的累積效應,伴隨使用時間的增長,它的失效率也在逐漸增長,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說這種產品的可靠性模型為指數分布。在現實可靠性的研究過程中,假如可以找到整機故障的大致趨勢,我們就可以盡自己最大的限度將之簡化再應用指數分布處理。此時需要研究每個故障模式的性質,尤其是它們的發展趨勢,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應用別的適合的模型處理。
二、提升鐵路信號設備可靠性的主要建議
2.1對鐵路信號可靠性工程研究需要我們廣泛的開展
可靠性屬于一項系統的工程,它包括此類產品在應用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具體可以分為前期方案的多方面論證,根據方案進行科學研制和設計,再到生產制造過程,一直到不斷的應用維護和逐漸報廢,可靠性都在其中,因此我們必須廣泛的開展可靠性研究。傳統方式只是在產品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再對其評估可靠性,這樣僅僅能夠對這些產品的可靠性進行了解,卻很難在根本上讓提高設備的可靠性。
2.2建立可靠性評估機構
我們在進行鐵路信號設備的可靠性驗收的過程中,因為沒有一個嚴格的可靠性標準,使得制造方不能夠給出一個詳細具體有著可信度的實驗方案來加以證明其產品的可靠性,或者尋找一些和可靠性稍微有關系的比較重要的歷史數據來應對。
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建立起一個比較全面的第三方的能夠科學進行可靠性評估的機構,能夠制定詳細的可靠性標準,能夠不斷完善審核設計單位的可靠性設計方案,能夠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對可靠性進行監督,能夠幫助驗收單位進行科學的可靠性驗收,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最后的可靠性驗收結果能夠真實有效、客觀公正。
三、總結
目前我國的鐵路信號設備可靠性研究依然處于起步階段,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我們采用科學的方法和策略加以解決,不斷完善鐵路信號設備指標體系,希望能夠為鐵路信號設備的可靠性評估開辟一個新的天地。
參 考 文 獻
[1]酈萌.鐵路信號可靠性安全性理論及證實[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