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現代通信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EPON通信技術在應用技術層面上做出了相應的調整。根據EPON業務的擴展層面(核心網、接入網、駐地網),提高了數據信息的傳輸速率,并在安全性能也有了逐步提升。其中在接入網層面上利用不同的傳輸數據信息的波長進行復用,使得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筆者在此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便于提供可參考性的依據。
【關鍵字】 通信技術 EPON 傳輸速率 安全性能
一、EPON技術特點及原理
EPON系統可分為三個網絡結構層次,分別為:核心網、接入網以及駐地網,其中核心網為整個網絡系統的主干網絡,承載著語音業務、視頻業務、數據業務;接入網包括:網管、OLT、ONU、分光器,OLT處于接入網絡的節點部分,與分光器和ONU等設備相連,為用戶提供網絡接口。按照現有通信網絡傳輸結構,無線電傳輸波長有1550nm、1310nm、1490nm,每段波長都承載著每個信道頻段的數據信息,通過傳輸設備將數據業務信息轉接至終端設備;其次便是駐地網,駐地網可通過不同層面劃分局域網,可通過終端設備的IP、Mac、網絡層次結構劃分,最終將核心網絡的數據信息傳輸至駐地網終端系統。
EPON采用無源光網絡器件,連接OLT至ONU之間的傳輸線路,采用光纖作為傳輸介質,這種介質來源廣、價格低并且傳輸速率高;其次EPON采用波分復用技術,兩個不同的波長能夠用一個OLT進行連接,連接后的數據可通過終端傳輸設備分送給32個用戶使用,這種組網技術在FTTH網絡部署結構中普遍使用。
二、EPON保護機制
EPON保護機制主要從網絡復合型結構上進行選取,網絡拓撲結構有:總線型、星型、網狀型、復合型、環型等,但EPON主要使用于星型和總線型拓撲結構。
其次EPON保護機制在劃分光分路器模式上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干分路器一種是分支分路器,主分路器控制主干線路數據信息的傳輸,控制速率在10Mbit/s,傳輸途徑為NGN至城域網階段。
分支分路器控制的是OLT至NOU之間的路徑,保證各個支路數據速率在4Mbit/s,在傳輸階段主干光纖、星型、總線型網絡結構保護整個網絡系統的運行。
2.1主干光纖保護機制
主干光線保護機制使整個傳輸部分的故障率降為0,采用倒換開關測控程序。傳輸線路可分為四個轉折點(ABCD),當數據信息在線路傳輸過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破壞,導致數據傳輸線路D點的中斷,啟動倒換開關測控程序后,便會由外部線路轉向至內部線路,開始由(DCBA)的順序進行,當傳輸至C點時,再由內部線路轉接至外部線路,再由C點轉接至外部D點,將傳送的數據包傳輸至終端服務器,在傳輸過程中數據信號損耗的功率在20dB范圍內,所以ONU需要重新對數據段進行測量,原有測控技術沒有對傳輸中繼段進行二次測量,導致中端復用階段數據信號的損耗增大,接收設備接收的數據信息出現失真。在進行二次測距后,能夠掌控傳輸數據信號的損耗。
2.2星型全程保護機制
星型全程保護機制采用全光纖鏈路保護部署方案,線路有中心機房敷設至光交箱,光交箱內的OLT根據小區用戶數量以及所用傳輸帶寬決定其數量的多少,其次再由分光器將光纖盒分配至小區單元口,光分路器一般選用1:8或1:16,一個端口可分出八個中繼段供用戶使用。這樣既減少了成本的投入,又能對線路進行很好的維護。
三、EPON融合通信技術應用
隨著現代通信網絡的不斷完善,EPON現已融合了當今多種寬帶業務,承載著語音、視頻、數據業務等,其中互聯網接入、在線視頻以及3G語音業務寬帶連接速度達到了2—30Mbit/s,原有網絡結構都是采用雙絞線的傳輸模式,傳輸速率慢、丟包率高并且數據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經常出現失真現象,導致終端服務器無法讀取有效的數據信息。但在現有結構模式中,傳輸速率比原來增加了10倍,丟包率降為3%,其次傳輸信息的時延也將為200ms,這樣能保證終端設備能夠準確的獲得數據信息。在傳輸視頻業務時,采用波分復用技術,將兩種不同的波長在同一傳輸信道內進行傳輸,原有傳輸模式采用多條信道傳輸,出現業務數據堵塞的現象。而現有結構模式對此進行了簡化,將兩種不等的波長在同一線路內進行傳輸,這樣既能提高了傳輸數據的帶寬,又減少了中間的延時效應。
四、結語
通過對EPON通信技術的探討分析,使得筆者對此結構有了重新的認知。這種技術解決了傳統網絡傳輸速度慢、穩定性差的難題,在現有網絡結構中,傳輸的網絡速率和延時效應都有明顯的提高,這種技術在FTTH網絡拓撲結構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以此為網絡現代化作出更好的服務。
參 考 文 獻
[1]胡德春,肖石林.下一代無源光接入網技術PON的技術演進[J].光纖新聞網,2006,13(6):21-22.
[2]張晉豫,劉犁.基于效用EPON分布式動態寬帶分配實現機制[J].軟件學報,2008,7(25):12-13.
[3]雷承達,彭芳.EPON技術原理[J].光纖與電纜及其應用技術,2006,13(5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