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無線城市的運營模式應當包含網絡服務、應用服務、商業運作各個層面,無線城市的運營應由網絡服務向應用服務轉變。
【關鍵詞】 無線城市 應用服務 運營模式
一、引言
很多人認為無線城市是無線網絡對城市的覆蓋,實質上無線城市建設更應該強調應用服務的開發。無線城市的運營模式應當包含網絡服務、應用服務、商業運作各個層面。單純的網絡服務運營模式難以達到政府對無線城市建設的戰略目標,若無線城市的應用服務跟不上,難以形成有效的贏利模式。因此無線城市的運營應由網絡服務向應用服務轉變。
二、“無線城市”的應用服務
隨著無線城市網絡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成熟和無線手持設備的普及,人們對移動性訪問和存儲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多,使得無線城市在政務、教育、庫管、社區、農村、醫療等各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2.1無線政務
無線政務主要為政府辦公人員提供了公共服務、視頻會議等服務。公共服務應用包含門戶網站、短信平臺、網上辦事等功能。以無線城市寬帶網絡為基礎的視頻會議可以極大地降低會務成本,提高辦公效率,視頻會議應用服務可包含多路語音、多路視頻、文檔共享、文件傳輸、分組會議等功能。
2.2 無線校園
無線校園作為一個得到迅速發展的應用,給學校的教學及管理都帶來了新的模式,成為學校教育活動的發展平臺。
(1)遠程教育:學生通過無線網絡在校園內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視頻點播,這其中包含已經存儲在服務器中的視頻資料,以及正在上的某一節課,為學生復習提供第一手資料等。(2)多校區互聯:使用無線橋接設備,無線校園網絡不僅可以覆蓋整個校區,還可以進行校際互聯。同時,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學校擁有多個分校區,學校本部與分校區的互聯互通也是無線校園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
2.3 無線社區
無線社區是將安全防衛、物業管理、多元信息服務、家庭辦公與計算機網絡進行智能化系統集成,為住宅小區的服務、管理及生活提供高技術的智能化輔助手段,提高社區物業服務和管理水平,為廣大住戶提供方便舒適的居家環境。
2.4 無線農村
無線城市可以方便地解決農村地區用戶分布疏散的網絡接入問題,通過無線網絡,可以推動農業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科技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質,同時又方便農戶為自己的產品尋找市場。(1)建立農業商貿平臺:由村級組織建立信息中心,通過覆蓋農村的無線網絡實時發布供求信息,農戶可以在任何地方得到貿易信息,完成訂單。(2)遠程教育:農戶可以利用無線網絡得到在線輔導,獲得免費的教育資源以及農業技術專業知識。(3)蔬菜大棚管理:采用無線傳輸和傳感器結合的技術手段,對蔬菜大棚的管理實施實時動態自動監控,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水平。
2.5 無線醫療
無線城市幫助醫院等醫療機構實現醫療設備、醫療信息的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節約人力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目的。(1)無線醫院信息系統:無線網絡與電子病歷和移動終端相結合,提供實時的信息查詢和臨床數據記錄。對于突發性情況,專業通過終端就可以上網查詢,提高預料效率和快速處理區域內醫療事件的能力。在查房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筆記本電腦將患者的各項數據輸入計算機,可以隨時查詢患者的既網病史、過敏史等關鍵資料,核對處方藥品及處置方式等。(2)臨床教學:在臨床教學過程中,專家或醫生可以通過筆記本電腦的無線接入、調取特殊患者的相關醫學案例,結合現場患者情況,為實習醫生提供生動、多樣的教學模式。
三、“無線城市”的實現意義
無線城市的建設始于政府信息化,其目的就是促進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創新。政府管理創新從本質來講就是以國家之力來推動政府信息化建設,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提升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力。
社會民生服務是無線城市建設的立足點和出發點。通過無線城市社會民生服務信息化平臺和政府外網搭建起政府與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商業服務之間互聯互通的信息平臺。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無線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無線城市企業信息化平臺和政府外網搭建起政府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城市服務業之間、企業互相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與數據共享的平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也是我國工業化和整個國家現代化的戰略選擇。
參 考 文 獻
[1] 高峰.無線城市電信級Wi-Fi網絡建設與運營[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2] 李林.數字城市建設指南[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
[3] 潘麗.無線城市:從熱點服務到全面應用[j].現代電信科技,2010(6):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