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開展OTT業務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本文簡析OTT業務的技術特征和承載需求,在此基礎上探討網絡承載方案,包括總體承載方案、終端側承載方案,以及業務實現流程和用戶管理方案等。有必要指出的是,不同的運營商和不同的業務場景發展OTT業務的基礎和策略各異,本文將主要聚焦于相應區域的非主導固網運營商來展開論述。
【關鍵詞】 OTT業務 承載方案 網絡架構 業務實現流程 用戶管理
一、引言
對國內的運營商而言,目前正處于從以市場份額為競爭核心的階段向以流量份額為競爭核心的階段演進,如何基于龐大的用戶流形成數據流以及如何用數據流帶動現金流可謂現階段的焦點。鑒于以上,雖然讓運營商發展OTT業務有革自己命之嫌,但為了近期而言能夠分享到OTT業務帶來的大量數據流(尤其是視頻業務),長期而言能夠乘上OTT價值增長的東風實現業務轉型和更高層次的增長,OTT業務領域是運營商必須強力滲入的。OTT業務有異于傳統通信業務的特征和需求,各運營商的現有網絡需進行優化改造以妥善應對,對于在相應區域的非主導固網運營商(如中國電信的北方公司、中國移動及中國聯通的南方公司等)而言,由于之前沒有規模開展IPTV業務的網絡和運營基礎,成功開展OTT業務的挑戰可能更為嚴峻一些,也是本文的主要聚焦對象。
二、OTT業務技術特征和網絡承載需求簡析
OTT(Over The Top)的本意是指運營商的網絡之上疊加上去的業務(視頻業務只是其中的代表),現在OTT也成為通過非管控的公共網絡傳輸視頻等業務的代名詞。
2.1技術特征簡析
與廣電互動電視、運營商IPTV相比較,OTT TV在平臺架構和技術實現上的差異如圖1所示意:
根據上圖,OTT有以下三個比較明顯的技術特征:
采用HTTP Streaming技術,具備帶寬自適應能力
平臺的松耦合性,業務適配和新型業務發展更加靈活迅速
采用ANDROID系統較多,底層技術統一、開放,新業務上線迅速,硬件能力較強
簡而言之,OTT更具備互聯網的技術特征。
2.2網絡承載需求
(1)業務開展。OTT只有單播業務,無須考慮組播業務模式,網絡技術部署較為簡單,對網絡設備要求較低,應該說特別適合本文所關注的非主導固網運營商開展。
(2)帶寬需求。OTT的業務模式與傳統業務流程不同,同時也會帶來承載網流量的較大幅度增加。相關運營商在近期的寬帶網絡建設中,一般均以FTTH方式為主,具備20M以上帶寬能力,而在城域網骨干層面的設備和鏈路配置上實際也都是相對輕載的,因此至少在OTT業務開展初期,帶寬滿足不存在太大問題。
(3)QoS需求。OTT業務QoS較低,現有設備基本滿足QoS技術特性需求;對于OTT業務可以按照業務類型劃分不同業務等級;建議OTT業務的質量等級高于寬帶業務,低于IPTV等自營關鍵業務。
(4)接入認證方式。不改變現有城域網內方式,由于OTT都是單播業務,可以采用IPOE認證方式。
三、網絡總體承載方案
3.1網絡承載架構
綜合考慮本文的應用場景,以及業務驅動、目標網絡容量、投資以及能力等諸多因素,建議采用“CDN內容節點連接城域網核心+全路由”的承載架構,示意如圖2。
3.2總體方案說明
(1)網絡架構按照雙邊緣架構展現,一邊緣以承載Internet業務為主,二邊緣針對自營關鍵業務,此架構較為適用于本文的應用場景。
(2)擬開展OTT業務的城域網需部署OTT CDN的內容節點,內容節點通過公眾互聯網(如移動的CMNET,電信的163網)以及上層建設的內容中心和調度節點等實現OTT業務內容引入。
(3)運營商的自營機頂盒以及其他非運營商提供的智能機頂盒通過OTT CDN訪問互聯網的OTT應用,非電視屏OTT業務訪問方式與互聯網業務相同。
(4)運營商的自營機頂盒不需要改造,通過路由方式即可同時訪問IPTV和互聯網OTT內容的業務需求:無訪問OTT業務需求的,采取橋接方式訪問IPTV;有訪問OTT業務需求的,通過城域網CR實現兩個邊緣的互通。其他智能機頂盒在家庭網關或接入層設備處采用路由模式分別訪問OTT業務和其他業務。
(5)基本上不需要改造現有承載網,現有的家庭網關可能需改造相關接口上行支持路由模式(詳見下一部分),總體上實施簡單、維護方便、投資較省。
(6)OTT業務與IPTV等自營業務實現區分,滿足業務發展,保證端到端的服務質量,進行較為精確的故障定位。
四、終端側承載方案
按照前文所述的全路由總體承載方案,家庭網關需開啟雙路由模式,網關建立兩條業務WAN連接:一條用于訪問互聯網(含OTT)平面,一條用于訪問自營(含IPTV)平面;家庭內所有終端通過DHCP方式獲取內網地址,家庭網關上實現NAT,網關根據目的IP地址區分不同的路徑,通過路由表分流OTT和IPTV等業務。
該方案下,機頂盒均不需要改造,只要支持DHCP從家庭網關獲取內網地址即可,對現網觸動最小化,且支持社會化智能機頂盒(授權安裝插件基礎上)訪問自營業務平面,并可支持多屏共享。
該方案示意如下圖3。
五、業務實現流程及用戶管理方案
5.1業務實現流程
本文場景下建議優選IPOE方式,具有以下一些優點:STB終端零配置,符合電視用戶使用習慣,業務邏輯順暢,擴展性較好;業務控制層設備無需進行PPPOE封裝處理,負荷低;具有靈活的組播能力,實現組播復制點下移,減輕網絡壓力,為未來政策開放后可能的直播業務提供高效保障。
六、結論
網絡運營商開展OTT業務是其跨越U型谷底,加速戰略升級,實現數據、競合、轉型三個維度增長的必然選擇,同時由于擁有充足的網絡和運營資源,運營商取得OTT業務上的良好業績應該是可以預期的。運營商現有的承載網絡已基本具備承載此類業務流量的基礎,只要通過適當的網絡優化和能力提升即可滿足需求。
參 考 文 獻
[1]金峰,“2014年運營商OTT業務四大趨勢”,《通信世界》,2014年第1期
[2]李常偉,“ICT趨勢和轉型戰略”,第七屆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2013年
[3]周學仁,“IPTVOTT發展趨勢分析”,《中興通訊技術》,2013年第5期
[4]王春萌,“OTT在移動互聯網中的挑戰與機遇”,《電信網技術》,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