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民營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目前民營企業在發展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本文主要針對我國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進其發展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民營企業 問題 對策
現階段民營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支柱作用,目前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正在從初期轉向中期階段,分析其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問題進行對策研究,從而使得我國民營企業能夠健康穩定并快速的發展。
1 我國民營企業存在的意義
民營企業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其不但極大程度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還使當前社會安排就業人員難題得到了解決。我國民營企業與市場經濟相互促進并共同發展,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1.1 民營企業的存在與發展推動了生產技術的革新與進步。由于民營企業相對來說規模較小,因此企業對技術科研環節的約束相對較弱,這就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很好的環境,科研人員不必再長時間并多層次的申請及等待批示,而是抓緊時間著手科研課題。民營企業只有通過緊跟隨市場需求,并最大程度降低生產成本,才能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生存并發展。因此,這種市場競爭壓力就促使民營企業在技術上改進與創新。有數據顯示,僅2011年中,民營企業500強科技創新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其中有16家企業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獎,更令人欣喜的是高達11174家企業獲得了省部級科技獎勵,甚至有12家獲得了全國工商聯科學技術獎。
1.2 民營企業的迅速發展為社會增加了大量就業機會。相對于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在同等的投資中能吸納更多人員就業。此外民營企業組織成本較低,經營產品具有靈活性并對經濟市場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均是保持民營企業為社會提供較高就業機會的原因。同時,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逐漸明確劃分了各職位的工作內容與范圍,從而需要通過招聘大量相應崗位人員,這就為社會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職位。解決了社會中一大部分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為社會減輕了負擔,更為穩定社會秩序做出重要貢獻。
2 我國民營企業的特點
與大型國有企業相比,我國民營企業與前者存在顯著的不同特點,正確認識和分析民營企業的發展特點則有助于民營企業的經營與發展。
2.1 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較多,但普遍規模較小。我國民營企業存在的特點即是規模相對較小但是數量較多。由于在我國的經濟體制制約下,民營企業很難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貸款,或者籌到資金,從而制約了企業的規模發展。
2.2 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具有靈活性與競爭性。民營企業雖然不能在資產與銷售額上與大型國有企業競爭市場份額,但民營企業能夠針對最新市場需求進行產品的調整與變動,以利用新技術與新工藝降低生產成本,或者針對當下市場的最新需求對產品進行調整,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定的優勢地位。
2.3 民營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相對單一,品牌形象較弱。由于民營企業的資金有限,不能進行多元化產品生產來覆蓋市場,因此民營企業大多會選擇一兩種自身占據的技術優勢,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并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為主。我國民營企業生命周期相對大型國有企業較短,加之對品牌建設不夠重視,使產品品牌以及其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
3 針對我國民營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3.1 資金籌備困難。當前我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資金籌備較難現象,這無疑是民營經濟發展最主要的絆腳石。一方面,國家金融部門比較傾向大型國有企業,對民營企業在政策上只留有較小份額。銀行為規避民營企業貸款所帶給銀行的風險,而更愿意將貸款投給由國家承擔不良貸款風險的國有企業,只留較少貸款給民營企業。
3.2 人事管理方式落后。家族式企業是我國民營企業的現狀,這直接導致企業面臨人才危機。優秀員工看不到自身的發展前途與晉升空間,大多會產生一種打工的心態,從而消極工作,甚至一旦有適當的機會就跳槽到其他公司,難以真正融入企業并與企業共同進步與發展。民營企業通常會在關鍵部門與崗位安排家族親人任職,使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產生一種被監視,不受尊重與不被信任的感覺,其傳遞給員工的信息是自己與企業不過是一種雇傭關系,從而使員工對企業沒有認同感。
3.3 企業擁有者決策盲目,風險經營。民營企業在發展初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與幫助,這是一個必然階段,卻令一大批經營者淡化了風險意識。經驗主義使得企業擁有者過分自信而無法正確結合市場需求來規劃企業產品,武斷的依經驗開展多元化經營,這不但不能給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反而因多元化產品占據市場而消耗企業資金,致使企業難以避免風險經營。
3.4 不重視科技創新,設備科技含量低。我國民營企業多以生產型企業為主,高科技設備與先進生產技術顯得尤為重要,而由于資金缺失等問題使得我國民營企業不可能具備這些高科技含量的設備。同時,民營企業對科技的創新亦不夠重視,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標使企業擁有者不可能拿足夠的科研經費來進行技術創新研究。再者,員工專業水平普遍較低也是制約企業技術革新速度的因素。
3.5 企業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我國民營企業大多運用企業擁有者獨自決策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中經營者是資產所有者,在面對企業方向性決策定奪時,經營者往往依照自己的經驗做出最終決策,這就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在企業制度及企業文化建設上多為模仿已成功的企業來建立的,而未能尋求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管理制度與企業文化,這使得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無法以特色保持有利的競爭地位。此外,企業內部管理層次不明確、管理制度不夠科學以及市場營銷策略單一落后等都是我國民營企業所面臨的問題。
4 能夠有效促進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4.1 各方面要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政府方面不但要為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有利的創新空間,還要從政策與輿論導向方面來引導民營企業先發展壯大自身的經濟實力,在此基礎上再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社會方面,應針對民營企業制定一定的評價機制,并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以此鼓勵民營企業對企業文化的創新,促使企業文化能夠對社會文化發展做出積極推動作用。民營企業咨詢機構及研究機構方面,應為企業在企業文化發展中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以科學的理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實踐的指導,使企業文化更具個性化,并更表達企業自身的價值觀。
4.2 民營企業要注重員工素質的提升。民營企業領導者是企業文化的塑造者及推動者。良好的民營企業文化,都是通過不斷提高企業領導者及其員工的素質來實現的。企業領導者自身素質對整個企業文化建設起著十分重要的帶頭作用。在建設企業文化以及實施文化戰略過程中,民營企業領導者要從思想理念層面上安排開展宣傳企業文化,并通過安排員工進行專業技術培訓、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宣傳等方式來提升員工的基本素質。并幫助員工進行職業規劃、開通晉升途徑等,培養員工的存在感,使其產生與企業共創輝煌的積極心理。員工在這種有效的激勵制度下將會以高效,投入的工作態度回饋企業,并建立了員工對用戶高度負責的現代生產管理理念。
4.3 重視企業內部文化與外部文化的統一性。企業的外部文化能夠真實反映其內部文化,企業內部核心文化能夠通過員工的行為表現出來,員工行為對內部核心文化又起到了促進作用。兩者互相作用,互相補充,從而使企業文化能夠更好地發揮向導作用。民營企業要使每位企業員工都清楚了解企業的發展方向,并分層落實,讓員工對自己與企業發展關系有構架上的認知,這樣讓員工更能認同企業的管理制度,并在工作行動上與企業目標一致。此外,企業還應加強品牌建設,品牌是一個企業的精神表達,對企業文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4.4 進行技術創新,為企業發展增加動力。生產技術是決定企業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注重與企業核心生產能力相關的技術創新,能夠使企業保持發展的動力。技術創新具有風險性,企業應充分發揮資金、技術以及科研人員在技術創新中的主動作用,將風險降到最低。事實證明,技術水平在同行業位于領先的企業都十分重視技術創新并投入較大的資金力度。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在增加對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時要全面考慮企業自身承受能力,要循序漸進,不斷遞增的投入技術創新資金。同時要盡快將創新成果轉化成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以得到經濟收益。
總之,民營企業要想健康快速的發展,就需要結合企業內外的各種影響因素以及企業自身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體系,并在保持穩定發展基礎上適時進行改進與提升,從而使民營企業在社會市場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為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鄧武均.東莞民營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價值工程,2013(04).
[2]田豐.我國民營企業官產學研合作創新模式研究[J].價值工程,2011(07).
[3]劉菲菲.淺析中國民營企業的創新和發展[J].價值工程,2012(28).
作者簡介:于長勝(1958-),男,遼寧大連人,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學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商業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