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企業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可以說管理從本質上就是教育。本文通過闡述幸福的企業往往是注重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并指出幸福的企業懂得照顧教育員工,同時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幸福 和諧 企業管理
中國的經濟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發展后,整個國家正在經歷轉型,從國富論向幸福論轉型。中國的經濟社會也在轉型,從原來是相對比較粗放的發展方式,正在轉變增長方式。中國的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的主力軍,現在也已經進入了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本文淺談幸福企業的理念和幸福企業締造的根本。
1 幸福的企業是注重可持續發展的企業
幸福的企業是相似的,不幸的企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企業都是注重實現社會責任的企業,看得更加長遠,具備更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但是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里面沒有底線、沒有原則,以犧牲第三方利益或者是犧牲資源的方式來發展,這樣的企業大多數都是不幸的。
企業要發展成長,不能以犧牲員工、資源、環境等等為代價去實現,企業的發展必須要建立在員工、客戶、股東和社會和諧共享的基礎之上來發展。
如果企業經營只顧眼前利益或少數人利益,最終只會自食苦果,甚至被淘汰。這些例子在現今社會很多,要引起企業警醒反思。
例如,在食品制造業,某家奶品生產企業只顧追逐利潤,罔顧食品安全,違反國家法令私自添加一些成分,造成顧客人身健康受到傷害,企業最終倒閉,領導者被判刑。
還有企業短壽現象,據統計很多中小企業,平均不到三年就倒閉,如此種種,要引起我們警醒反思,要對企業核心價值觀和管理模式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化解危機走出困境。
以上說明,對于各公司企業來說,要使基業長青,提升企業實力,必須高度重視提升員工的幸福感、締造幸福企業等重要課題。
除了員工之外,還有客戶,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源之一在客戶,為客戶創造價值。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也是幸福企業重要的維度之一。
2 幸福的企業懂得照顧教育員工
人才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激勵,包括物質和精神。對于企業來說,精神層面的激勵一般情況下是決定幸福感的重要方面。企業需要從多個方面對員工實施精神激勵:
一是領導以身作則,做出好的榜樣示范;
二是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確保績效考核的公正性,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尋求平衡點;
三是給予員工尊重和教育。
在塑造幸福企業方面,德勝洋樓公司是個成功的例子。德勝是國內最優秀的木結構住宅建造商,在美式木結構住宅方面,德勝甚至超越了美國標準。農民在德勝公司,被培養成優秀的產業工人和高素質的紳士。德勝公司管理體系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人治”、“法治”、“心治”三重管理。
在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方面,德勝洋樓公司規定:農民工工作只要滿五年,就可以進行一次免費出國考察。德勝公司每年在圣誕節都會組織全體農民工到蘇州最好的五星級酒店進行開年會。對于德勝公司來說,希望給予每位員工更多的自豪感和尊嚴感,通過紳士般的待遇關心照顧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工。
對于德勝公司來說,一方面給予農民工紳士般的待遇,另一方面教會農民工遵守制度,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農民工的素質,德勝公司深信:“制度只能對君子有效,對于小人,任何優良制度的威力都將大打折扣,或者無效。”
做一個正直的君子,這是德勝公司對員工的基本要求,比較典型的是:在財務報銷制度方面,企業員工需要報銷的任何費用,都不需要領導簽字。對于任何腐敗與欺詐行為,德勝公司通過一套完善的個人信用計算機輔助系統,通過采用抽樣調查和個人信用計算機輔助系統進行檢查的方式進行處理,如果員工存在腐敗與欺詐行為,那么該員工就會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德勝公司提倡“精神貴族”,反對“管理貴族”,尤其是那些喜歡指揮別人做事,自己不愿意進行動手實干的管理者。每位管理者往往都是“一名優秀的員工”,每月必須抽出一天參加一線勞動。
管理的本質是教育,德勝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通過制度強化和文化熏陶員工可以成為“誠實、勤勞、有愛心、上進、自律”的精神貴族。
德勝洋樓公司能成為中國最優秀的木結構住宅建造商,占據國內70%的市場份額,創造了遠遠領先于同行的業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領導者有盡心盡力服務的經營理念,通過系統的方法落實;能有效激勵員工,讓他們主動地、幸福地投入到工作中。
3 締造幸福企業的一些建議
3.1 企業首先要有一個超越利潤之上的目標,真正的幸福是給予,給予顧客物超所值的產品;給予員工安定的工作環境和體現人生價值的精神引導激勵;給予社會大力的支持和贊助,企業促進了社會安定和諧發展的同時,反過來又會推動企業成長。
3.2 企業領導者經營企業需要正確的價值觀指導。正確價值觀就是“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德與財的關系是根和枝葉花果的關系。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正是積功累德,這才是經營企業的根本,不能把利潤當成了本。根長好了,枝葉花果自然會茂盛。
3.3 幸福企業的根本在于教育,通過教育,讓人們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企業上下共同擁有正確價值觀,讓人們做到發自內心的愿意去做正確的事。教育根本不僅僅是學習知識和技能,而在于激發每個人內在能量和智慧,實現人生價值。
幸福企業的締造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本文僅是作者一些粗淺認識,難免有不足錯漏之處,希望能夠得到眾多專家企業家指教。
參考文獻:
[1]趙楓.完善四個機制 深化企業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02).
[2]于省寬,高衛平.人文管理——企業管理的變革和創新[J].價值工程,2001(02).
[3]劉禎.個人-組織契合與反生產行為的關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04).
作者簡介:
陳潔玲(1970-),女,廣東廣州人,研究方向: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