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頂板管理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在煤炭開采過程中顯得非常重要,主要表現為:一方面頂板管理直接影響到煤礦的正常生產,另一方面頂板管理直接關系到煤炭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對于采煤工作面來說,通常情況下需要進行初次放頂的技術管理,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發生頂板事故,確保生產的安全進行。本文以開元礦9804工作面情況為基礎敘述了初次放頂的來壓預報與應采取的措施,理論與實踐均證明:開元礦9804工作面放頂距離為22m,論文對開元礦9804工作面初次放頂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關鍵詞:綜放面 初次放頂 頂板管理
1 概述
頂板管理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在煤炭開采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方面頂板管理直接關系到煤礦企業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頂板管理直接關系到煤炭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通過對采煤工作面進行初次放頂的技術管理,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發生頂板事故,確保煤礦生產的正常進行。
對煤礦進行初次放頂期間,通過對開元礦9804工作面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對主采煤層進行礦壓觀測。在此基礎上,對采煤工作面實施頂板管理,同時摸清控制巖層的范圍和相應的運動規律,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支柱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對頂板來壓進行監測預報。
2 9804工作面基本情況
9804工作面位于放馬溝村以南、閻莊村以北、石人溝村以西、寺兒溝以東,黃土丘陵地貌為主,有零星基巖裸露,“U”型沖溝發育。9804工作面走向長1610m,傾斜長200m,煤層傾角1°~8°,屬于近水平煤層,煤層厚度5.58m,對開元煤礦9804工作面附近的鉆孔柱狀進行關鍵層位置判別結果如圖1所示,在判別過程中,巖層破斷角和松散層載荷傳遞系數取分別取70°和0.6。
由圖1可知:9804工作面附近的覆巖主關鍵層為9.2m的中砂巖,亞關鍵層為6.34m的細粒砂巖。
同樣,由關鍵層判別軟件可得亞關鍵層的破斷距為22m,即初次來壓步距為22m,周期來壓步距為11.3m。
3 頂板初次來壓預報
由于頂板裂斷,支架阻力不足,為了防止采面以抗衡巖梁的回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大面壓垮支架的事故,通常情況下,首先摸清巖層的性質及范圍,進而在預計直接頂、老頂的斷裂運動發展的基礎上,對采煤面初次放頂監測預報,制定專項的技術措施,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頂板加強支護。
3.1 頂板斷裂前煤壁前方支承壓力顯現 通常情況下,從切眼開始向前推進采煤工作面,當直接頂和老頂懸露面積達到一定跨度,進而出現撓曲下沉,作用在煤壁前方的支承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逐漸升高。
3.2 支承壓力預測頂板來壓 9804綜放面采用了“YHY-60”型液壓支架測力儀監測支架工作狀況,通過研究分析支架壓力曲線,如果發現頂板裂斷,在這種情況下,支承壓力高峰逐漸向煤壁收縮,與后柱相比,前柱的下沉速度要大,這時意味著頂板即將來壓。隨后,與前柱相比,當后柱的頂板下沉速度比較大時,這就意味著頂板來壓已經開始。需要增大支護阻力,進而頂板出現平行煤壁的裂紋,導致夾溝或臺階出現下沉,同時伴有淋水的現象。
4 初次放頂期間的頂板控制
4.1 地質條件對工作面放頂的影響 本面地表為黃土丘陵地貌,“U”型沖溝發育,一般中小強度的降水除蒸發外,很少有地表徑流現象,大部分降水轉為地下水,K7、K8砂巖段裂隙含水巖組含水較發育。又因本面為八采區的首采面,砂巖含水巖組未受破壞,當工作面回采采動塌陷破壞含水巖組時和遇構造時有可能出現導水,預計正常涌水量為15~20m3/h,最大30m3/h左右。
由于工作面開始回采在最低處,來水后會在工作面積存,隊組做好防排水工作同時應加快推進速度把來水甩入落山。腰巷以南始終采上坡,來水對回采影響不大,但采至腰巷以北向斜構造附近時,來水大水對工作面有一定影響。
本面總體趨勢北高南低,中部次生次一級的一個小型向斜構造和一個小型背斜,在受向、背斜的影響下發育多條短裂構造,其中大于3m的4條,小于3m的5條,其中F1、F6兩條正斷層進、回風聯通,對工作面回采影響較大。坑透隱伏斷層有8條,其中4條逆斷層,4條正斷層。
4.2 不同階段應采取的措施
4.2.1 初始開采時期 ①在初始開采時期,通常情況下,液壓支架需要具備足夠的初撐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頂板離層,阻止向下滑動;②單體液壓支柱具有較大的支撐力,較快的支設速度等優勢,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直接頂離層、失穩、防止頂板破碎、冒落等,在這一時期,要加強單體液壓支柱支護質量,確保單體柱根根達到初撐力,底板松軟要穿合適的柱鞋,兩端頭單體柱及戧柱、戧棚要迎山有力。
4.2.2 初次放頂階段 ①保證液壓支架和單體液壓支柱的初撐力,泵站壓力必須達到30MPa以上,端頭維護的4.4米大梁必須架設好,每隔0.3m支設一根切頂密柱,使其有足夠的初撐強度;②對工作面頂板壓力變化加強觀測,進一步掌握第一手資料。監測兩端頭支柱初撐力架情況,確保初撐力不低于90KN,如果達不到要求,需要對原因進行分析(如頂板超高、控頂不實等),通過針對性措施進行整改;③泵站及液壓系統完好保證不漏液。
4.2.3 初次放頂距離 結合自身的開采經驗,當礦壓觀測采面從切眼開始逐漸推進后,通常情況下,可以將頂板視作均布載荷的簡支梁,當跨度使梁的正應力達到破壞值后,頂板破壞垮落,即頂板初次來壓。初次放頂距離即為頂板初次來壓距離,經關鍵層軟件KSPB計算可得為20m。
如果下層頂板下沉量大于或等于上層頂板下沉量,即認為互不影響,如下層頂板下沉量小于上層頂板下沉量時,即上層頂板重量將作用于下層頂板。開元礦9804工作面堅硬頂板初次來壓步距為22m左右,因此,除正常撬頂外,在工作面推進22m時,應采取加強兩巷退錨,提高退錨率和剪網面積等措施進行放頂。
我礦礦壓組成功的對9804工作面頂板初次放頂(初次來壓)進行了預測,對工作面初次放頂起到了指導作用,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未發生頂板事故。初次放頂結束工作阻力變化情況見圖3。
5 幾點建議
①工作面初采期間要加強液壓支架檢修,防止跑、冒、滴、漏等現象發生;②生產過程中要保證每架支架達到初撐力要求,確保支架接頂嚴密;③工作面初采期間,要加強現場管理,備好支護材料,同時要加強工作面礦壓觀測,施工隊組,要根據現場情況及時向相關業務部門匯報以便采取措施。
參考文獻:
[1]錢鳴高,石平五.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3.
[2]錢鳴高,繆協興,許家林,等.巖層控制的關鍵層理論[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3.
[3]王玉彬,苗宇祥,劉德偉等.淺談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的技術與管理[J].煤炭技術,1987,14(20):14-19.
[4]周彥,梁權等.初次放頂技術與管理[J].內蒙古煤炭經濟,2003,3(20):72-73.
[5]查興林,龍明舉.綜采工作面初次放頂瓦斯治理技術[J].礦業安全與環保,2008,12(35):54-55.
[6]郝憲杰,許家林.綜采支架工作阻力確定方法綜述[J].神華科技,2009,7(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