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礦井建設期間,由于工程進度經常發生變化,井下掘進工作面較多,巷道貫通頻繁。為確保施工安全,需經常調整通風系統,并及時裝備一系列的通風設施,通風管理難度大。本文介紹了納林河二號礦井建井期間臨時全負壓通風系統設計方案,通過封閉井口,風道改造為臨時抽風道,安裝臨時主扇,滿足了礦井通風需要,可為新井建設通風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井期間 全負壓通風 通風系統 施工安全 通風方法
建井期間,選擇一種穩定的臨時通風系統方案,有利于建井期間的通風管理、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的提高。在納林河二號礦井二期工程施工期間,對礦井臨時負壓通風系統進行設計并付諸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滿足了礦井通風的需要 ,確保了施工的安全 ,加快了施工進度。
1 工程概況
烏審旗蒙大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納林河二號礦井原設計生產能力8.00Mt/a,采用立井開拓,原設計為三個井筒,副井、風井、主井已施工到底,為了擴大礦井生產能力,礦方對既有井筒功能進行調整,新增一條副立井,將原副立井改為一號回風立井、原回風立井改為二號主立井。投產后形成四個井筒,在工業場地內布置一號主立井、二號主立井(原回風立井)、副立井、一號回風立井(原副立井),生產能力達到12.0MP/a。新副井為新增井筒,故副井與二期工程同時組織施工。
2 全負壓通風系統設計方案
一號主井、二號主井、風機三井貫通后,由于新副井未到底永久通風系統無法投入使用也無法按照永久通風系組織生產,為保證二期工程施工期間礦井有穩定充足的風流,為此我單位組織研究,最后決定將建井期間的通風系統分為三個階段,對風井進行罐籠臨時改絞,并進行封閉,在風井井筒西側安裝兩臺湘潭平安電氣集團公司生產的YBK56-8-NO.20/90臨時主扇,一臺運行,一臺備用,利用井筒西側安全通道作為抽風風道臨時風道,形成臨時負壓通風系統。
2.1 第一階段通風設計
第一階段:采用一號主井進風,二號主井和風井回風的通風方式,利用二號主井井下石門安設輔扇,為東翼二號輔助運輸巷等掘進工作面局扇供風提供動力;風井安全出口位置安設臨時主扇,為礦井提供通風動力。二號主井井下石門安裝型號為FBCZ54NO.16/55的輔扇。第一階段計劃安排六個巖巷炮掘工作面,每個掘進工作面按需風量500m3/min計算,全礦井需風量為3000m3/min.風井附近四個工作面需風量2000m3/min,臨時主扇風量5~64m3/s,滿足通風需要。二號主井井下石門安裝輔扇風量15.2~54.1m3/s,滿足東翼二號輔助運輸巷兩個工作面通風需要。第一階段通風系統圖如圖1所示。
2.2 第二階段通風設計
第二階段:采用一號主井、二號進風,風井回風的通風方式,繼續利用在風井安全出口位置安設臨時主扇,為礦井提供通風動力。第二階段計劃安排六個巖巷炮掘工作面,每個掘進工作面按需風量500m3/min計算,全礦井需風量為3000m3/min.臨時主扇風量5~64m3/s,滿足通風需要。第二階段通風系統圖如圖2所示。
3 方案實施
方案實施的重點:井口封閉及改造安全出口為臨時抽風道施工。
①按圖3所示將風井井口封閉,并改造安全 出口作為臨時抽風道,安設YBK56-8-NO.20/90臨時主扇2臺,1臺運行,1臺備用。
②風機安裝好后,對風機的性能進行測試,選擇風機最佳運轉參數。
③對井下用風地點的風量進行測量,保證每一個用風地點有足夠的新鮮風量。
④對風井井口封閉漏風量進行測量,并根據漏風量對密閉情況進行改進。
4 總論
①利用風井筒西側安全通道作為臨時風道,減少臨時設施施工工程量,安全通道下口低于井口2.5m通風阻力減小,漏風量減少,有利于井筒抽風。
②臨時全負壓通風系統的建立,為礦井提供穩定充足的風量,滿足了礦井通風的需要,確保施工的安全和進度。
參考文獻:
[1]王振興.西卓煤礦建井期間利用自然風壓通風效果分析[J].陜西煤炭,2013(01).
[2]郭國兵.淺析現代煤礦通風系統設計與分析[J].科技創業家, 2013(04).
[3]任慧斌,郭德宏,馬炳輝.回撤工作面全負壓通風數學模型的建立與可行性探索[J].山西煤炭,2012(06).
作者簡介:王玉申(1972-),男,河北邯鄲人,工程師,從事煤礦項目管理工作;王寧寧(1986-),男,河北邯鄲人,助理工程師,從事煤礦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