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經濟學家們稱為“社會第三次分配”的公益慈善事業肩負著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慈善責任不能很好的實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如政府制定的慈善政策滯后和不完善、稅收減免政策不能落到實處以及政府角色和職能的錯位。如何在社會慈善公益方面讓政府角色定位更精準,減少“政府控制”行為;實行政社分開,并加大對制度建設及立法的力度,發揮指引功能,大力發展非政府慈善責任;改善企業慈善環境;保證減稅政策切實落到實處,是解決我國政府在企業慈善責任的履行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私營企業 慈善責任 政府職能
1 我國社會慈善責任的現狀分析
1.1 我國企業與社會慈善活動的現狀
被經濟學家們稱為“社會第三次分配”的公益慈善事業肩負著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目前大部分企業以回饋社會的方式來樹立企業在社會上的自身形象。然而,我國企業的公益慈善事業正處于初始階段,尤其是私營企業。社會各界對其慈善行為的態度也是褒貶不一,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四川雅安地震中救災、重建等慈善公益和事業的開展,私營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也被激發,參與救災、重建行動中,一時間甚至出現了賽捐贈金額的攀比現象,不乏個別企業在這次捐獻過程中拔得頭籌。
1.2 我國社會慈善組織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慈善組織的發展所面對的問題:①由于我國國家體制問題,慈善組織往往有國家權力的介入與干預,而這種權力介入又具有較強的本土化的特征;②在社會保障資金不足的條件下,為了能利用社會資源給民眾提供更高的福利,國家權力會試圖介入到整合各種社會資源中,那么慈善組織所運作的社會資源無法避免會受到國家權力的影響,這就會使慈善組織的運作變得復雜。
2 我國私營企業慈善責任的現狀分析
中國絕大多數慈善組織的建立或多或少與當地政府民政部門有關,慈善組織的運作模式與政府運作有驚人的相似,可以說成是“一個部門,兩塊牌子”,田凱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組織外形化,或者稱為準行政化、行政化或政府化。
盡管一部分私營企業家和知名的民營企業會以基金會、項目制等形式積極參與慈善事業的發展,但也有小部分私營企業和企業家會在其中魚目混珠,假借做慈善的名義,實則肆意斂財,以非法營利為目的為企業獲取利益,還有利用“私下協議”、隱形慈善、慈善方式粗暴等方式從事所謂慈善活動。因此真正在慈善方面做出貢獻的私營企業及企業家會由于在做慈善時采用的是“非制度化”的慈善方式而受到大家的質疑,進而對其做慈善的出發點和作用產生不好影響,這種善意的行為勢必會影響私營企業的社會公信力。慈善事業的聲譽便會遭受極大破壞,同時也打擊了人們的慈善信心。
3 對提高我國政府為企業慈善事業發展的建議
3.1 建立慈善相關制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事任何活動必須要在制度以及法律的框架下履行。因此政府的相關部門應及時制定一部與企業慈善有關的法律。《慈善法》的出臺對于企業從事慈善事業的發展來說具有指導性意義,它也是法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自始至終要貫穿在企業做慈善的過程中。
3.2 建立健全慈善監督機制
要使社會慈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社會慈善資源得到充分發揮,就要制定合理的慈善監督機制。慈善監督機制可以為企業的社會慈善事業保駕護航,同時能提高企業的誠信度和公信力,將試圖以做慈善為手段,以斂財為目的的偽善的企業拒之門外。一部好的監督機制除了需要包括如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等,另外還需包括慈善行為主體的自律規范如包括企業組織、慈善組織等社會慈善團體的自律機制。此外社會慈善公益問責制度的建立也是不可或缺,它能給公眾一個平臺,從而進一步監管企業慈善活動。
3.3 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政府制定有效的稅收優惠政策不僅可以進一步鼓勵私營企業從事社會慈善事業,也能使私營企業家做慈善的方式合理化、制度化。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在合理的稅收優惠比率、縮短稅收優惠流程、擴大稅收優惠對象的范圍等方面著手。制定出好的稅收優惠政策要切實落實到企業中,尤其是要落實到私營企業中去,要在企業家的思想中形成觀念,讓他們了解合理有效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助于降低企業的慈善成本,并能提升企業在社會上的聲譽,從而為企業創造一筆隱形的財富。
4 小結
目前我國政府在私營企業履行慈善事業的實現過程和責任體系中存在沖突,制約了慈善功能的發揮。因此,在今后企業社會慈善工作中政府要在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框架下,給私營企業引導方向,以社會需求及慈善事業發展為目標,給企業提供慈善資源、慈善組織、捐助者和受助者等要素,發展慈善事業。另外,在完善的責任體系框架下,遵循發展非政府慈善責任;改善企業慈善環境;定位政府擔當各慈善要素責任的角色,明確政府各角色下的具體作為,從而以制度性,社會性改善我國政府在慈善事業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卞菁菁.民營企業慈善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4.
[2]許嘉悅.我國慈善行為實施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1.4.
[3]洪群志.企業履行慈善責任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中南大學,2012.5.
[4]何永.企業慈善捐贈現狀研究——以長沙市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