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在水產養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探索為例,系統分析了漁業轉型升級后崗位能力上升、建設國家骨干高職院后人才培養定位上移等因素,提出了緊密聯系“學校”和“企業”,融合“工作”、“學習”和“科研”三個環節,將“工學結合”向“工學研融合”拓展深化,寓研于工學的水產養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水產養殖 人才隊伍 工學研
1 組織調研水產業中技術技能人才的現狀與需求分析
“江蘇十二五漁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初步形成漁業產業體系,實現漁業現代化為目標,漁業結構轉型升級。為弄清楚發展現代漁業的人力資源現狀和未來需求,從2009年開始連續4年對水產相關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和企業技術主管、畢業生等進行調研。通過調研發現水產養殖專業畢業生存在如下問題:第一,現代水產企業正淘汰低學歷、低技能人員,合格的現代漁業生產技術技能人才匱乏嚴重制約著水產企業的轉型升級;第二,大部分往屆畢業生發展后勁不足,不能適應更高層次崗位技術要求。結合上述調研發現的問題,給我們的啟示是:農業高職院校應該適時調整人才培養定位,培養能傳承水產產業文化、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對社會充滿責任感的現代漁業技能人才。
2 加強水產養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2.1 創構人才培養的模式即“工學研融合” 在現代漁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基礎上,水產系以參與水產養殖技術標準的開發為契機,系統研究農業高職水產人才由高素質技能型向技術技能型的轉型培養問題,找準產學研結合辦學模式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契合點—工學研融合。根據現代漁業生產活動的內容、環境和過程改造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關鍵要素的配置,把學生科研活動融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全過程,使得工中有研、研中有工,學中有研、研中有學,開發水產養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案和基于職業工作過程、技術活動過程與教育活動過程相融合的課程體系。基礎技能的培養進實訓室、專業技能的培養進實訓基地、將理論知識傳授融進技能培養過程,集生產、教學、科研相融合,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創業成功率。
2.2 構建平臺實現專業教學與漁業產業的共贏 學院圍繞高職辦學的“服務域”與“發展域”,在服務漁業產業轉型升級中,創新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立專業教學與現代漁業產業共贏的實踐平臺。在泰州農業開發區江蘇現代畜牧科技園內建有水產實訓中心,系江蘇省漁業科技轉化平臺,江蘇省漁業科普基地。學院水產系與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單位簽訂協議,為實施“工學研融合”提供平臺保障。實踐平臺以培養學生和聯合解決技術問題為接口,以科研項目為支撐,企業為教師、學生提供教學、科研、實習場所和工作環境,共同開展生產、教學、科研、就業與創業合作,實現了專業教學與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
2.3 建設寓研于教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將科研融入師資培養與考核體系,不斷提升教師科研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建立系統的師資隊伍培養機制,建成了一批有利于學生知識構建、技術應用能力和解決具體問題能力培養的專兼結合、雙師結構教學團隊。通過一系列工程實施,專任教師的職業能力、一體化教學能力、企業技術聯合攻關能力、合作申報科研項目能力、科研水平、教師“工學研”融合培養學生的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2.4 構建項目化的產學周期同步課程體系 把高效漁業企業技術標準引入到專業教學標準,按照學生認知規律、現代漁業企業生產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程序化課程結構;將現代漁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與專業技術技能相融合,開發職業技術課程群;將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教師研究課題分解項目、企業技術難題轉化項目與實踐教學相融合,開發職業拓展課程群,建立課程資源庫,構建項目化課程體系。
2.5 制定 “工學研融合”的促進管理制度 改革教學管理制度,制定《關于推進工學研融合課程教學與管理的實施意見》,動態組建各種教學班,師生雙向選擇工研融合項目、學研融合項目,實行課程學分替換辦法,激發了學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改革課程建設制度,制定《優秀“工學研融合”課程遴選與管理辦法》,引導專兼職教師建設優質教學資源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2.6 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工學研融合” 學院不僅抓了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在教學運行過程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是組織學生在產學研基地進行專業體驗、職業認知、教學實習、參與科研、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培養專業能力;二是每年舉辦專業實踐技能大賽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三是吸納學生參與教師研究課題,實行課程與課題融合、實習與項目融合、作業與研究報告融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研究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術活動能力。
3 結束語
本文在分析現代漁業生產企業的核心崗位的基礎上對當前高校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專業學習提出了一些建議,為高校培養適應社會需要,滿足水產養殖行業人才需求標準提供了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周天福.《特種經濟動物養殖》實踐教學改革[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8).
[2]葛竹興,董海燕,朱其志.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職“工學研融合”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4).
[3]吉文林,何正東,董海燕等.農業高職“工學研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以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農業教育,2013(3).
作者簡介:陳小江(1981-),男,重慶萬州人,講師,碩士,水產養殖專業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