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學界學者們對心室肌纖維的結構和功能存在一定的分歧。本實驗通過改進解剖方法,創新地采用心臟解剖標本的三維立體螺旋型結構展示,對心室肌的進行解剖研究。本實驗對心臟解剖技術、揭示心室肌生理結構、了解心臟生理機能都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心室肌 解剖實驗 應用研究
0 引言
目前國內外對心室肌的解剖生理研究是有限的,但心室肌的解剖生理研究對于心臟解剖技術及臨床應用有著重要的意義,指導著心臟相關醫學的臨床實踐,受到醫學界廣泛的關注。學者們對于心肌進行了很多解剖研究,但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學者們對心室肌纖維的結構、走向仍然存在分歧。一些學者認為心室肌起于纖維環和左右纖維三角,有的學者認為心室肌是由心肌纖維按螺旋纏繞形成的肌肉帶所構成。本文針對目前研究的分歧,旨在通過解剖方法對心室肌進行解剖研究,研究心室肌結構及對心臟功能的作用,應用于實踐,以指導心室肌相關醫學的臨床實踐。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成人心臟12例(10%福爾馬林溶液處理)。
1.2 實驗儀器:河北泰康骨科器械解剖器械,NikonD-
7100照相機,上海艾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A130353切片機,DMBA210 數碼照相顯微鏡
1.3 實驗試劑:甲酸,酒精,明膠,二甲苯,蘇木精,0.5%伊紅等。
1.4 實驗方法。①心臟左室壁的解剖。在心臟左室壁做邊長3cm的方切口,心臟左室表層為淺層的縱行纖維,除去后,可見心臟左室橫行的中層肌纖維。再做連長小于3cm的方切口,看到心室肌內層縱行纖維。②心臟心室肌與心臟纖維環、心臟纖維三角的連接。去除心臟左心房,剝離密合的表面結締組織,發現左心室心肌表層纖維與心臟纖維環相連接。去除表層肌纖維,發現中層心肌纖維橫向趨向心臟纖維三角位置,中層心肌纖維未連接心臟的纖維環。去除中層肌纖維組織,深層心肌纖維呈縱向形排列。③心臟心肌帶的完整呈現。從心臟主動脈根部入手,剖開心臟左心室表層心肌纖維;進一步剖開心臟右心室游離壁;剖開左心室層表層心肌纖維,剖至后間隔,直至主動脈根部左側;由心臟主動脈根部入手,從左側剖開左纖維三角與右纖維三角,剖開左心室壁表層心肌纖維,向右下剝離至左心室后乳頭肌,再到心尖。沿心肌纖維螺旋向左前剝離至室間隔處,剖開左心室壁深層心肌纖維,再剖至主動脈處。這樣心室肌被完全展開,呈現由肺動脈到主動脈的心肌帶。
1.5 實驗結果。①心臟左心室壁肌肉纖維層結構。心臟左心室肌經解剖,呈現三層結構,心臟左心室表層心肌呈縱向,表層纖維與心臟右心室肌相連。心臟左心室中層心肌橫行,心臟左心室表層心肌纖維與中層心肌纖維形成交叉。心臟左心室深層肌纖維縱向排列,形成心內膜,深層肌纖維走向與表層心肌纖維是相對的。②心臟心室肌與心臟纖維三角、心臟纖維環的連接。少部分左心室表層肌纖維連接心臟左纖維三角,大部分心臟左心室表層肌纖維連接心臟纖維環。心臟左心室中層纖維未連纖維環,橫向走向纖維三角方向。心肌纖維與結締組織結合緊密。③心臟心尖的肌肉結構。由心臟的心尖進行觀察,心臟左心室表層纖維是螺旋的,順時針排列,左心室表層纖維與深層纖維交叉呈約90°角,這樣與橫向中層肌纖維呈順時針螺旋排列。右心室肌肉沒有達到心尖部分。④心肌帶的完整呈現。通過解剖完整地打開心肌帶,從肺動脈根到主動脈根呈螺旋排列,分為四個段,兩個環。心臟的右室段與心臟的左室段共同形成心臟的基底環,基底環肌肉纖維為橫向排列。降段和升段構成心尖環,肌肉纖維為縱向。兩個環纖維在心尖處呈直角相交。
2 討論與應用
2.1 心室肌解剖對心臟解剖技術的作用。本心室肌解剖實驗借鑒了前人的實驗方法又有所創新。在解剖中采用三維立體螺旋結構展示,這樣就更符合客觀情況。三維立體螺旋型結構展示技術,能準確清晰地顯示各層心室心肌纖維的螺旋走向。心臟解剖標本的三維立體螺旋型結構,可以清晰地顯示心臟心尖處心肌纖維呈現大約90度交叉。通過實踐,說明心臟解剖標本的三維立體螺旋型結構展示實驗方法是可行的,在解剖技術上對臨床教學、解剖學、科研都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2.2 心室肌解剖對揭示心室肌生理結構的作用。本心室肌解剖實驗說明心肌帶理論有著重要的實踐基礎,驗證了現有學者在心室肌纖維起于纖維三角觀點上基本一致,本心室肌解剖實驗說明左心室肌分為三層不同走向的纖維,各學者在這一點上也達成了共識。心臟心室肌升段和降段與心室肌淺層和深層相對應,這也是現有常說的一個共同點。本心室肌解剖實驗也揭示了現有學者觀點的分歧之處,即心肌帶理論認為左心室中層纖維是升段和降段纖維層的一部分,心肌左室段由部分與心臟右室段相連的表層心肌纖維構成,這與其他理論形成分歧。本心室肌解剖實驗揭示心室肌生理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各理論對心室肌生理結構的相同點和分歧點。
2.3 心室肌解剖對了解心臟生理機能的作用。本心室肌解剖實驗表明,心臟心室肌降段纖維和心臟心室肌升段纖維使心臟進行橫向的舒張與收縮,使心臟進行縱向的拉伸與縮短運動。另外,本心室肌解剖實驗由于螺旋走向的心肌纖維的存在,心臟心室肌降段纖維和心臟心室肌與升段纖維還使心臟進行扭轉與解旋運動。心臟心室肌降段纖維和心臟心室肌與升段纖維的結構決定了心臟的扭轉、解旋運動。這樣,可以根據心肌結構科學地將心動周期分為三個期:收縮期、舒張期和靜止期。本心室肌解剖實驗對了解心臟生理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為心臟相關醫學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
參考文獻:
[1]李宣龍.心臟伴多器官解剖變異1例[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0(06).
[2]饒利兵.心臟外科解剖標本的設計和制作[J].解剖學研究,2013(02).
[3]王淼.心室肌的大體與顯微的層次解剖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9).
[4]楊再青.如何講解好心臟解剖的幾點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3(08).
[5]鄭曉波.心臟解剖實驗設置比較研究[J].成功(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