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加速度的時代里,兩種面孔正在顯得越來越清晰:
傳統的保守者認為企業比族群更重要,他們從金碧輝煌的大廈里開始產品創新,做著所謂的市場調研與細分定位,述說產品的品質如何牢靠、功能如何先進,在他們的眼里看到的是消費者,他們在一起談得最多的是錢;新興的挑戰者認為族群是企業存在的理由,他們在車庫里和顧客們一起討論如何用產品實現大家的想法,一起討論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價值觀,向他們的鐵桿粉絲們描述著產品背后的情感與意義,在他們的眼里看到的是族群,他們在一起談得最多的是情。
傳統保守者思考的是如何獲得更多的流量,并且每天花著巨額的廣告費,希望他們微信群里的粉絲越多越好,每天發出大量關于企業的信息,研究著如何通過巨大的流量將爆款產品變為直接的現金;
新興挑戰者思考的是如何更精準地了解族群,每天花著大量的精力和族群們互動與討論,他們寧可流失100萬普通粉絲,也要留住1000個鐵桿。在他們的眼里如何將粉絲轉化為鐵桿比現金更重要。
傳統保守者在既定的跑道上通過持續優化系統戰勝競爭對手,他們是綠巨人式的征服者,他們的理念是做得更好才能戰勝敵人,只有不斷設置障礙才能形成競爭壁壘。他們背負著競爭對手類似的成本,在紅海的血泊中擴大自身的領地;
新興挑戰者生來就以顛覆者的形象出現,在全新的航線上揚帆啟航,通過重新構建系統避免沖突,他們是蜘蛛俠式的借力者,他們的理念是成為全新的物種、創造全新的價值,他們認為并沒有真正的壁壘,只有不斷自我迭代才能形成真正的護城河。他們大膽剔除約定成規的成本,通過開放、平等、共享、協作的互聯網精神,讓風險得到分擔,讓價值得到分享,向顧客提供完全不一樣的價值,在藍海中探索全新的疆域。
傳統保守者高高在上塑造著“大神”形象,他們是董事長、總經理,在高聳的老板椅中制訂著企業戰略,層層下達到執行團隊;他們強調權威、推崇經驗,他們在向員工演講闡述著執行力有多么重要,他們是企業的中心與左腦,他們是戰場上的司令員,他們透支著身體,用超強的意志力被人膜拜;
新興挑戰者散發著活力與平和,他們是產品經理、首席體驗官,在路邊攤里和客戶一起做頭腦風暴,當他們被繆斯女神擊中時,親自動手進行嘗試;他們推崇著令人興奮的尖叫體驗,他們認為與其坐而論道,不如快速試錯;他們認為人人都是中心,使命實現人人都有責任;他們是企業的影響源和右腦,是商場上的傳道士,揮散著激情,用魅力人格吸引著小伙伴們。
產業互聯網時代意味著全新的物種演化進程的開始。新興的挑戰者成長于信息時代,創造力驚人,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與鼓勵。因為在這個時代,僅通過成為另一種顏色的毛毛蟲,游戲參與者無法變得卓越,他們需要成為一只離開地平線的蝴蝶,才能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