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思維是創新思維的一種表現方式.縱觀數學的發展史,非歐幾何的誕生,幾何三大作圖不能問題的解決,費爾瑪猜想的推翻,無與反向思維有著密切的關聯.善于利用反向思維的方法來解決某些較難解決的數學問題,事實上可以認為是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體現.基于這樣的理解,本文擬以分類例析的方式,介紹反向思維與策略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
1 反面取道
若題設的正面情形繁雜,而反面情形單一,則可采取繞道反面的策略,先求得反面的結果,反之即得結論.
2 反演推理
當正面推理難以進行時,可采取反證法.特別地,某些否定形式的命題是從逆否命題的正確性得出原命題正確,實質上就是反證法的思想方法.
例3 若a,b,c是不全相等的實數,求證一元二次方程220axbxc++ =和220bxcxa++=不可能同時有等根.
3 反例擊破
從題設出發若能找出與結論相異或相反的結果,則可說明命題不正確.這種方法用于判斷題,當懷疑一個命題的真實性時,可考慮否定它,只要構造出一個反例就足夠了.
6 反構待定
從問題要求的目標出發,根據目標的結構特征,構造或設定目標,然后把題目中的題設條件轉化為目標中的待定系數的關系式,從而求得待定系數,如待定系數法.這種思維常用于探索性試題,即先設存在所要探索的目標,按目標的模式構造含待定元的式子或圖形,再進行探討.
例8 α,β為某個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根,且α,β滿足2213αβ+=()() 112αβ??=,求此一元二次方程.
7 反套定律
反向套用定義、定理(可逆)、公式、法則,即逆向運用,有時可以迅速達到解題目的.
3
9 反串遷移
反串數學中的知識,互相滲透,互相遷移.在初中涉及較多的就是數形結合.
上述例析表明,通過反常規方法的構思,采取相應的非常規手段策略在解題中應用較廣,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