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來,2014 年電商的風水嶺已經劃得非常清晰。隨著京東登陸納斯達克,阿里巴巴緊隨其后,電商的兩強“選手”已經占領了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但是,即便是這樣也不要輕易斷言電商的未來,因為一直“潛伏”的亞馬遜中國已經開始讓對手們感到緊張了。
今年,是亞馬遜進入中國的第十個年頭。從去年開始,Kindle 在中國面市、亞馬遜公有云落地中國到近期亞馬遜牽手上海自貿區……就像一記記重拳痛擊在競爭對手們的臉上。
盡管,過去 10 年亞馬遜背負著“不懂中國”的指責,但是當亞馬遜將這種全球視野帶入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消費者開始習慣了“被改變”。一邊是對國際品牌的直采,一邊讓第三方賣家“走出去”,國際化逐漸成為亞馬遜中國的王牌之一。以亞馬遜最新上線的國際精品館為例,已有來自 27 個國家超過 252 個國際品牌的 13000 多種選品,而這一優勢也讓本土電商們望塵莫及。
10 年風云際會,也讓亞馬遜中國為其本土化發展摸索出了一條清晰的脈絡。永恒的“客戶至尚”理念,讓亞馬遜人將所有精力全新全意地投入提升用戶體驗上,從豐富的海外選品到遍布全國的 13 個運營中心就是對用戶體驗提升很好的詮釋。
2014 年對國內電商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不過,亞馬遜中國也在以其獨特的優勢占領了電商制高點:先是 Kindle 進入中國,踐行正版化內容的市場普及并提升國人的閱讀熱情;最近 10 周年美好生活秀中國新任總裁葛道遠一口氣宣布五大新舉措,進一步拓展海外選品的品類以及牽手上海自由貿易區,亞馬遜在中國開始凸顯全球電商所帶來的優勢。
擺脫了電商價格戰的怪圈,亞馬遜中國終于找到了一條適合本土化發展的“激進”路線,在這條路上,亞馬遜人開始上演“十年亮劍”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