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個胡同里,一棟外觀現代的建筑十分搶眼,樓體樹立的四個紅色大字“嘉誠印象”頗有韻致。傳統的胡同與現代的建筑之間的融合,讓人體會到這座城市的張力。現在,這個地點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嘉誠藏經館胡同17號創業孵化器平臺。
伴隨創業大潮而崛起的眾多孵化器中,這或許是北京胡同里的第一家。但是這家公司的管理者想讓它變得更特別。北京東方嘉誠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裁甄軍常常對自己設問:嘉城印象跟別的孵化器有什么不一樣?憑什么吸引創業者到這里來?你能提供哪些獨有的增值服務?這些問題成為甄別一家孵化器是否具有實質內容的關鍵。
對于甄軍來說,從做房產運營,到做產業聚集,再到經營文化園區,最后到培育孵化器,這一路走來,他對于“孵化器”這一平臺的理解有了顛覆性的改變。
“二房東”的華麗轉身
東方嘉誠最早是從事房產運營的。“直白一點,類似于北京的二房東。”甄軍直爽地說。5 年前,嘉誠開始在東城區實踐文化產業聚集區這個概念,一共做了13 個地方,大約9 萬多平方米的空間。
然而,甄軍對“文化產業聚集區”產生的實際效果并不持樂觀態度。“文化產業聚集區就是企業的集聚,現階段的文化產業聚集區本質上還是二房東出租空間,其主要收入還是以收房租為主。”
在甄軍的意念里,嘉誠要做的孵化器,是要打造“組合拳”的概念。“租房子、提供空間只是我們能提供的第一項工作。”甄軍介紹說。嘉誠所能做的第二個工作就是承辦東城區的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對于園區內的企業,從工商注冊,到稅務登記,再到融資及政策兌現,企業不必去找政府,從這里便能拿到相關證書。如今,嘉誠已經將這方面的工作落到了實處。兩年來,園區內的中小企業都能享受到這種服務。
然而,嘉誠對中小企業服務的進展并不順利,僅靠服務中小企業這項業務很難使園區獲得可持續發展。去年嘉誠的運營費用是400 多萬元,但是實際上政府提供給的費用只有100多萬元左右,運營上的虧空很大。
盡管中小企業服務這種模式并不能實現盈利,但是山重水復之后,甄軍依舊從中看到了希望。“圍繞中小企業的需求,我們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比如,如何幫助企業融資。面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銀行不可能提供的貸款,可以由我們這里來提供融資服務。現在,我們已經幫助園區企業融資5000 多萬元。”

不僅如此,嘉誠現在的殺手锏就是幫助其所在的東城區的中小企業掛新三板。“我們所做的孵化器,就是打組合拳的概念。”甄軍說,“嘉誠不是一個機構,而是一個平臺,但是我們這個平臺組合了某些機構能做的事情,并以此來幫助創業者。”
“空間+ 服務+ 資本”的孵化器模式
對于眼下孵化器的火熱,甄軍的態度也極為冷靜,在幫助創業者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能否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孵化器模式。對于嘉誠來說,是以園區運營為主,而把孵化器的體系放在園區中進行。”
事實上,在嘉誠幾年發展的基礎上,甄軍也在不斷地審視自己,嘉誠做孵化器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摸爬滾打之后,在打“組合拳”的基礎上,嘉誠做運行孵化器的線索也如撥云見日般地逐漸明晰。
短期內,孵化器是難以實現盈利的。由于嘉誠具有足夠容量的園區,并有相關服務機構做支撐,因此,實際上嘉誠是可以實現長短線并存進行。甄軍分析說,在短線上,我們有園區的運營;在長線上,有孵化的相關功能。綜合起來,也就是‘空間+服務+ 資本’的概念。”
在這一模式中,甄軍指出“資本”這一要素對于創業者來說尤為重要。“做孵化器,最缺少的不是到第二輪后期漸漸成熟的項目,而更重要的是天使基金和中小企業A 股的確認。”
甄軍透露,在資本方面,嘉誠已經和東城園區內的另一家服務企業——東方信達合作定制了一只中早期的文化基金,這只基金的初步定位在兩億元的規模。“目前,我們已經募資并向6 家公司投出了5900萬元。”甄軍說,“從嘉誠的角度來說,這是我們從園區經營到招商投資的重要一步。因此,用投資的角度來做孵化器對我們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在資本上增加投入力度之外,甄軍也非常重視同業合作,對于孵化器產業來說,這種合作既能把優質資源整合起來,又能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和浪費。嘉誠和3W 咖啡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目前也打算創辦一家咖啡廳式的孵化器。連同朝陽的另一家企業,準備進行深入合作,并準備安裝一套視頻傳輸,以后三家所有的活動將會同步進行。這個系統建成之后,幾家孵化器的活動可以同步進行,三個孵化器中的創業者將完全了解彼此的工作狀態。
善于借力政府資源
與眾多單純走市場路線的孵化器有所不同,甄軍非常重視對政府各項政策的利用。在他看來,東城區所聚集了眾多文化創意企業,這些企業是否能健康發展與政府扶持有密切的關系。“這個行業中,要想真正把孵化器做強做大,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甄軍說。
從嘉誠的成長軌跡來看,在做文化園區的過程中,嘉誠已經具有一種平臺的概念和功能。甄軍介紹說:“因此,借助這種已經成型的平臺優勢,我們可以把政府的一些資源,以及東城區內有關人才方面的一些政策直接嫁接進來。這是一般企業難以做到的。”據甄軍介紹,東城區在人才引進這方面一貫擁有比較優惠的政策。“在人才資助方面,東城區已經逐漸增加扶持力度,資金投入也不斷增加;另外,北京市對于引進人才也會有一些政策上的支持。”甄軍說,“這些非常好的政策,都可以通過我們這個平臺,在我們為創業者做孵化的時候融合進來,這種資源的結合對創業者來說是特別有意義的。”
在甄軍看來,中國孵化器行業方興未艾,正處在升級整合的階段。“正因為我們的影響力不夠,又比不了李開復、徐小平這些大佬,那么我們要做的,一方面是按照市場化機制經營孵化器,另一方面就是要把孵化器的運營同政府的優惠政策和資源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