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頭的工作一直都與管理和人生相關,思考的也都是這方面的話題。
美國心理學家克勞德博士(Dr. Henry Cloud) 在他的《品格》(Integrity) 一書中,描述了這樣一幅管理圖畫——船尾沖浪。船尾沖浪的運動員借著前行中的船后面的尾浪完成各種動作。如果船行駛得平穩,尾浪的兩邊就平穩和諧,沖浪的人就能最大程度地完成動作,整體就有最佳的勝出機會。反之,如果舵手技術不佳或者不上心,尾浪就會變得劇烈多變,在后面沖浪的人就會摔個鼻青臉腫,整體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克勞德博士在他自己多年的管理咨詢生涯中見識過很多財富500強的“舵手”,也見識過不同的“尾浪”和整體表現。多年的觀察讓他得出這樣的結論,管理者在帶領團隊時,他的后面也形成了一股尾浪。這股尾浪也同樣分成兩邊,一邊是任務,這邊的好壞直接反映在數字上。另一邊是團隊內部的人際關系。兩邊綜合起來的整體表現就是他團隊的真正業績。
克勞德博士的這幅生動描述同樣適用于一個更大的圖景——人生管理。 日前機緣巧合與一位企業家以及他的司機和家庭有很多的接觸,得以從兩個不同的層面去觀察這位“舵手”的“人生績效”。他是典型的這一代中國企業家,白手起家,做成如今龐大的集團公司。在公司業績飆升的同時,他似乎在生活其他方面也同樣大獲成就。他的司機對他與公司員工相處之道倍加贊賞,兒子也不像傳說中飛揚跋扈的富二代,而是一個看上去規規矩矩的年輕人,馬上要去國外留學。但是了解多了以后,我發現兒子與他非常陌生,對他充滿敬畏,對自己的生活一片茫然。大學畢業了,出國留學似乎是生活中必走的一步,學什么、在哪里買房、開什么車、與誰結婚等等一切聽從爹指揮。
我很好奇這位舵手自己對生活各方面的滿意度和成就感,尤其是家庭方面,結果,出乎意料,他雖然一邊穩穩掌控著家庭的大舵,一邊心里充滿了恐慌,因為心底深處他知道他的孩子與他沒有溝通,也無法溝通。他從內心深處認定這個孩子毫無能耐,擔心他的未來、他的一切,所以更加努力地把自己認為最好的強加給兒子。結果,兒子面對生活更加不知所錯。聽到后來,連我都開始擔憂,這孩子以后如何能掌舵自己的人生?
跟他聊起這船尾沖浪的比喻時,他很容易就理解了掌舵公司的部分,侃侃而談。作為領導,如果不能對員工有足夠的關懷,即便短時間內績效不錯,“尾浪”兩邊的不平衡也最終會帶來波瀾起伏,影響到“船”的整體航行。
而當我有意無意地把話題引向家庭時,他眼中的固執壓住了內心深處的一片迷茫。他似乎明白家庭舵手的一言一行對自己最摯愛的家人有著深遠長久的影響,但是他不明白,怎樣才能給自己人生中最為重要的家庭成員奉獻真正健康的尊重和珍愛。
事業和家庭是每個人在掌舵人生的時候必須要時時察看的尾浪兩側。我們與他人人生軌跡交會的時候必然在相互的生命里留下自己的痕跡,我們怎樣才能有平衡尾浪的智慧,讓自己人生的摯愛能夠得到真正的關愛和成長?怎樣讓人生這條大船平穩前行?這需要我們用心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