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路上
衡水:遇見一種味道
北京至衡水,不過3小時的車程。但是對于6點出發未吃早餐的我來說,還是顯得漫長了些。
終于抵達,衡水湖國際馬拉松比賽的標牌觸目可見,衡水老白干的廣告亦是紛至沓來。
衡水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北依千年古都北京,南臨中華民族搖籃黃河,西邊太行山橫亙千里,東邊渤海灣一碧萬頃。此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西漢董仲舒、唐代王之渙都曾于此留下許多詩酒佳話。
到了衡水,怎能不喝老白干?剛進酒廠,一股酒香就撲面而來,瞬間一個激靈,從頭到腳都煥發了精神,之前的萎靡一掃而空。講解員一路從釀造工藝、酒廠歷史、酒的品類及香型,講到了現代的機械化自動化恒溫控制及傳統技法和工藝。
衡水老白干1946年建廠,當時通過贖買政策以千石小米收購了衡水湖兩岸的18家釀酒作坊,算得上是新中國第一家國企。而衡水酒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有文獻記載的漢和帝時期。因此,衡水老白干有“始于漢,盛于唐”的說法。
酒有“濃、清、醬、米”四大基本香型。2004年,由衡水老白干倡導并發起的“老白干香型”定型工作獲得成功,成為中國“老白干香型”的鼻祖和品鑒代表。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技術的發展,制酒的設備器具也由木質變成了不銹鋼,大大提高了出酒率。而一直堅持的傳統技藝和生產流程也保證了老白干的“真潔、好干”,入口甘冽醇柔、回味悠長。
一路上眾人看得眼花繚亂,聽得酣暢淋漓。一杯新釀70多度老白干下肚,只覺一股熱氣升騰,好不爽快。
其實,知道衡水老白干,是因為胡軍的那個廣告,當時心中還暗暗佩服,真會選人。沒想到,居然有機會親歷酒廠,見識整個制酒的過程,品嘗剛釀出的新酒。或許,因為酒的緣故,加上采訪的人也多是豪爽之輩,整個采訪跑下來十分順利。
在衡水,遇見一種味道。那是酒的味道,也包含了責任和擔當。
共贏
致所有與理想死磕的人
上初一的時候,有個同學跟我玩得最好,我們每天一塊瘋,過著沒心沒肺的日子。一天我去他家,看到臥室墻上貼著張紙,寫著我們班成績排名,我第三,他十幾,一個箭頭從他名字出發,劃了個弧線然后對準了我。同學偷偷定了一個趕超我的目標,我當時太過幼小,對此沒有任何反應。一個學期后某天,班主任滿面春風地宣布我這個同學考了全年級五個班總分第一。那個瞬間對我的震撼是空前的,我被一塊玩的哥們直接擊倒,而且站到一個我望塵莫及的位置。雖然后來他又下來了,但從此“在我心里越發高大起來”。
我還有個同學,也玩得不錯,初中全混過去了,考高中才考一百多分,他在我們那個小城沒任何背景,父母又在農村,似乎注定命運慘淡。他一直硬著頭皮掙扎,除了不參加黑社會,其他活全干過,重體力工人,開錄像廳,搞傳銷,給老板開車,拉我一塊批發黃片差點被逮住,騎摩托車摔破頭沒錢包扎,用傳銷的產品糊到頭上。后來幫人辦證,再后來,辦修車行,辦駕校,買車,買房子,再買房子,開著寶馬做生意。現在想起他的苦日子,我還能想起《英雄本色》里的小馬哥,那個庸俗不堪的小城根本配不上他。
還有一個同學,只對數理化感興趣,整天佛一樣地微笑,小宇宙十分強大,高中把大學的課都自學完了,就是不學政治之類,沒考上大學,上了本地一個專科,兩年后專升本,兩年后上研究生,又三年成理論物理博士,現在快當數學教授了。
不用再舉更多例子了,他們肯定也存在于你的身邊。當我一天一天地過日子,我的這些同學,每天都在跟自己死磕。我也常勵志,設想如果天天跟自己較勁,肯定能做出很多事,這些事做出來一樣就能改變中國當代史。但是,在我的人生道路上,遍地都是爛尾樓,因為總不愿把自己置之死地,讓自己舒服不是人生理想,卻是每天的第一任務,找各種變態的理由灌自己,其實心里為根本不去做而自卑。也由此,作為聽天由命的人,我對各種特想不開的死磕型人才敬重有加。
我喜歡所有跟夢想死磕的人。這個國度需要評論轉發型人才,而埋頭死磕型更值得關注,因為他們更有價值。無論是跟政府、時代還是跟命運、自己死磕,只要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都可稱得上有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