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市場取向深化國企改革不是要削弱國有企業,不是要取消國有企業,更不是要搞全盤私有化,而是通過改革實現國有企業自我完善。這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底線’和‘紅線’。”
——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
2 “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不要搞雙軌制,要一步到位市場化。”
——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志平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3“國有企業并非低效、腐敗的代名詞。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資本主義國家都有國企。中國國企完全能夠搞好。”
——神華集團總經理凌文近日在與北京大學青年學子對話時稱
4“在礦業過去20多年的大繁榮發展中,這個圈子幾乎是誰都來做,什么都做,怎么做都賺錢,但最近以來礦業生態圈發生根本性改變。礦業領域已經出現三個明顯結構性分化:一是黑色和有色礦產品市場走勢出現分化;二是各類礦業企業的競爭態勢出現分化;三是礦業布局結構出現區域分化。”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福利在2014年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說
5“當前我國風電上網電價在世界范圍屬于偏低水平,要實現風電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完成國家風電規劃目標和節能減排任務,需要繼續加大對風電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保證風電正常合理的營利水平,增強產業投資開發信心。”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恩儀在2014新浪財經能源論壇上發言時表示
6“目前養老產業的政策支持不夠完善,養老地產發展滯后,養老產業鏈還沒有建立。一方面,各方投資力量仍在摸索養老地產的發展之路,沒有形成成熟的營利模式,整體發展水平不高;另一方面,缺乏統一的推動機構和針對性的法律政策。”
——保利地產董事長宋廣菊近日在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上發表演講時指出
7“首先,我想問,是不是國企改革了,企業就搞好了?體制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短期內企業搞得好或不好,和國企、民企的屬性沒有關系。企業經營者的思想起決定作用,而非體制決定。”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在國家網信辦開展的“從企業看信心”經濟形勢主題采訪活動上表示
8“國企對市場的反應不靈敏,對市場的把握不準,國有股份一股獨大不是好事。我認為 ,混合所有制不僅可以解決一股獨大的問題、解決機制市場化的問題,而且可以培育出一批企業家隊伍,打造企業家精神。”
——瀘州老窖集團董事局主席謝明在接受新浪財經“我看中國經濟30人談”大型策劃報道組專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