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樓市的“金九銀十”與去年相比,失色不少。房企不僅沒有賺得盆滿缽滿,反而爭先恐后地降價跑量搞促銷,各種營銷方式花樣翻新,無不反映出企業資金趨緊、庫存增加、去杠桿化速度慢的焦慮現狀。
保利地產卻是穩健有余。9月,保利地產實現簽約面積80.61萬平方米,同比減少5.79%;實現簽約金額116.06億元,同比增長20.70%。前三季度,保利地產完成既定銷售額的60%以上,實現簽約面積715.2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9.18%;實現簽約金額917.93億元,同比增長3.52%。保利前三季度的表現尚好,對擁有央企背景的保利地產而言,可謂是一個成功。
保利地產主要產品為商用和住宅建筑,實施精品策略,住宅產品偏向中高端,商品住宅主要面向中上等收入的人群,寫字樓主要面向國外跨國企業、國內知名企業和政府辦事機構等。這與保利的央企背景有或多或少的關系。央企背景使保利地產天然對宏觀調控政策具備出色的前瞻把握能力。在地產政策頻繁波動的時局,這讓保利地產能夠抓住國家宏觀調控所帶來的發展機遇。
保利地產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促使保利地產走在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前端,提早布局養老地產并成立產業基金。作為首個正式對外公布養老產業戰略的房地產公司,保利地產早在2011年就與北京安平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2000萬元,成立養老產業專業管理公司。2012年,保利旗下首個養老服務項目保利西塘入市。2013年,北京西山林語和熹會專業養老機構開始運營。保利地產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三亞等6個城市進行旗下養老地產項目試點,主要從事適老住宅銷售、適老產品研發設計以及適老設備改造,通過居家養老、社區養老以及機構養老“三位一體”的模式實現盈利。
保利地產看好未來養老地產廣闊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50年,養老市場需求有望突破17萬億元,提早布局讓保利地產有望分一塊蛋糕。當然保利地產也面臨“缺資金、缺運營、缺營利模式以及缺供需吻合政策和人才”等難題。整個養老市場也存在養老產業定位不高、運營和產業鏈尚未建立的問題。這對保利地產的養老項目而言均是挑戰。不過保利對養老地產項目的認識比較透徹,對發展的關鍵環節有良好的把握,如社區養老、機構養老與居家養老相結合,注重專業化的養老服務等,發展的方向沒有錯。
再來看看保利地產的產業基金。保利旗下信保(天津)私募股權基金2010年成立以來,規模已超過200億元。與目前市場上以債權投資為主的被動型房地產私募基金不同,信保基金基本上是主動型股權投資。保利地產已將房地產基金和房地產金融上升為公司戰略,基金不僅介入本公司項目和業務,未來還將拓展至外部項目,當作一個產業基金來運作。該基金不僅給保利住宅項目、旅游地產項目等提供資金,未來也有望為養老地產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相比銀行資金風控體系全抵押全擔保的嚴格、煩瑣,使用私募股權基金既不用抵押也不用擔保。
白銀時代的保利地產發展依然穩健,商業住宅為主業,向養老地產、旅游地產等方面拓展,實施多元化的發展戰略,積極運用金融工具等為自身籌集資金。相比某些央企、國企背景的企業而言,保利地產已經充分適應了房地產市場化發展的大趨勢,而且積累了抵御風險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