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蘭求學的中國留學生李媛媛,為了減輕家里負擔,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后來通過貸款,李媛媛自己開了一家針織廠,結果運行不到半年,就因為銷路不佳、同行競爭激烈而瀕臨倒閉。
李媛媛心急如焚,每天都在網上瀏覽信息尋找銷路。一次,網上一則“救助小企鵝”的新聞吸引了她。原來有一次,一艘外國貨輪行駛在奧克蘭附近海域,不幸發生漏油事件,而身上沾滿油污的小企鵝們上岸后,習慣用喙整理羽毛,而羽毛上的油污便被其吞入腹中,有些企鵝甚至因此喪命。
李媛媛打電話到救助站,咨詢如何挽救小企鵝們的生命。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告訴她,因為小企鵝們太虛弱了,沾上油污后,必須為它們做足保暖措施來抵御寒冷,待它們身上分泌出天然的防水油脂,才能進行清洗。如何為小企鵝們保暖的難題,無意中啟發了李媛媛,一個大膽又獨特的創意在她腦海里形成。
李媛媛跑到海邊,跟在小企鵝身前身后轉悠著,還不時地拿出皮尺測量小企鵝的身高及腰圍。接著,她親自設計并繪出圖紙,火速拿到工廠里讓工人們加工。李嬡媛設計的毛衣很小,只能伸進半條胳膊,工人們都被嚇了一跳,很是不解,但還是連夜加工出數百件小毛衣來。
李媛媛領著工人們來到海邊,為小企鵝們穿毛衣。原來,李媛媛的想法是:小企鵝穿上毛衣后,就不會因整理羽毛而誤吞有毒原油,還能保暖增強體力以便于清洗。而穿上毛衣的小企鵝,必定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這樣也許可以為自己的針織廠帶來轉機。
穿毛衣的小企鵝,果然很快就引起了關注。同時,小企鵝身上的毛衣也吸引了人們的好奇,李媛媛的針織廠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焦點。許多愛心人士直接找到李媛媛,把募集來的款項交給她,希望她加工出更多的小毛衣來救助小企鵝。而許多商家則認為,李媛嬡有愛心,織給小企鵝們的毛衣質量極好,如果加工成人毛衣,質量也必定可靠,于是紛紛下單訂購各種款式的毛衣。
2013年9月,李媛媛重新注冊了自己的產品,“企鵝”牌毛衣迅速成為各大商場的知名品牌服飾,許多海外訂單也絡繹不絕地飛來。“給企鵝織毛衣”這個獨特而大膽的創意,不僅救助了小企鵝,更為李嬡嬡的針織廠帶來了驚人的轉機。
編輯/鐘秀清 插畫/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