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一顆善良的心
朋友的表姐開了一家無紡布加工廠。按說這種企業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在如今的“新、奇、特”浪潮中不占優勢,再加上那地方開辦的這類企業挺多,“僧多粥少”,生意肯定不好做。可他表姐的企業產品卻賣得非常火。究其原因,就是他表姐有一顆善良的心。
一次,他表姐和辦公室主任一同到車間視察。二人來到原料車間,看見一個員工在睡覺。辦公室主任想發火叫醒他,他表姐示意辦公室主任不要嚇著那名員工,自己彎下腰輕輕地把他叫醒,并對那位睡眼惺忪的員工說:“初春寒氣尚重,這樣睡會生病的。”又詢問他:“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這位員工一見是老板,一陣羞愧,說:“前不久,我母親不小心摔折了腿,弟弟在外流浪未回。”待員工說完,他表姐說,好了,你去工作吧。第二天,他表姐叫上辦公室主任一同去那位員工家里做家訪,事實果然不差。他表姐特地安排了一名女工去照料那位員工的母親。
辦公室主任對于老板一眼就看出員工家里有事非常不解,問她是怎么看出來的。老板說:
“這很簡單。你想,哪有一上班大白天就在車間睡覺的?這一定是心情極度郁悶和極度勞累造成的,所以,我一眼就能看出并且知道他需要幫助。再說,這位員工是一位孝子,對父母盡孝的人,在企業也一定是一個忠實可靠的人。”這件事讓老板在員工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讓人信服的是,老板后來讓那位員工去做銷售,他總能處處維護企業的利益,果真創出了最好的業績。
古人講,“圣無死地,賢無敗局”,強調的就是擁有一顆善心的人不容易被打敗的事實。蕓蕓眾生中的“我”、“你”和“他”,不是“圣”,也不是“賢”,但做人與處世還是要向“圣”、“賢”靠攏的。企業經營者,若有一顆善心,一定能換來諸多員工與合作伙伴的忠誠。
二、有超出常人的氣度
一天上午,一個美國客人闖進上海一家飯店的經理室,氣勢洶洶地對經理說:“你就是經理嗎?我剛才在酒店大門口滑倒,摔傷了腰。你們的地板太滑,連防滑措施都沒有,太危險了。馬上帶我去醫務室。”經理非常客氣地說:“實在抱歉,您的腰現在稍好點了嗎?我們馬上帶您去醫務室,請您先坐一下。”美國客人坐在椅子上,繼續抱怨不停。經理拿出一雙舒適的拖鞋,溫和地說:“請您先換上這雙拖鞋,它能讓您稍微舒服一點。醫務室已經聯系好了,我就帶您去。”
其實,在美國客人闖進來時,經理已經看清他的腰沒有多大問題,是憤怒大于傷痛。當美國客人先走出經理室后,經理把美國朋友脫下的鞋交給一個服務員,叮囑:“這雙鞋后跟已經磨薄了,把它送到樓下修鞋處,換上防滑的橡膠后跟。”經理領美國客人在醫務室檢查過了,未發現任何異常,客人也冷靜了下來,和經理一同回到經理室。經理給美國朋友沏了一杯茶遞過去說:“身體沒什么大問題比什么都好,先請喝茶吧,歇會兒。”客人方才“大夢初醒”,認為自己剛才太冒失了,說了些過頭話,真是對不起,并說:“地板太滑,太危險,我只是想讓你們注意,沒有別的意思。”經理拿起已經修好的鞋跟客人說:“很冒昧,我們擅自修理了您的鞋,您不見怪吧?那個鞋匠說,后跟磨薄了確實容易打滑。”美國朋友穿上修好的鞋,高興地說:“經理,謝謝您的好意,您的細心我是不會忘記的。”經理送他出門時微笑著說:“請您將這次滑倒的事忘掉,歡迎您下次再來。”
一場小尷尬在溫馨的氣氛中化為烏有。從那以后,那位美國客人凡到上海必定要到這家飯店下榻,和經理聊上幾句,并介紹他的美國朋友來上海辦事住這家飯店,就兩個字:舒心。
口碑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巨大的。它像空氣,平時人們感覺不出它有多么重要,但企業一旦缺少,人們就會嚴重不適,嚴重時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三、方向必須正確
“大筆桿子”秦湄毳講了在北戴河聯峰山游玩時的一段親身經歷。她說,同行的隊伍里有一個小男孩兒,特別善于奔跑,總是跑在隊伍的最前面。跑得太快,離開隊伍太遠,他的媽媽在后面喊:“停下來,別跑了,方向錯了,跑得越快錯得越遠!”一行人看著小男孩兒從錯的岔路口折回來,尾隨在隊伍的后面繼續前行,都笑了,琢磨小男孩兒媽媽的話,紛紛點頭贊許。
小男孩兒憑自己的興致不知疲倦地跑在隊伍前面,結果因方向錯了而多走了許多冤枉路。
平心而論,小孩子憑興致犯錯,情有可原——幼稚使然。若大人犯與孩子類似的幼稚病,啥事兒都往前沖,就不足取了。比如創業,往前沖,并非一點益處都沒有,可搶占“制高點”又有何用?別人一個猛攻,你就會垮下來,“制高點”最后還得拱手讓給別人。事實上,許多案例告訴我們,“慢人一拍”是許多企業和個人創業者獲得成功的關鍵。
四、創新營銷理念
80后北京美女李雅嵐師從身為五星級酒店大廚的外公學廚藝,廚藝好得沒話說。但她不滿足,走南闖北先后去新疆古城喀什、四川弄堂小店等地偷師學藝。通過十幾年的苦心學藝,她認為自己已練就了一手烹飪絕活,離功成名就只是一步之遙。哪知她在北京東城區李家巷開的小餐店就是紅火不起來。
她想,可能是巷深、人少,也可能是商品不夠大眾化。想來想去,這些都不可能。因為人滿為患的北京城,哪有人煙稀少的小巷?就算小巷的人流量比不上大街,飯館也比比皆是,但還不至于館多為患,只要館內窗明幾凈,品種夠用,價格適中,待人和氣,開多少飯館也都應該有充足的客流量。再說,自己的飯館定位就是大眾消費的“私房菜館”……
她想,“還是挪挪窩吧!”想法也不能算是錯,可去鬧市區開店,租賃費太高,自己拿不動。
正在她左右為難時,無意間眼睛盯著的微博點醒了她這“夢中人”。她決計在微博上搏一搏。為了做足功課,李雅嵐把最拿手的“鱖魚豆腐羹”的制作流程拍成照片發到微博上。照片上,雪白的豆腐里面包藏著鱖魚塊,金黃色的咸鴨蛋鋪陳得滿盤流彩,十分誘人。博友們看了,好評如潮。隨后的日子里,每做一道菜,李雅嵐都將拍好的照片發到論壇或微博里,以此博取博友們的歡心。
圖片漂亮,文字清新,李雅嵐的“微博私房菜”不僅僅得到了博友們的如潮好評,還有諸多良好互動,以至有了數千名“粉絲”。接下來,甭說,她的餐館火了起來……
李雅嵐的經歷告訴我們,好產品需要好的營銷,營銷手段與營銷理念都要創新。
如果你是小生意的經營者,以上四件事做好了,套用一句時髦話:你還愁什么?馬上有錢……
編輯/曾文廣 插畫/谷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