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轉學,因為他那所學校大多是‘80后’老師,還有幾個‘90后’老師,上課各種玩法,不靠譜!”……近日,在廣州某熱門親子論壇上,一位家長的“求助貼”讓網友們的目光聚焦到當下教師隊伍中的新生力量——“80后”老師。
?筵這兩位老師,你會喜歡誰呢?
我是一個90后,教過我的老師,從50后到80后都有。綜觀這些老師的特點,我最喜歡的還是80后。50后的老師太古板,我們說什么,一般他們都不理解;60后的老師太強勢,喜歡說一不二;70后的老師私事多,對我們有點淡漠;80后的老師個性鮮明,經常出語驚人,和我們基本沒什么代溝,像朋友一樣。
我非常喜歡語文,每次最讓我期待的就是看作文本上的批語。前兩個學期,教我們的是一位60后的老師,我覺得自己寫得很用心的文章,她給的評語卻總是“行文流暢,文筆優美,措辭準確不失新穎”這么幾句,我覺得太模式化,太沒勁了。那畢竟是我很用心寫出來的東西,這種評語讓我不禁懷疑她到底有沒有認真地看和體會我的意思啊?這學期的80后老師就不一樣了。她不但認真閱讀我的作文,針對文章認真給我寫評語,還經常找我交流,鼓勵我既然喜歡語文、作文,就在文學創作方面多下工夫,給我推薦了很多書目。讓我驚喜的是,不但有經典名著,更有許多我們90后本來就喜歡看的小說、期刊,這些東西一些年紀大的老師一看封皮就皺眉,連翻都不翻。80后語文老師卻在QQ上給我留言:“我認真讀過一些你們喜歡的小說后,發現它們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支持你發掘美麗,有一天能夠擁有自己的作品。”
你們說,這兩位老師,你會喜歡誰呢?(山東省泰安市胡可思 )
?筵80后老師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提高充實和完善自我
不知不覺間,80后走上了歷史舞臺,這是新老更替、社會進步的必然。越來越多的80后老師走上講臺并擔當起重任,這是更好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大事、好事。
80后老師作為新生一代,絕大多數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思想活、想法多、手段新,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找到共同語言,把最新的觀念和事例運用到教學中,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課堂氣氛好。相對于其他年齡段的老師,80后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但同時,部分80后老師也有自身的缺點,比如有時不能控制情緒,把家庭、感情上的不順、不快帶到學校、帶進課堂、掛在臉上,也有的玩心重,喜好泡吧、玩網游等,不認真琢磨教學工作,還有的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多,不理解家長的心情,導致溝通不暢、產生誤會等。
因此,建議80后老師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提高充實和完善自我:做到虛心好學,多向老教師、先進教師求教好理念、好經驗、好做法,敢于向學生承認不足和錯誤;把心思放到工作上,認真嚴謹備課、講課、組織復習,力求通過每一次教學活動,使學生有收獲、自己有進步;遇事要克制情緒、保持冷靜,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做到遵章守紀、言行一致,為學生做表率;關心每個孩子的成長,保持與家長的良好溝通。
80后已經開始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相信只要80后老師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克服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一定能將“燭光”精神、“園丁”精神發揚光大,挑起繁榮教育事業、培養優秀人才的重任。(江西省南昌市彭艾凡)
?筵80后老師非常受學生歡迎、喜愛
不論是年長教師們有看法,還是家長們不信任,我們都無法回避一個事實:80后老師非常受學生歡迎、喜愛。
我有位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一所高中任教。他多才多藝,籃球、乒乓球都打得很好,還彈得一手好吉他。每次回老家和他一起走在校園里,總是不斷有學生和他打招呼,我原以為是他帶的班多,后來從和他一起打球的學生口中得知,原來這位小老師是教師籃球隊隊長,經常組織年輕教師和學生一起打球,還免費教吉他,而且為人豪爽、不拘小節,更像一位大哥哥。
就在不久前,我回家探親時有幸聽了一節他的公開課。他上課以多媒體課件為主,用畫面和音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看了他的“手段”,我暗想這家伙真夠“狡猾”的,不僅用電腦拉近了和90后學生的距離,還掩蓋了他那一手不咋樣的板書之短。課堂上他會不時穿插一些流行詞匯、幽默話語。提問學生時,他不像我們以前語文老師上公開課那樣專挑成績好的學生問,而是隨機抽座號,當那名被叫起回答問題的小男生連續兩次說“這個問題我不會”時,他用小沈陽的語調拋出一句“這個可以會,你再好好考慮下”,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那名學生也最終在他的引導下回答出了問題。
80后老師的確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我想,也許我們應該對他們多一些耐性、多一分理解,而不是指責,讓他們在理解中成長得更快。(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檢察院王玉良)
?筵“學生‘另類’,他們比學生更‘另類’”。
“學生‘另類’,他們比學生更‘另類’。”這是一位“老教師”對“80后”教師的評價。
這一說法從學生們口中得到了印證——提起最喜愛的“80后”老師,省實驗中學初三的易韻和汪子玥隨口就說出了一串名字,英語老師梁幸便是“潮老師”的代表:在學生的心目中,他總是搭配著T恤板鞋牛仔褲,課堂上偶爾放放英文歌、英語片,時不時還冒出幾句“有木有”“某某style”……
上學期期末考,為了激勵學生們考出好成績,梁幸向孩子們承諾:“班級要是能考第五名,我剃胡子;要是考第四名,我剪平頭;要是考上第三名,我就剃光頭!”此言一出,學生們動力倍增,最終取得了年級第四名的好成績。果然,梁幸隨之以平頭裝出現在學生前,引來學生們一片尖叫歡呼。“我們都說好了,中考英語一定要沖年級第三,看梁老師剃光頭的樣子!”汪子玥激動地說。
對于年輕老師工作的激情,家長們也看在眼里。省實驗二年級家長胡女士說,教授孩子的“80后”老師大多比較勤奮,經常在QQ、微信群以及“校訊通”里與家長們交流。不過,也有家長質疑,部分年輕教師活潑過度,缺乏為師者的威嚴,教學難以有效。“學生不怕老師,正確的概念就很難讓孩子接受;老師注重打扮,也會影響學生的審美,競相模仿。”網友@7766說。
·小鏈接·
80后“潮老師”
優勢
1、不拘一格、敢于創新;
2、思維活躍,知識面廣,善于運用信息化技術;
3、話語時髦、個性鮮明,有利于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
擔憂
1、活潑過度,缺乏為師者應有的威嚴;
2、教研上存功利心,教育思想缺失;
3、專業知識碎片化,導致學生融會貫通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