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就有了許多第一次的經歷。第一次演講、第一次洗碗、第一次騎車……你有什么第一次的經歷呢?有沒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呢?廣東省佛岡縣振興小學五年級的同學們就把自己的第一次經歷記錄了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他們都有哪些有趣的事情發(fā)生吧!
我先坐下穿好鞋,踏好滑雪板,用雪杖支撐著身體,站穩(wěn)腳,剛要轉身,便摔了一個屁股蹲兒,坐在雪地上滑了很遠。這時的我沒有顧忌別人的嘲笑和身體的疼痛,爬起來扛起雪板走到半山腰,重新穿好鞋,踏好雪板,用雪杖一撐,啟動了。我沿著陡峭的山坡滑,由于坡路時高時低,又險些摔倒。這時我真的有些膽怯了。
可是不知什么力量,促使我再次走上山,又像前兩次那樣,向下滑去。這次好像多了一些經驗:身體前傾、彎腰,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有節(jié)奏地前后擺動,控制著身體的平衡。就這樣,速度越來越快,耳邊響著呼呼的風聲。我心想:順其自然吧,摔跤、撞樹……隨它便。嘿!你還別說,這次比前兩次都順利,我不禁大聲喊道:“我會滑雪了!我會滑雪了!”
——《第一次滑雪》雷杭
“兒子,今天我們掙錢的辦法就是撿易拉罐。現(xiàn)在開始行動,不許偷懶。”說完,爸爸遞給我一根短竹竿和一個垃圾袋。
我興致勃勃地用竹竿挑開草地上的垃圾撿易拉罐。垃圾一挑開,里面就飛出來幾只蒼蠅,好可怕呀!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撿了七八個易拉罐,有一個已經發(fā)了霉,可臟了!我找了好一會兒,才找到一個“旺旺牛奶”的易拉罐。我剛一撿起來,里面喝剩的牛奶就灑在我手上,急得我直叫喚。又過了好一會兒,才拾了十多個。“唉!好累呀,休息一會兒!”我說著,準備休息。“不許偷懶。”爸爸嚴厲地批評我。我直起身,用手擦了擦汗,又委屈地彎下腰,繼續(xù)撿起來。
——《第一次掙錢》張煒楠
節(jié)目開始了,我看著臺上一個個精彩的節(jié)目,心里的緊張沒有減掉半分,反而越加焦急起來。我自言自語道:“如果背錯了大家一定會笑話我的,怎么辦啊?”不料,這話被小清聽見了。她對我說:“你只要發(fā)揮出正常的水平就行了,別緊張!”“不緊張能行嗎?畢竟臺下有好幾百人看著,出了錯大家會笑掉大牙的,哪能發(fā)揮出正常的水平呀!”我小聲嘀咕著。現(xiàn)在我的心里就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后來我又想:是啊,緊張有什么用?只會讓自己發(fā)揮失常,還不如當作平時練習。而且,臺上燈一開,臺下就是黑壓壓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想到這兒,我的心情平靜了許多。
——《第一次上臺》張淑玲
【指導教師:鄭國遠】
點評
相同點:三位同學分別寫了自己的第一次經歷,都寫出了自己從膽怯到嘗試到最后成功的過程。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一波三折。三位小作者都是通過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戰(zhàn)勝困難的,都較詳細地將整個過程表述出來,對細節(jié)描寫都比較到位。
不同點:三位同學的選材不同,側重點也有所不同。雷杭同學講述的是第一次滑雪的經歷,習作對于滑雪動作的描寫比較到位,無論是第一次嘗試還是最后的成功,都通過描寫具體的動作來表現(xiàn)。張煒楠同學記錄的是第一次撿易拉罐的事兒,習作重點寫了易拉罐的臟和周圍環(huán)境的惡劣,反襯出撿易拉罐的不易,習作如果能將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結合起來,會讓習作更充實全面。張淑玲同學則寫了自己第一次上臺演講的事,習作的特點是大量使用了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自己緊張的內心活動,但思路不夠條理,語言稍顯啰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