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家三口,最數媽媽小氣了。她平時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八瓣兒花。如果你不相信,請看——
鏡頭一:“兒子,鉛筆頭千萬不要扔掉,處理一下能像新的一樣用。”每當媽媽看到我悄悄扔進垃圾筒里的鉛筆頭時,總會一邊像寶貝一樣撿出來,一邊心疼地說。說完,媽媽馬上就會拿來一張早已準備好的、又厚又硬的掛歷紙,在鉛筆頭上熟練地卷出一個細長的紙卷當筆桿,然后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帶緊緊地纏上,朝我手里猛地一塞:“好了,保管好用。”我斜著眼睛看了看,把嘴撇到耳根后面說:“一支新鉛筆才幾毛錢,干啥這么小氣?”媽媽卻十分嚴肅地說:“能用的東西干嗎要扔掉?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鏡頭二:“趕快交給我。”我拿著用得只剩下指甲蓋大小的肥皂準備扔掉時,媽媽一把搶了過去。看著我寫滿問號的臉,媽媽“撲哧”一聲笑了:“你馬上就知道它的用處了。”說完,便從洗漱臺下面拿出一個大玻璃瓶子,里面裝滿了許多小肥皂。只見媽媽把它們倒進一個方形的金屬盒里,放在火上慢慢將它們熔化,然后再放到一邊冷卻,最后將金屬盒翻過來,用力向下一磕,立即像變魔術似的出現一塊金黃色的大肥皂。頓時看得我目瞪口呆。
攤上這么個小氣媽媽,真沒辦法。然而,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徹底改變了對媽媽的看法。
鏡頭三:“媽媽,這是怎么回事?”我在抽屜里找東西時,無意中翻出一張洛陽市兒童福利院的收款收據,上面寫著:畢一介,捐款1000元整。我嚇了一跳,以為看花了眼,可是我揉了揉眼睛,仔仔細細地從頭到尾又看了好幾遍,發現自己并沒有看錯。尤其是朱紅色的財務專用章,更是十分醒目。可是我從小到大也沒有擁有過這么多錢,也從沒有捐過款呀!于是,我急忙拿著收據問媽媽。媽媽看了一眼,笑了笑說:“這是媽媽以你的名義捐給福利院的,因為那里的孩子生活非常艱苦,很需要錢。”我聽了大吃一驚,沒想到平時最小氣的媽媽在這件事上卻如此大方!后來我又了解到,媽媽還向四川災區和洛陽郊縣的貧困兒童捐過款,數額達五千多元呢。
小氣媽媽真的一點也不小氣,我覺得她是世界上最大方的媽媽。我為有這樣的媽媽而感到驕傲。
點評
本文有三大亮點:一是結構新穎,小作者采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將生活中的三個片段結合在一起,既突出了主題,又體現了新意;二是內容真實,從卷鉛筆筆桿、制作肥皂到向兒童福利院捐款,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真情實感;三是語言幽默流暢,可以看出小作者有著較為深厚的文字功底。
【指導并置評:李文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