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導入】
1930年,老舍結束了六年的異國飄零生活,來到濟南。在這里,他迎來了創作上的黃金時期。于是,他看山山有情,看水水有意;也就在這個時候,他寫下了著名作品——《濟南的冬天》。在這篇文章中,“字字動人,句句傳情”,他把濟南冬天的山水描繪得溫柔像慈母,秀氣如少女,雋永似水墨,空靈若水晶,讓人身臨其境。
【技法揭秘】
在《濟南的冬天》中,老舍用生動的形象、真摯的情感、優美的意境及清新的語言共同譜寫了一曲冬天的歡歌。同學們在具體寫作時,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寫景時借助精妙的修辭手法和生動的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
且看文章的第三段這一句:“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在這句話中,作者把濟南比作嬰兒,把老城周圍的小山比作“小搖籃”,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濟南氣候的溫暖與像“小搖籃”一樣的特殊地形有關。試想,躲在小搖籃里,沐浴著陽光,享受著母親輕輕地拍打,是多么溫暖、安適與愜意呀!此外,作者在描寫濟南的山景時,運用了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來進行有層次的描繪:先寫陽光朗照下的群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小山,再寫城外的遠山,從而勾勒出一幅淡雅清幽的水墨畫。
二、神形兼備,刻畫景物的生動形象
生動的語言可以喚起讀者的聯想和想象,使讀者的頭腦中產生具體的形象;并從景物的實景和虛景兩個方面出發,最大限度地發揮語言的啟示性,從而勾勒出一幅幅生動優美的圖畫。因此在作者的筆下,冬天陽光照耀下的濟南,便出現了“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的神情;一圈圍城的小山,也就說出了“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的細語;山腰上的那點薄雪才會有“微微露出點粉色”的羞容。至此,在老舍心中,冬天濟南的景物便顯得如此可愛,如此令人憐惜了。
【原創佳作一】
校園的初夏
□曾美嬌
初夏是校園一年中最美的時光,花香鳥語,荷香飄逸,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令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童話世界。
看吧,校園中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樹都換上了新裝:有的呈淡青色,有的呈深綠色;有的濃密,有的稀疏,都展示出優美的身姿,使出渾身解數,擺著得意的造型,爭相招引著鳥雀們來安家落戶。你聽,鳥雀們有時是獨唱,有時是合唱,高低起伏、抑揚頓挫。
學校周圍的農田,也來美化我們的校園了。初夏時節,鄉民栽種的荷花長勢喜人,荷葉青翠欲滴,綠得讓人心醉。這些荷田一丘丘、一層層、一片片,將我們的校園圍了一重又一重。亭亭的荷葉,像舞女美麗的裙子;荷花姿態各異,有的裊娜綻放,有的正羞澀地打著朵兒。最令人賞心悅目的是校園里遍地都長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雜草。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小花則色彩斑斕,這里一大片,那里一大片:大樹下,小樹邊,空地上,都有它們的身影。
校園初夏的美景難以用語言文字來描述,它常出現在同學們手機的相冊里、視頻中;而我,也不止一次地用手機搶拍下一幅幅美景,總想讓這美麗的瞬間留存于我的記憶中。
點評: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依次描寫了校園的樹、樹上的鳥、校園周邊的白蓮以及校園里的野花雜草等景物,將初夏時節校園的美景一一展現出來,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校園的喜愛之情。
【原創佳作二】
古鎮的冬天
□邱孔鑫
古鎮的冬天雖然有時冷得讓人難以忍受,但更多的日子給人留下的記憶卻是美好的。
深冬,清晨打霜的日子,古鎮的屋頂上,枯黃的雜草上,放眼望去,到處都結上了一層薄薄的、淡淡的霜。你仔細地看吧,這多像一幅色彩和諧的山水田園畫啊。最出色的畫家也難以調出如此美麗的色彩。深冬難以見到的鳥兒也借著這陽光所帶來的溫暖出來覓食、練嗓子了。你看它們,一股腦兒地飛到樹葉已落光的大樹上去曬太陽,高興了,還會發出嘰嘰喳喳的叫聲。累了,它們便停下來歇息;餓了,便會躥入衰草爛葉中,莫不是在尋找著美味可口的食物?
古鎮的冬天,有時也下雪,但只下短短的幾天。若是白天下雪的話,飄飄灑灑的雪花從天而降,你看,有的站在了樹梢上,有的聚在了屋頂上,有的投入到小河的懷抱中,有的相約著來到了田野里、叢林中、大路上。下著下著,農家屋頂的瓦片便積上了淺淺的白色,古鎮周邊的群山也在漸漸地變化著顏色。不管是褐色、暗褐色、深綠色,還是荒山野嶺上的枯黃色,隨著積雪的增多,都穿上了白花點綴的花衣。看吧,長滿松樹的山上,深青色是群山的底色,雪花飄來,松樹爭相展開雙臂、伸出雙手,仰著笑臉,擁抱著遠道而來的雪花仙子。這不,松樹們全穿上了深青底色、白色點綴的美麗的衣裳了。
冬日里,古鎮中那來自山澗的小河則到了一年中最清澈的時候。你看,它把太陽、白云、藍天、飛鳥、房屋等古鎮上的一切景物全都倒映出來了。看著看著,它就像一塊潔白的、透明的水晶,把古鎮上的一切都鑲嵌進去了。
古鎮的冬天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點評:古鎮冬天的自然景物都被作者人格化了,具有了人的靈性。描寫時,作者有時運用修辭手法進行濃墨重彩的描寫,有時又是簡練的粗筆勾勒,而對古鎮冬景的喜愛則在字里行間得以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