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戰國時候,韓(hán)國有一個名叫韓娥(é)的歌女,她長得很美麗,歌聲悠(yōu)揚悅耳,十分動聽。
有一次,韓娥來到齊國的國都臨淄城,因為帶的口糧吃光了,她只好在西城門賣唱維持生活。只要她一放開歌喉(hóu),立刻就有許多人圍上來聽她唱歌。她優美的歌聲使人們張大嘴巴聽得出了神,直到韓娥走了很久,聽歌的人的嘴巴還沒閉上。雖然韓娥唱完了歌已經離開了,可是她那悅耳的歌聲好久也不消失,仿佛仍在屋梁(liánɡ)周圍蕩漾(dànɡ yànɡ)回響,大家以為她并沒有走呢。
余音繞梁:歌聲停止后,余音好像還在繞著屋梁回旋,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