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天氣冷的時候,大多數都選擇待在家中,穿上溫暖的衣物,吃些熱乎乎的食物御(yù)寒,但是“以天為被,以地為床”的生物,特別是昆蟲,又是如何度過這漫漫長冬的呢?
昆蟲是變溫動物(或稱外溫動物),所以主要是由周圍環境來決定體溫高低,除了少數社會性昆蟲(如蜜蜂、螞蟻)可利用其特殊行為來維持其巢內溫度外,還有一些耐低溫性較佳的昆蟲可由細胞內的抗凍蛋白來維持其活動外,大多數獨居性的昆蟲在低溫時會進入“滯(zhì)育”,進入滯育狀態的昆蟲由外觀看來便是停止活動,看似“睡覺”,一直到開春氣溫逐漸升高后,原本滯育狀態的昆蟲逐漸恢復活動,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便是在形容這種情況。
昆蟲除了利用“睡覺”方式來度過漫漫長冬外,也有些會采用類似人類選擇到比較溫暖的地方來避冬的方式,這一類的昆蟲會找一個較溫暖的地方來度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