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沒有比這更仄的城了:南邊高北邊低,斜斜地坐落在延水河岸。縣中學是全城制高點,一出門,就漫坡直下窄窄橫過來的唯一的一條街道似乎要擋住,但立即路下又是個漫坡了。使人禁不住設想:如果有學生在校門跌上一跤便會一連串跟頭下去,直落到深深的河水中去了。以此觀察去,全城極少有自行車,是不是也是為了防止這種危險呢如果下十天八天雨,地皮松動,真擔心整個城會一下子滑脫吧?以此再推想,由永坪鎮到黃河是一百四十里,由延川城到黃河是五十里,是不是這座城原是一只窄窄的船,急急要奔赴黃河,拐來拐去行了九十里,突然在這里擱淺,才變成了這般模樣呢??,,,,,,,
,,從南岸到北岸,一座橋連接了,這是一個偉大的連系,否則延水沒有灘,山下就是河,河上就是山,兩邊說話聽得見,但老死不得往來了。看北岸峭壁之上,鑿滿了窯洞,真懷疑那是怎么上去的?窯前沒有空地,可想那大人是多么勇敢,那孩子在大人出門的時候,會不會是被用帶子拴在門檻上的?白天里窯洞一排疊一排,如蜂窠一樣;到了晚上,每一孔窯洞里都亮了燈,是每一孔窯洞里藏住了一個太陽,還是整個山是一座黑黝黝的冶鐵爐,那窯洞就是一孔觀火勢的口??,,,,,,,,,,
,,城太小了,居民沒有誰不認識誰的整個城里的人的分布好像是一張網,各人都在各人的方位,任何人一有動靜,別的人就會知曉。一個生人只要在街頭上一出現,全城就立即發覺了。似乎在這里,走了一個人,城就空了許多;來了一個人,城就擠了許多。但人和人是友善的,因為誰也知道誰的祖宗三代,誰也有用得著誰的時候,或許細數起來都是些轉彎抹角的親戚。地域的限制,生存的需要,使他們只能團結而不能分散了。,,,,,,,,,,,,,,
(選自《一蓑煙雨任平生》,有改動)
,,,,,,,,,,,,,,,,,
云姐姐點評
①夸張修辭手法的運用,假設性的想象,突出了延川城的地形特點——狹窄,南高北低,其中對于學生跌跤的聯想讓人忍俊不禁。
②比喻所用到的意象都是來源于生活中的普通事物,蜂窠、冶鐵爐,親切而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