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會議,顧名思義是全體家庭成員的會議,但是,作為家庭中重要成員之一的小寶貝往往被遺忘在家庭會議之外。
不要再埋頭苦思寶寶越長大越不聽話、越來越不乖怎么辦了——不如大家坐在一起開個家庭會議吧,其實寶寶也有話想說,比如他可能覺得爸比媽咪越來越嘮叨了,或者實在不想每餐都吃胡蘿卜。家庭會議只是大人們的事情?NO,從今天起,小寶寶需要在家庭會議上列席,父母們會驚奇地發現,原來,還可以這樣與孩子溝通。
寶寶有話要說
小寶寶們也是有煩惱的,“翻譯”出來大概是這樣:“我們的煩惱在爸比媽咪看來都太小兒科了,都不是事兒。爸比媽咪一點也不覺得外出游玩的時候坐在靠窗戶旁邊的重要性,也不能理解我為什么突然發脾氣,為什么同樣的事情爸比媽咪就擁有特權可以做而我們不能?”寶貝們小小的腦袋里有太多的問題,他們眼里的世界和爸媽的世界有那么的不同,他們渴望著和爸媽分享。可是大人的世界好像很遙遠,當爸媽居高臨下審視孩子們時,他們真希望有個能夠讓自己和爸媽平等溝通的平臺!基于寶貝們的強烈訴求,現在我們不妨通過家庭會議,讓寶貝們的大角色時代正式來臨。
平等溝通,彼此坦誠
家庭中,重要的不是誰說了算,而是大家共同前進。氛圍輕松的家庭會議可以讓寶貝們暢所欲言,家長不僅可以聽到孩子的心聲,還可以聽到孩子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孩子對生活和家庭的見解。而且,孩子在會上“嚴肅認真”地分享的內容,通常會讓父母驚訝,因為它們基本上跟我們平時想象的不一樣。寶貝們在成長,爸媽們也在成長,但還是會因為缺乏溝通而摩擦矛盾不斷。現在是時候甩開家長的架子,和寶貝們一起好好開個家庭會議,和寶貝們進行意見交流,共同成長了。
家庭會議益處多,樂無窮
彼此認可,參與感即成就感
能參加家庭會議,對寶貝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認可,爸媽終于能夠像對待大人一樣正視自己的意見,這是一件多么讓人感到自豪的事情。因此擁有自信的寶貝,以后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認同當然不是單向的,給予孩子認同的爸媽也能得到孩子的認同,爸比媽咪會驚奇地發現,通過家庭會議,自己的話寶貝更能聽進去了,寶貝越來越乖了。在家庭中,寶貝能夠“參政議政”,在平等自由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不僅很有成就感,安全感也是一級棒,長大后,會很客觀地看問題,集體意識會重于自我意識。
寶寶學會了傾聽別人、表達自己
交流對爸媽和寶貝來說都很重要,通過家庭會議討論得到的結論會更加符合大家的意愿和利益。慢慢地,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受影響改變思維方式,懂得去換位思考,更加能夠體諒他人。同時也可以讓寶貝從小學會傾聽別人、表達自己。這種雙向交流,讓寶寶從小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時也更尊重父母。在孩子將來組建家庭時,會更善于處理家庭關系。
讓孩子參與到自己的教育當中來
孩子的教育是家庭大事,自然也是家庭會議上要不斷討論的事。其實,關于孩子是否該學習繪畫,關于孩子上什么樣的幼兒園,都可以通過家庭會議來商量決議,孩子作為被教育的主體,他的意愿和觀點是絕對不能被忽視的。家長們往往會忽略,其實家庭會議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平臺,通過協商而不是強制,讓寶貝自己參與決策的討論,寶貝更加容易去接受自己參與討論的結果,這樣執行起來往往也就事半功倍了。家庭會議不失為一個增進家長和孩子合作的一個好方法,也能讓兩者間的關系更加親密。
家庭會議這樣開
平等,平等,還是平等
一個好的家庭會議,前提是家庭所有成員都是平等的,父母要放下家長的“特權”,寶貝們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甚至批評爸比媽咪。爸媽要拋開家長的架子,傾聽孩子眼中的自己。認真地對待每次家庭會議,爸媽千萬不能因為累了心情不好而敷衍了事。雖然說會議成員平等,但是會議的程序設計,氛圍控制,還是需要家長來把握的。對于那些特別調皮搗蛋又不遵守規則的寶貝,想讓家庭會議順利地進行下去,就得由家長開動腦筋,在家庭會議中增加互動和游戲環節。
事先制定會議規則
事先制定會議規則,是讓家庭會議得以順利進行的一大保障。不要以為只有寶貝的調皮會破壞家庭會議順利進行,爸媽們的掌控欲也是破壞會議順利進行的一大殺手。面對這些問題,小K媽媽有幾條很好的辦法:首先,選定一個會議主持人,由他控制會議流程,同時每個人輪流發言,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時間要求延長一定要主持人批準,最多只能延長一次。其次,自由討論環節發言一定要先舉手,主持人示意后才可以講話。整個會議流程應該有主持人進行控制,其他成員不能隨意改動。不得不說,小K媽媽家實施了這幾條后,家庭會議順利了很多。當然,為了公平起見,主持人最好采取輪崗制。
會議不一定由父母來主導
會議的主持或者主席有時可以由寶貝來擔當。爸媽們往往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認為孩子太小了,很多事情大人都做不好,交給小孩子怎么能放心呢?但是,年僅4歲的小S就給爸媽帶來了驚喜。有一次小S自告奮勇地要求自己來主持會議,為了不打擊寶貝的積極性,爸媽同意了,同時做好了救場的準備。結果呢,小S竟然帶來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家庭會議,整個家庭會議時間和節奏把控得非常好,甚至還把假期安全問題提上了議程。更讓爸媽沒想到的是,在會議中途,小S竟然準備了游戲環節,還為游戲勝利者準備了禮物!整個家庭會議在4歲的小S的主持下快樂有序地進行,這讓身為基督徒的小S媽媽大呼“神跡”。一次小小的會議,也讓爸媽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4歲的孩子。
會議時間要固定,每次開會要有決議
家庭會議的時間要固定(建議每周一次),不要因為各種原因改變或取消家庭會議,寶貝能夠從爸媽的行為中敏銳地感知和判斷家庭會議的重要性,隨意改變和取消會讓家庭會議決議難以有效實行。為了防止打擾,建議爸媽在開家庭會議期間拔掉電話線,關掉手機。
每一項家庭會議的議題都應該大家一致通過了才行,如果暫時沒有辦法達成一致,可以延后討論,或者積極尋找大家都能夠接受的辦法,不要進行少數服從多數的表決,這樣更加容易引發矛盾。這也是一種相互信任的態度和對每一個人不同意見的尊重。
驚喜娛樂同步上
孩子愛玩愛鬧的天性決定了讓他們老老實實地把一場單調的家庭會議開完是不可能的,再乖的寶貝在堅持一段時間后也會變得不耐煩。其實爸媽也一樣討厭單調無味的會議吧,上班時一直開,難道在家里還要繼續?所以,要對單調的家庭會議say no。我們不如向剛才說過的小朋友小S學習,在會議過程中穿插游戲和驚喜,讓整個家庭會議高潮迭起,不再單調。游戲也能增加寶貝和爸媽間的親子互動,增加親密感。
把下周的家庭娛樂計劃固定在家庭會議上討論,這是一個輕松又能引發大家興趣的話題,更加能夠帶動大家參與的積極性,也能活躍家庭會議的氣氛,讓愛玩的寶貝主動期待下一次的家庭會議。
嚴格執行
會議開得再好,想要下一次同樣順利或者更加好的話,對于會議決議的執行就一定要重視再重視。如果會議的結果不執行,那么一切都只是鏡中花、水中月。良好的執行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誠信意識。給爸媽的建議是,每次家庭會議的決議都要用紙記下來,讓每個成員都在紙上簽字,相互監督執行情況。特別是爸媽更要做好榜樣作用,用實際行動去教育和影響孩子。如果有一天家庭會議通過了爸爸需要戒煙的議題,那么爸爸就不要掙扎了,在媽咪和寶貝愛的監督下,乖乖把煙戒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