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三川玲,童書出版人,兒童教育作家,《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特聘專家,網易教育論壇主持人,創建最具影響力兒童教育公眾號“童書出版媽媽”。
小丸子常常問我一個問題:媽媽,為什么你說《喜羊羊與灰太狼》不好?
我知道,她內心非常困擾,因為班里的小朋友都在談論喜羊羊,她自己也常常看得不亦樂乎,為什么媽媽就偏偏說它不好呢?
那段時間,為了告訴她什么是好的,我給她放了一系列我認為好的動畫片。比如法國的《艾特熊和賽納鼠》《阿祖爾和阿絲瑪爾》,英國的《彼得與狼》,還有喬布斯在被趕出蘋果期間創立的皮克斯公司出品的動畫系列等等。但究竟什么樣的電影作品是好的呢?是特別流行、大家都看的嗎?是排行榜、收視率前列的嗎?是口碑推薦的嗎?……這些都是大家接觸到好作品的方便法門,但并不是好作品的評判標準。
那么,什么是好的呢?
我認為,作為一個藝術作品,無論電影還是童話,或者兒童劇,高超的藝術性、豐富的想象力是第一位的。我至今都無法忘懷第一次看《白雪公主》的激動之情,那時候我應該還在上小學,在學校圖書館借了一本童話書,在一個下午,我找了一個沒有人的角落,靜靜讀完這個美好的故事,后面幾頁我看得特別慢,因為我不想故事那么快就結束了。我女兒小丸子第一次看《哈利·波特》電影的時候可謂如癡如醉,當電影結束的時候,她放聲大哭,只是因為電影結束了,而她不想那個世界從眼前消失。
能夠深深打動人們的作品通常有兩類,一類是現實主義作品,這類作品是寫實的,常常能讓讀者看到自己的生活,讀者常常發出的感嘆也是:啊!簡直就像發生在我自己身上一樣!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時候,讀者的內心需求是被“看到”了。這種引起強烈共鳴的作品特別富有魅力。
還有一類作品,是提供給觀眾夢幻式的滿足。孩子通常是弱小的、無能為力的,他們經常會因為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困擾,有些小男孩甚至會生氣得想哭。這時候,阿拉丁的神燈、叮當貓的小口袋、馬良的神筆、七色花的花瓣、超人、蜘蛛俠就能表達孩子的心靈和熱情,告訴孩子什么是勇氣及冒險,建議孩子拿出勇氣去面對世界挑戰,并取得勝利。
這類完成夢想的作品,是大多數兒童作品(電影、童話、戲劇)的題材,孩子們尤其喜聞樂見。那么,家長如何知道這部作品是否想象力夠豐富呢?很簡單,你親自去看,當你也被深深地吸引,深覺是一個巨大的享受,久久不能忘懷,那就是好的。通常,只有知道咖啡和茶美妙的父母,才會養出發自內心不愛喝可樂的小孩。
我們要學會聽從內心,而非流行。平庸作品流行,最不好之處在于,它會讓整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都誤以為,要低劣低俗到這個地步,人們才喜歡。于是整個行業都在生產低俗低劣,漸漸地,也就真的無好作品可看。
當然,去找到珍寶需要花費精力和時間,那可比隨手擰開電視給孩子看“喜羊羊”麻煩多了。但是,仔細數一數,孩子的童年可以用來看童話、電影的時間并不多,何必讓那些比金子更加寶貴的光陰,被垃圾動畫片占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