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微博上,突然出現了一名自稱是孫悟空后代的姑娘,瞬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這位姑娘還拿出了幾根“祖傳的猴毛”,要求和自己的DNA進行比對。
且不討論后代的身份是真是假,故事有沒有炒作的嫌疑。如果吳承恩筆下的齊天大圣真有原型,并且留下了后代,用現代的生命科學技術能否讓自己與千年前的古人認上親呢?
答案是——能!
《西游記》的歷史背景是在唐朝,而我們現有的技術至少能夠把認親的年份再往前推至三國時代。在上世紀70年代,河間相曹鼎的墓葬出土,與其他文物一同被發現的還有屬于墓主人曹鼎的兩顆牙齒。這曹鼎正是曹操養祖父的弟弟,與曹操屬于一個大家族。我們知道人有X和Y兩種性染色體,其中男性為XY,女性為XX。人類繁衍時,父母各為自己的子女提供一條性染色體,因此Y染色體僅存在于男方,且只能傳給男性的后代。由于一個家族的Y染色體與另一個家族的Y染色體上有著眾多的微小差異,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條追溯家族史的線索。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的研究員正是利用了這個原理,從曹鼎留下的兩顆牙齒上提取到了些微的DNA,并分析了那些屬于Y染色體的部分。在其中,他們發現了一些非常罕見的變化。這好比是為曹家標記上了個條形碼,只要一個人的遺傳信息里也有這個條形碼,就可以認為他是曹操的后人。
那全國目前又有多少曹操的后人呢?首先這些研究人員翻閱了258個曹氏的家譜,并發現其中8個家族有可能真的是曹操的后代。然后他們又進一步對千余名曹姓、操姓和夏侯姓的男子進行了DNA檢驗,試圖尋找到Y染色體上的這個條形碼。幸運的是,其中的6個家族都帶有這個罕見的條形碼。換而言之,經過近兩千年的時光,三國梟雄曹操的基因依舊流淌在安徽、廣東、遼寧、江蘇和山東的后人的血液中。
這項研究出爐后立刻受到了很多的關注,而其中褒貶不一。有“中國搞笑諾貝爾獎”之稱的菠蘿科學獎把2012年度的醫學生物獎頒給了它,作為這項研究“富有想象力而有趣”的獎勵。但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提問說這項研究的意義何在,畢竟這看來并不能對科技的發展做出直接的貢獻。
關于這一點,復旦大學歷史系的教授韓昇認為,“史學研究的終點往往是生命科學研究的起點,生命科學研究的結果又為歷史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證據。”這項研究說明歷史研究能完美地和現代科技融合在一起,這也就為未來的科研開了一個好頭。
從曹操再看回孫悟空。真要追根溯源,除去一些神話的原型之外,也有觀點認為,一名胡人僧人在旅程的開始曾陪伴玄奘法師走過一程,而在后人的傳誦中,“胡僧”被訛傳成了“猢猻”。倘若真是如此,那么不妨在曾經的胡人聚集地尋找一下Y染色體中的特殊條形碼,再與自稱孫悟空的后人比對一下就能一驗真假。當然,既然要求檢查Y染色體,文中開頭的那位姑娘恐怕就不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