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小部分對音樂微有熱忱又帶有起床氣的家伙們說,“如果想毀掉一首歌就把它設成起床鈴聲。”這樣的態度似乎充分說明了他們對一首歌又愛又恨的心理——清晨從被子里起身與被拖出去當眾抽個五十大板沒有太大區別,仿佛清醒的現實生活虧欠了他們一頓美美的自然醒覺兒。
對于孤獨的奮斗者而言,清晨的鬧鈴作為他們每日耳朵里聽到的第一個響聲,在選擇上必定要充滿愛意,他們會選擇自己最喜歡或最勵志的歌手的音樂,他們甚至會錄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比如父母,或自己最愛的愛人的聲音作為他們不在身邊時的“聲響慰藉”,這些音樂這些聲音將成為陪伴他們奮斗的“良師益友”。還有那些怪癖累累的人,起床鈴也會被他們惡搞,比如說弄個《義勇軍進行曲》(國歌)做鬧鈴的,真是一下子令人回憶起小時候在凜凜寒風中等待緩緩升起的五星紅旗,愛國熱血胸中翻涌,賴床變成了一件多么不道德的事兒啊!而最古怪反是那些懶惰之人,他們從不設定鬧鈴,手機或智能鬧鐘里默認的起床鈴聲是什么,他們便能一直把那個單調無趣的聲音沿用到天荒地老,而那些喜歡懷舊的復古人兒,經典的滴滴聲和鈴鐺聲是叫醒他們的不二法寶。
你打算被怎樣的音樂叫醒真是因人而異,音量、節奏、持續的時間甚至還有音樂風格都能直接影響你起床的成功率,總之一定要契合個人的生理需求,不能在一早上就來太刺激的音樂,以免一整天都杯弓蛇影;也不能過分舒緩,不然好不容易蘇醒又迅速跌入了被窩枕頭的溫柔鄉;最好還要自己能夠真正地被鈴聲叫醒,不然持續時間過長的音樂,把周邊鄰里都給鬧醒了,可就從起床鬧鈴這等“清晨的榮譽”小事,變成了“光天化日的擾民”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