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饕餮美食滿目皆是,可真正懂得美食內涵的人卻是寥寥。
有一個階段,特別迷戀紅樓大觀園里的盛宴,仿佛那就是天上人間。還有我愛的張愛玲與三毛,在她們的小說里,隨處流露的情感中也都可見人間煙火。張愛玲小說里寫食物的篇幅便多得很,如她筆下的松子糖、桂花糕、茄汁魚球等菜式,既精致又浪漫。而那個在撒哈拉與荷西廝守的三毛,想必也是個不折不扣愛下廚的女人。如她在《沙漠中的飯店》一文中寫出,一道粉絲煮雞湯,即刻便哄住荷西的胃。這讓我對那樣一種情感忍俊不禁。
錦·食堂的《最好的廚房:24小時的美食慰藉》中詳盡地列出了每日飲食計劃,包括早餐、午餐、零食和下午茶、晚餐、宵夜。營造出極其溫暖的家庭氛圍。每一款都充滿創意的菜品或小吃,除了有精致誘人、生動逼真的配圖之外,更是配有一篇可讀性很強的散文。
將各類菜品與故事或是回憶相互融合,散發出濃郁的情感氣息,觸動人心。不管是因為精美的菜品也好,還是因為細膩又濃情的故事也罷,帶給我的都是同樣的慰藉。
這便讓我想起了已經被塵封許久的、瑣碎的、當時曾打動我的人和事。想起了我們曾蝸居的小屋子,只容一個人轉身的小廚房,哪怕廚房里只飄出了西紅柿炒雞蛋的味道,那香氣竟也足夠誘人。也許,只是因為那一刻,把心都安在了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