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廚房收納的基本原則
廚房收納說來也簡單—易找、易取、方便放回。但要真正和廚房成為朋友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一切要從磨合開始,慢慢嘗試,漸漸積累,在時間中打造屬于自己的小廚房。
只保留現在能用到的物品
想擁有一間滿意的廚房,往往都是從精簡開始的,然后再做整理。哪些是現在需要的,哪些是再放一年也想不到使用方法的,人生的決斷力在細微處見真章。只保留現在能用到的物品,讓各柜櫥留下20%的空置空間,能幫助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所需的物件,輕松完成一頓美食,飯后再以最快的時間將廚房恢復原樣。
為每件物品找到屬于它的家
如何安排管理好各區域的物品,確實要好好動一番腦筋。首先,盡量把同類的物品或者經常一起使用的物品放到一起,這樣就算偶爾忘了某件東西的放置地方,也會知道在哪片區域里尋找。然后,將物品放在使用地點的附近,比如把炒鍋放在灶臺下面,將垃圾袋收納在垃圾桶附近,是不是無論拿取和放回都很方便呢?再來,就是按照使用頻率,把物品放在不同的高度。當我們站立的時候,比視線稍低的高度以及平視所及的高度最容易取放物品,經常使用的東西當然要放在這個高度上下。次經常使用的物品,適合放在稍微抬手或者彎下腰能拿到的地方。不經常使用的物品,輕的放在最高處,重的則放在最下方。
廚房物品整理也是有順序的
使用頻率越高的地方,越容易積累雜物。灶臺上、洗碗池上,是不是擺滿了各種廚具?那就讓我們從廚具開始收納吧。全部攤開看似方便,但每次做飯時都要在一派雜亂中清理出一小片能干活兒的地方,反是十分麻煩,不如收到櫥柜里,這樣也更潔凈。接下來就是餐具啦,總是偶爾買些新品,到現在已經堆積成災了,趁這個機會,狠心扔掉那些從沒用過的吧,雖然難免受良心的譴責,但放著不用同樣也是一種罪過啊。往后就是零七八碎了,什么干貨、茶包、速食品之類,以及七七八八的收納用品。如果這時你以為全部搞定了,那么打開冰箱看看吧,最后的挑戰也是最大的,先從扔掉過期食品開始,堅持就是勝利!
善用廚房下部空間,讓廚具近在手邊
說到廚房,想想不過是每日圍著水槽和灶臺來回轉,這兩處如果都不利落,做飯時怎么能不忙作一團呢。讓每件廚具都近在手邊,有條不紊地取出,干凈利落地放回,很有大廚的風范吧。
水槽下方的空間VS和水相關的廚具
水槽下方勢必是有些濕氣的,所以放一些和水相關的物品是再合適不過。比如洗菜盆、篩子,這樣每回要洗菜時,彎腰取出就好。砧板的話,如果有好多塊,還是只留下經常用的那兩塊為好,不用的時候收到柜子里,用的時候搭在水槽上,臺面空間立刻擴展。洗潔劑、洗碗巾這些雖然放在水槽上更方便,但試著放到柜子里,眼前是不是會更清爽?
水槽下只有一個單獨的柜子,不夠放這么多東西?這時候是充分利用空間的時候了,用現成的擱架或者自制擱架,將柜子隔成兩或三層。柜門后,也是可以利用起來的地方,固定一個網兜或者紙盒, 放垃圾袋、塑料袋、保鮮膜都很不錯。
或者也可以考慮在水槽下的空間放凈水機的機組和儲水罐。現在大城市水質量普遍令人憂心,喝水又是人生的重中之重,選臺合適的凈水設備很有必要。
當然,也有些家庭用水槽下的空間做垃圾分類的場所。如果害怕水分大的食材容易腐爛,散發異味,在垃圾桶里鋪些舊報紙是十分簡便的方法。
灶臺下方的櫥柜VS與火相關的廚具和餐具
和水槽下方放與水相關物品相對應的,灶臺下的空間自然適合放與火相關的物品。
灶臺正下方的櫥柜,是一切鍋具的理想歸處,管他炒鍋、蒸鍋,還是牛奶鍋、電飯鍋,要用的時候,只管從這里拿出,放上灶臺就好。如果沒有現成的擱架或者鍋架,將兩個U形架開口向下放置,疊摞,一組擱架搞定。不過也要記得不要放得太滿,上方還是稍稍留些空間比較好取放。帶蓋的鍋具最好是鍋身和鍋蓋分開放置,這樣大大小小的鍋可以疊置,鍋蓋的話,在柜門后黏上粘鉤用來掛鍋蓋,是不是很省地方?
因為灶臺下相對比較干燥,與灶臺相連的櫥柜里,也很適合存放米、面、油這些開門必備之物。放入抽屜式箱子,箱子上放再放小籃子,這樣就有很富裕的空間用來放置上述食材啦,當然,要先分門別類裝入儲物罐,罐子上寫上標簽。
大多數整體櫥柜會有現成的盤碟架,如果沒有的話,記住一個要點——盤碟要立放,而不是疊放。原因很簡單,方便抽取嘛。資料盒是很好的收納工具,如果碟子過小,系上帶子攔住,就不怕它們來回滾動了。碗的話,如果櫥柜過深,就難免有些會放到深處,這時候在下面放一個托盤,和抽屜一個道理,用的時候拉出就好。
如果還有瑣碎之物沒有地方放置,那么在櫥柜內壁黏上掛鉤,很適合掛置小件物品。
灶臺下方的抽屜VS各種零碎廚具和餐具
廚房抽屜通常有3層。第一層適合放鏟子、炒勺、刀具、打蛋器、刨絲工具、筷子這些細長的廚具與餐具,選購適合的廚房抽屜收納格,特別方便歸類存放。有些收納格還設計了可移動的隔板,能根據不同的需求來調整。當然,也有人喜歡將這些懸掛在灶臺上方,如果是南方還好,在不出門都是一臉土的北方,一切還是請入柜中比較好。第二層適合放不那么經常使用的廚具,比如起子、開瓶器、計量杯之類。第三層的話,就是暫時用不到的各種小型收納用品了。如果是一體式的,蓋好蓋子,像書本一樣豎著放入,不要疊壓。如果是盒蓋可分離型的,當然是分開放置節省空間了。
如果抽屜眾多,也可以考慮用一個上層柜子放置調味品。或者放在吊柜里也是不錯的選擇。一旦抽屜超過4組,最好在最外側貼標簽,避免忘記物品所在分層,在尋找的時候浪費時間。
將獨立櫥柜里的餐具
碼出雜貨店的味道
如果你有收集餐具的愛好,而你家的廚房正好足夠大,那么一個獨立櫥柜可以讓你將精心收集的餐具擺出雜貨店一般的生活意味。
按使用頻率安排每一層的物品
上面的架子適合擺放透明玻璃質地或者淺顏色的餐具,這樣沒有壓迫感,容易營造整齊的感覺。最經常使用的碗碟、茶杯組,適合放在比視線稍低的地方,底部放入托盤既方便抽出,也能整體端上桌去。不經常使用的餐具適合放到要稍稍彎腰才能取到的地方,如果櫥柜較深,就要把同材質的容器縱向排成一列,這樣可以一目了然自家都有哪些材質的器皿。最下面的架子,當然是放置使用頻率低的、笨重的餐具,可以用書架隔開,每個大件則裝入文件袋或者柔軟的布袋里,立起來放置。
竹籃或藤筐很有雜貨店的味道
如果每層的高度過大,也可以考慮用擱架來區分空間。而擺放幾只藤竹編的或者布藝質地的筐子,可以用來放置零碎是一方面,也很有雜貨店里自然的味道。還嫌空間不足夠?相信廚房推車,能部分解決你的問題。
善用吊柜與擱板,廚房比你想象的更大
每每環顧四周,苦于沒有地方儲物時,向上層空間發展從來都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選購適合的吊柜和擱板,靈活使用空白的墻壁,廚房越用空間越大。
水槽周圍的空間干凈最重要
雖然水槽上方也有不少可以利用的空間,但建議還是以簡潔干凈為主吧。一是由于水槽附近本就容易有不整潔的印象,二是水漬也很容易濺到物品上。
用濾干架和吊架幫助拓展空間
如果非要在這里放東西,當然還是相關物品啦。餐具濾干架是首選物品,尤其是可折疊的類型,不用時收起來,很是方便。再來就是可以考慮裝上吊架,既可以懸掛洗碗巾、橡膠手套這些小物,也能在需要的時候放上砧板,作為配菜時的臨時輔助空間。
只有整潔時冰箱才能發揮作用
雖說有了冰箱,原則上可以儲存更多的食物。但有些家庭習慣從超市或者網店一次性采購一周的物品,回家后全部扔進冰箱了事。這樣往往不記得買了什么,用掉了什么,不僅很容易在下次購物時買重或遺漏食材,更可怕的是長此以往冰箱就成了藏污納垢之地……
冰箱食物要豎排碼放
冰箱里食物一目了然很重要,所以相同食品不要橫放,而是從里到外按時間順序豎排碼放,越外面的距離過期時間越近。這樣既能了然于胸還剩下哪些食物,也方便按時間順序取用早買的,不用擔心保質期的問題。
蔬菜洗凈、切斷放入保鮮盒
需要保鮮的食物,比如蔬菜,可以買回來以后洗凈、切段,放入保鮮盒。既保鮮,也讓冰箱空間井然有序。使用同款的盒子放同類食材,更有秩序感。一些冰箱、微波爐,甚至烤箱都能用的保鮮盒很適合放置剩下來的飯菜。
用牛奶盒自制分隔盒
自帶包裝的很多小物,比如沙拉醬、千島醬, 放在用牛奶盒自制的分隔盒里,很方便取用。
冰箱上也是很好的儲物空間
在冰箱上擺個竹筐或者鐵藝籃子,可以用來放置不需要進冰箱的食物,像是零食、方便食品。冰箱側面的話,黏上掛鉤,掛圍裙是個不錯的主意。最后,別忘了在冰箱正面貼上一套帶冰箱貼功能的購物清單,再去購物時完全按照清單執行。